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萍
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應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為目的。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結合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構建智慧課堂教學環境,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智慧課堂下的教學模式
建設智慧教室系統,在軟件上需建構網絡云平臺、智慧課堂應用系統等;硬件上安裝有電子白板、投影設備、教學終端機、學生端手持設備(平板電腦為主)、教室端電腦等。通過軟、硬件設備的搭設,建構聯系課堂學習和課后學習的智慧教室教學系統。課堂上教師可展示課件、視頻、微課等豐富的教學資源;習題講解時可把學生的解答過程制作成視頻向全班展示,也可將幾個學生的解答進行對比講評。由于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被拍攝到,可以促進學生課堂練習的完成和質量的保證;課后教師端和學生端仍然連通,教師可共享課件、圖片、學習資料給學生,學生也可以及時向老師發圖,留言提問。在頻繁的互動中師生感情深厚,進一步促進師生的融合。教師可在平臺上布置作業,學生完成后可以看到詳解,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提交情況、答題情況和題目的答對率。及時的反饋有助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形成清晰的認識,并適時地做出調整。
二、智慧課堂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比較分析
傳統的粉筆、投影等教學方式下的教師把學生視為知識的“容器”,以單向傳授知識為主要目標,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過程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機械式的教學方式下,失去對知識的主動思考過程、失去思維發展及創新的機會,這直接導致了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被動局面。智慧課堂環境下,能夠讓課堂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高效學習,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及探究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自主地運用科學思維解決實際的問題,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智慧課堂的應用在物理教學中具有獨特的魅力,它能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合理利用智慧課堂環境滲透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兼顧了課程目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的關系,使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靈活運用方法;領會了科學思維的方法,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更加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符合新課程教學設計的重要理念。因而也有助于解決當前學生厭學、教師難教的問題,實現有效教學,對高中物理教學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
三、智慧課堂下高中物理變式思維滲透的教學初探
利用智慧課堂的對比互動教學滲透物理建模、知識遷移變式的思維。
在講授《動量守恒定律》這一章時,由于是高考必考點,也是力學部分的難點,如何開課是個難題。教師可先建立基本模型,讓學生先入門;在這個基礎上,對這幾個基本模型做進一步的過程分析,讓學生在尋找共同點的過程中達到知識的融合與遷移。
這是在建模的時候學生做的部分筆記,當時進行了一次記筆記的小競賽留下的圖片,學生把自己的筆記用手上的平板電腦拍照上傳,老師在課堂上可以隨機調取學生的筆記給全班學生展示。在這個過程中,涌現了很多優秀筆記,到后來期末總復習的時候,老師直接調用之前的照片就基本可以完成基本模型的復習,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在把幾個常見模型建立起來,學生對動量守恒定律的解題方法有了初步的認識后(開始主要是模型的簡單套用),對模型進行變式。這也是智慧課堂讓學習得到延伸的一種形式,也可以提高學習的趣味性。
智慧課堂有強大的交互功能,增加課堂的表現形式,網絡資源豐富;在促進和轉變物理學科學習方面達到了轉變傳統學習方式,形成自主、合作及探究的學習模式;其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產生了積極影響。物理思想方法對于高中物理教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物理建模、知識遷移變式方面對其在高中物理教學內的滲透進行研究分析。智慧課堂下的物理思維滲透教學,兩相結合,在新課教學、習題教學過程中都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智慧課堂在合理利用評價體系促進自主學習方面,利用網絡資源提升創新與實踐能力方面,仍有很大的開發空間,我今后將會繼續實踐與研究。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