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摘 要:汽車技術大的變革往往會帶來產業革命,甚至會對社會的發展帶來重大的影響。進入21世紀,基于新一代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的智能化、網聯化系統,帶來了汽車產業的革命,產生了新型的交通系統。在此背景下,職業院校汽車專業建設迎來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智能網聯 汽車產業 轉型升級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Vehicl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Liang Chao
Abstract:Major changes in automobile technology often bring about industrial revolutions, and eve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systems based on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brought about a revolution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a new type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me into being. In this context, the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ushered in new challenges.
Key words:intelligent networking, automobil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1 汽車產業轉型趨勢
1.1 智能網聯汽車
智能汽車分兩類,一種是自主式的或者稱為單車智能。基于車載裝置,像人一樣具有環境感知與決策控制能力的汽車。車輛環境感知系統、中央決策系統和底層控制系統,全裝在汽車上,靠車載來保障自主行駛。
另外一種是網聯式。基于通信互聯:像人一樣具有環境感知與決策控制能力的汽車。環境感知系統不單獨依靠車載設備也通過定位通信與外界做交互感知,車輛自身具備一定的決策能力也與外界做一些協同的決策。
新一代的移動互聯技術出現以后,智能汽車的發展方向發生了新的變化,過去以單車智能為主,現在通過移動互聯技術、網聯技術來實現汽車網聯化,讓汽車更安全、更節能。隨著這兩種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即智能化技術和網聯技術融為一體形成了一種新興的技術,從而產生了智能網聯汽車。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國家車聯網產業體系建設指南》中明確規定,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車、路、行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車輛“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并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是智能汽車發展的新階段。網聯式汽車和單車自動駕駛均能實現使汽車行駛更安全、更節能,但是,單獨用某一種技術會有一定的局限,例如成本、性能限制等。把兩種新技術融合就形成了新技術,智能網聯汽車就是此種新技術下新的產品,隨之而來也會有新的模式以及新的產業生態產生。
1.2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意義
由于智能網聯汽車所具有的的重要性,不僅是學術界的熱點,產業界的熱點,也是社會關注上的熱點。對于汽車的發展,智能汽車的發展,現在業界已經有了一定的共識即未來發展戰略方向是智能網聯汽車。
從技術層面看,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帶動AI、信息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等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從產業層面看,汽車與相關產業加速跨界融合深度協同,產業鏈重構,價值鏈不斷擴張延伸。
從應用層面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功能和使用方式深度變革,汽車逐漸轉變為智能移動空間。
從競爭層面看,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強化部門協同合作等措施,發達國家已形成智能汽車先發優勢。
1.3 國內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現狀
世界各國都在探索不同的技術路線及產業發展模式,加速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政策法規,如自2016年以來,美國交通部連續發布自動駕駛戰略規劃,通過豁免機制,鼓勵智能網聯汽車創新設計;歐盟發布《一般數據保護條例》與《通往自動化出行之路:歐盟未來出行戰略》;日本發布《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指南》、《自動駕駛相關制度整備大綱》、《官民ITS構想2019路線圖》,制訂東京奧運會自動駕駛服務計劃。由此可見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都已經在謀篇布局。
當然,我國也是緊跟世界潮流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智能網聯發展方向。從2015年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一直到今年發改委牽頭11部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一系列的政策無不體現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視。
2 智能網聯汽車人才需求
結合2015年至2020年產業調研數據分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即將進入市場化規模。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人才需求與人才供給不相匹配,尤其是從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方面來看,人才稀缺是最大的短板。調研分析,截止2017年年底智能網聯汽車人才總量不足2萬人,人才需求與人才供給存在嚴重的失衡,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
不僅在人才數量上供需不平衡,在人才結構上的矛盾也很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制造生產線上人才需求量銳減,但設計、運維方面人才需求量在劇增。
2.企業人才從中高層技術研發人才開始逐步向基層技術技能型人才覆蓋。
3.隨著汽車新“四化”的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共享出行的正在普及,汽車故障模式、維修難度大幅增加,對維修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術交叉融合、復合能力有更高要求。
未來,針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主要應面向以下三個方面。
1.測試輔助型人才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到中期階段需要有大量的輔助研發人員參與到虛擬仿真測試、算法在環驗證、通信設備調試等技術輔助工作,完成研發流程中必不可少的繁瑣技術工作。
2.市場營銷型人才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到中期階段其產業將趨于穩定,部分相關產品將標準化、市場化,勢必需要高素質的對產品功能及技術原理了解的人才進行營銷策劃及市場推廣。
3.技能應用型人才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到中期階段其產業將趨于穩定,產品有一定市場。必定需要大量了解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架構的后市場人才對產品進行維護、標定、修理等工作。
3 專業建設探索
我國國務院、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制定、頒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諸多政策,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統籌優化教育和產業結構,同步規劃產教融合發展政策措施。
全國職業院校汽車智能技術專業近年來開設速度驚人,2017年全國共14所院校開設,到2020年將達到115所,由此可以看出汽車智能技術專業近兩年發展迅猛。
智能網聯汽車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業,各類院校依據院校的現有基礎開設專業,但課程設置不宜全面涉足。根據實際情況,各學校可以選擇依托汽車專業、信息專業、電子專業實施汽車智能化技術專業的建設,各個學校可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側重點,我院側側重點為新能源汽車專業。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可選擇基于“1+X”證書制度構建課程體系,做到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銜接;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對接;從而深化三教改革;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現階段,我國與智能網聯汽車有關的“1+X”證書如表所示,開設汽車智能技術專業的院校或有意發展此專業的院校可適當選擇1-2個項目進行申報。我院根據自身情況,確定了國汽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裝調”及中德諾浩的“智能網聯汽車檢測與運維”兩個項目。
根據試點項目,組建課程體系,初步確定涵蓋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程、崗位核心課程(職業技能)。根據我院的具體情況,傳統汽車課程做減法,信息類課程做加法。取消了發動機、底盤等傳統課程,增加了編程語言及底盤線控和傳感器等多門課程。
智能網聯汽車教學實訓室建設主要依托產業發展、市場的崗位需求所衍生出的職業技能需求,基于學校定位和學生職業發展路徑,構建實訓教學體系,應用于專業教學領域。我院現在正籌建基于環境感知及智能裝調測試的實訓體系架構。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2019中國技能大賽智能化賽項為例,智能化賽項的三個任務各有主次,各有考察的功能實訓點,通過備賽過程,助力學生達成智能網聯汽車裝調標定、測試應用、功能驗證、綜合測試等環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技能的基本通關,實現以賽促教。我院在此次比賽中取得國賽二等獎的好成績。
未來我們將在汽車智能技術專業建設上繼續努力,爭取為汽車智能網聯產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克強.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過程中的挑戰及發展對策[J].機器人產業,2019(06):54-57.
[2]張浩,陳全思,欒群.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的挑戰與突破方向[J].智能網聯汽車,2020(03):14-18.
[3]李克強,戴一凡,李升波,邊明遠.智能網聯汽車(ICV)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汽車安全與節能學報,2017,8(01):1-14.
[4]殷媛媛.國內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趨勢研究[J].競爭情報,2017,13(0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