(云南師范大學 職教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2)
瀾滄江—湄公河縱貫中、緬、老、泰、柬、越六國,是亞洲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2016年3月中國與周邊國家正式啟用了瀾湄合作,旨在為促進次區域發展與繁榮、建立互利互惠與合作共贏的瀾湄區域各國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2019年4月25日-27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我國提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強調要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降低關稅水平,消除各種非關稅壁壘;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將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加強海關、稅收、審計監管等領域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加快推廣“經認證的經營者”國際互認合作,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無疑為瀾湄區域跨境經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2017年2月22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貿易便利化協定》(Agreement on Trade Facilitation,簡稱TFA)正式生效。根據預測,《貿易便利化協定》實施將使全球貿易成本平均降低14.3%,為全球帶來一萬億美元的出口增長。國際貿易通關的便利化,進出口通關環節將會透明、便利、高效,這為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帶來發展紅利,也為普通大眾帶來物美價廉的進口產品。
自2008年以來,全球經濟發展平緩,國際貿易增長速度放緩,經濟下行趨勢明顯。而跨境電商出現為國際市場的供需雙方提供廣泛的交易空間,減少流通環節,節約交易成本,獲取更高的收益,受到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據相關機構統計,自2015以來,全球跨境電商年均增速達到了26%,預計2020年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
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區域(GMS)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平臺。2014年12月由李克強總理在GMS國家領導人峰會上提出建立“GMS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平臺”,在GMS國家政府和亞洲開發銀行(ADB)支持下,在昆明舉辦并發表了《部長聯合聲明》,批準實施《GMS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平臺框架文件》并確定在中國(云南)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貿開發中心設立“GMS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平臺聯絡中心”。
基于東盟單一窗口服務平臺,提升瀾湄區域各國的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水平,在新加坡舉行的東盟第13次首腦會議暨東盟成立40周年大會上,決定將電子商務作為共同體支柱的核心要素,2015提出了東盟單一窗口服務平臺 (ASEAN Single Window) 的建設規劃。
2.2.1 利益訴求不同,區域內存在不穩定因素
瀾湄區域各國在社會、經濟、科技和軍事的發展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而對于瀾湄合作的期待和利益訴求各不相同。從國家整體層面來看,五國最大的擔心是我國在湄公河地區“一家獨大”,忌憚中國的強大和依賴程度,因此對我國主導的合作依然抱有疑慮和矛盾心理,嚴重地影響了區域內各國的政治互信。不確定的政治環境,政府信息難以交換,不利于跨境經濟和商貿活動持續穩定的開展。
2.2.2 基礎設施落后
瀾湄區域合作屬于“南南合作”,除中國外,域內五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近些年,通過絲路基金的平臺,在湄公河六國公路、機場、鐵路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中泰鐵路、中老鐵路等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體而言,緬、老、泰、柬、越五國的信息通信網絡、公路、港口、倉庫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處于較低階段。
2.2.3 域內跨境電商起步較晚,單一窗口機制有待加強
一般而言,衡量跨境電子商務成熟度的主要內容有:①基礎設施成熟度,包括網絡覆蓋率、計算機軟硬件、信息平臺的構建等。②功能成熟度,包括單一窗口的進出口貿易、原產地證明、貿易許可等功能。③業務模式成熟度,包括業務流程的規范化、標準化程度,業務模式與市場需求的匹配程度。④跨境貿易成熟度,包括通關時間、物流成本及支付手段等。中國是域內唯一實現單一窗口功能、支付體系和物流體系都較為完善的國家。除中國外,瀾湄區域各國的跨境電商發展水平較低。
通過對話,加強政治互信,建立健全多層次協商機制。除建立國家級對話平臺外,還要成立區域合作協調機構、夯實合作項目。近年來,瀾湄區域各國經濟發展迅速,相繼出臺各自的發展戰略規劃和貿易投資優惠措施。如中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泰國的《東部經濟特區法》、老撾的《2030年愿景規劃》和《第八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柬埔寨的《四角發展戰略》、緬甸的《國家全面發展20年規劃》、越南《2016—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等。總體來看,各有則重,但投資政策和標準各有不同,為實現貿易的便利化,各國貿易和投資政策對接工作就必不可少了。
基于瀾湄合作機制,在瀾湄區域管委員會和跨境經濟合作聯合工作組的領導下,建立該區域跨境電子商務合作的協調機構,負責制定域內跨境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規劃、跨境電子商務相關政策和法律規定、技術標準以及人才的培養與服務等工作。該機制旨在加強域內各國跨境電商的協調,統一業務標準,疏通貿易便利化的通道,實現對交易數據、企業及消費者隱私及交易數據的保護,解決售后服務、欺詐、交易糾紛等問題,構建合法、高效、安全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環境。
通過電子數據安全便捷地進行瀾湄區域六國間貿易信息和跨境電子商務數據的交換與審批。在瀾湄合作機制的框架下,建立域內統一的服務平臺,對接六國通關便利化系統,實現電子商務企業、第三方通關企業服務、通關貨物、原產地證明等基礎數據的共享。同時,該平臺應面向各國相關政府部門、支持貿易便利化和信息安全。瀾湄區域貿易便利化服務平臺需要包括區域層面的數據交換、國家層面的數據交換、企業層面的數據交換。
在產業發展方面,推動企業面向跨境電子商務的平臺、網絡營銷、金融、通關、物流、代運營、售后服務信息技術等方面經營業務,促進區域內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產業的發展。在支付方面,支持有實力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參與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和國際結算業務;建立區域內電子商務國際結算中心,推進離岸金融結算、跨境電子商務結算、要素市場結算等。在物流方面,借助于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建立湄瀾區域物流中心,推動跨境電商物流信息化,以及采購、庫存、倉儲、訂單處理、物流配送等信息化,整合已有的物流配送資源,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引進或培育一批有實力的物流企業,逐步完善適應域內跨境電商發展需求的物流配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