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艷紅
英語作為一項主要課程,需要學生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提升整體素質。在小學期間,學生剛剛接觸英語,需要重點培養他們的興趣,提升他們的認識,尤其是重視英語聽力,這時候的學生是接受能力較強的階段,對英語的認識不受應試的局限,合理的培養有利于他們英語基礎的扎實。
一、英語教學中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聽力培養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課程的實施,主要有如下幾個問題。
首先,教師本身認識不夠,應試感強,在小學期間就強調如何適應考試題型,有時候會忽略學生的聽力能力,在課堂上沒有營造出良好的語言氛圍,學生不能真切的感受到聽力的重要性,不利于學生同時提升對聽力重要性的認識。其次,聽力內容形式單一,不能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多為聽課文知識或者考試題型,這種單一的聽力形式會逐漸消磨學生的積極性,產生抵觸情緒。
二、提升聽力教育培養策略
在日常授課中,如何提升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興趣,提升他們的聽力水平,有一些策略可以參考。
第一,創造良好語言環境。語言環境對于語言的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上使用英語,對學生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日常的課程中逐漸接受一些口語,也了解到該如何發音。比如,老師在上課前可以問學生“How are you today?”,在授課過程中說“Lets learn some new words”“Please turn to page 85”等類似的語言,在稱贊學生表現良好的時候多用“great”“excellent”“good job”等詞語稱贊,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對日常用語也有了鞏固的作用,聽力上同時會有很大提升。除此之外,良好的語言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參與,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上除了多用英語以外,也要鼓勵學生全程使用英文,可以用英語討論問題,用英語提出問題等,在課堂上盡量不要使用中文,學生在說的過程中也在聽,這樣互相聽說,利于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第二,豐富聽力形式,拓展聽力資源。在小學授課期間,教師多用課本配套聽力做練習,學生對聽力的形式僅僅局限于教材同步和應試練習,并沒有其他的聽力資源。老師可以在平時的授課里豐富聽力材料,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聽力資源。學生只有接觸更多的聽力形式,才會對聽力更有興趣,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培養階段,對有趣的資源更感興趣,老師可以增加一些“Lets sing”的聽力,讓學生聽英文歌曲,配有趣的視頻,“Put your hands,touch your nose”類似于這樣簡單的聽力,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同時可以讓學生跟唱,做出相應的動作,學生對于這樣的形式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也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鍛煉他們的聽力的過程中,也提升了他們的口語表達。此外,還可以利用英文故事、英文短劇的形式來豐富他們的聽力材料,可以通過課上的短劇視頻欣賞、英文故事朗讀加圖片來吸引學生對聽力的注意,提升他們的興趣。
第三,注重學生為中心,提升學習聽力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聽力培養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在課堂上開展更多與聽力訓練有關的互動,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你說我猜”的游戲,找兩組同學,一個用英語來描述卡片上的動物或者人,另一個學生猜是什么,比如談到“tiger”的時候,可以說“They are very scary and terrible.”學生會說“Lion”“Tiger”這樣的詞語。這樣的練習讓學生更好地鍛煉了聽力,在猜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會全神貫注的投入到描述的情境里,跟上同學的語速。此外,還可以建立聽力小組,或者在英語學習小組的基礎上在班級里設立一個檔案袋,里面是各種學生的聽力材料,同學們每周可以將自己聽的故事、歌曲或者有意思的文章、動畫的材料放在檔案袋里,可以把音頻傳到班級的群文件里,同學們不定時的更新可以讓大家擁有更自由的聽力時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聽力文件。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在聽力培養上也要讓他們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提升他們對聽力學習的興趣,根據學習狀況和對學習的感悟自己來定想要什么樣的授課方式,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習。
總的來說,小學階段是學生興趣培養的重要時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學習認知的重要時期。而作為英語學科,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來講,聽說讀寫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作為小學生來說,聽、說能力的培養對他們的能力提升有基礎的作用,只有聽懂、會說,才能更好的提升英語素養。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