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靜
摘? ?要: 芝加哥大學的快速崛起,與首任校長哈珀的辦學理念密不可分。哈珀校長提出了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理念、推行一流教授的教師理念、以服務社會為導向的大學理念,不僅使芝加哥大學成功躋身于頂級研究型大學的行列,而且促進芝加哥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本文借鑒芝加哥大學哈珀校長的辦學理念,為我國研究型大學校長提供幾點思考。
關鍵詞: 芝加哥大學? ?哈珀校長? ?辦學理念
大學校長的辦學理念,對大學的教育實踐和改革具有引導作用。大學校長作為學校最高的行政管理人員,其辦學理念在無形中影響著學校的發展。芝加哥大學是世界上最好的知識產地之一,使學者和學生們能夠提出棘手的問題,跨越學科界限并挑戰傳統思維,以豐富全球的人類生活。哈珀上任后,明確了芝加哥大學是一所集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大學。哈珀校長的辦學理念在無形中為大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使芝加哥大學成為美國的頂級研究型大學。哈珀校長的辦學理念被歷任校長傳承下來,影響著芝加哥大學的發展。目前,芝加哥大學培養了9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包括6名現任教授。
一、哈珀校長的辦學理念
十九世紀后半葉,美國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工業現代化步伐加快,對大學職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當時的芝加哥市雖然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沒有相應的文化建設。直到1890年,約翰·D·洛克菲勒捐款60萬美元,加上美國浸信會教育協會的捐款和馬歇爾菲爾德的土地,幫助成立了芝加哥大學,隨后哈珀接受聘任成為芝加哥大學的首任校長。哈珀理想的大學是將英國式的本科文理學院與德國式的研究型大學結合起來,同時大學還必須遵循美國特有的進步主義傳統,為社會服務[1](10-20)。哈珀校長受進步主義思潮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辦學理念。
(一)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理念。
哈珀認為,沒有科研的大學,沒有知識創新的大學無法滿足工業革命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提出芝加哥大學要以科研為主要使命,以此培養未來社會的學者、科學家、教育家和領軍人物。為了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哈珀校長將培養研究型人才作為重要的教育目的理念。
為了培養研究型人才,哈珀校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哈珀校長創建了學季制度,將一學年分為四個學期。將暑期學校改為夏季學期,作為學年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可在一年四個學期當中的任何一個學期畢業,即每學期結束時都有學生畢業,這項措施完全符合現代教育的個性化特色,學生不必受限于通常的單一安排[2]。因此,學生畢業的標準不再是修完規定的學期,只要修完規定的課程,并且通過課程考核,就可以選擇提前畢業。學季制度的實施對研究型人才的選拔起到了優勝劣汰的作用,天資聰慧、認真學習的學生可以提前修完規定的課程畢業工作或繼續深造,而那些想要混學歷的學生如果無法通過課程考核,則要延遲畢業。哈珀校長還創建了分段式的本科教育,大學一、二年級稱為初級學院,三、四年級稱為大學學院。在初級學院進行基礎教育的學習,主要是通識課程的學習,初級學院主要為未做好進入大學準備的高中畢業生提供教育機會,為大學學院選拔人才。進入大學學院,學生不僅要修完規定的課程,還要進行相應的科研活動。這種分段式的本科教育可以對學生進行分流,為大學提供源源不斷的研究型后備人才。
(二)推行一流教授的教師理念。
一流大學的建設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教師在大學建設發展過程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哈珀上任后明確了推行一流教授的教師理念,創建了一支由各領域專家組成的高水平師資隊伍。芝加哥大學最大限度地集結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把不同教育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專家學者集結到一起,促進了科研工作的交流與合作,芝加哥大學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3](137-142)。
哈珀校長不僅為教師提供高薪資,還為教師提供養老保障,學校還盡早計劃并實施養老安保政策,為在本校工作年滿一定期限的教師謀利,貫徹實施這項政策可以吸引更多優秀的教授,因為這樣可以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專心于教學科研。青年優秀教師同樣是學校各學科發展的重要保障,哈珀校長許諾青年教師有機會與本學科的優秀人才一起進行科研活動及可以接觸到學科前沿的工作,吸引優秀青年教師到校任教。哈珀校長為了保障教師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自芝加哥建校之日起就確立了學術自由的理念。在1899年7月30日芝加哥大學的一次學校例會中達成以下結論:“1.芝加哥大學自建校之際,始終把在所有學科中貫徹言論自由作為首要原則,校長、董事會的態度及校長和教授的行動都已表明了這點。2.無論是當前還是將來,這一原則都不容置疑。”[4](92-95)芝加哥大學保障學者的學術自由,但是這種自由是有邊界的,學者不能將自己的政治思想、宗教思想等強制灌輸給學生。哈珀校長通過采取上述措施,為教師科學研究創造了有利條件,不僅促進了芝加哥大學科學研究的發展,而且為學校提供了優質的師資。
(三)以服務社會為導向的大學理念。
哈珀校長在芝加哥大學建校之初,就明確提出芝加哥大學是一所研究型的新式美國大學。芝加哥大學與純粹科學研究的德國研究型大學不同,芝加哥大學的研究最終以服務社會為目的。芝加哥大學的校訓——“增長知識,豐富生活”,解釋為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讓知識為人們的生活服務,哈珀校長的大學理念就包含在芝加哥大學的校訓中。
研究型大學提供的是有邊界的而非泛化的社會服務,研究型大學著重于依托高水平的知識生產,提供高水平的、高技術含量的、知識密集型的、創新性的社會服務,既是研究型大學的優勢和獨特性,又是研究型大學的責任和使命[5](52-57)。哈珀校長在大學中設立教育推廣部,制定了一套成人教育制度,將芝加哥大學的發展與芝加哥當地社會發展聯系起來,為芝加哥當地無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開展各種課程和講座,促進當地人民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提高。哈珀校長還關注芝加哥當地的經濟政治發展,鼓勵高校教師直接參與芝加哥當地的政治生活,為芝加哥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哈珀校長明確了服務社會的大學理念,并且貫徹落實,擴大了大學的職能,為大學之外的眾多工人和農民提供普及教育課程,芝加哥大學的教育影響逐漸融入社會各階層。哈珀校長提出的以服務社會為導向的大學理念不僅服務了當地社區,而且為芝加哥大學帶來了良好的聲譽。
二、哈珀校長的辦學理念對我國研究型大學校長的啟發
(一)加強本科生專業教育,提高學生科學素養。
芝加哥大學自建校之日起,就明確了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理念。哈珀校長分段式的本科教育,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通識教育課程,而且為愿意繼續深造的學生提供了專業教育課程和選修課。學生既能掌握基礎知識又能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為研究生教育打好基礎。哈珀校長確立的學術自由理念,使學生可以就任何學術問題和教師、同學進行交流辯論,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認知而且增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在校園內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我國高校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是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不注重對本科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完全不同。教師教學形式單一,以講授為主,針對本科生的學術研討活動較少,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我國研究型大學校長可以借鑒哈珀校長的辦學理念,通過開展通識教育課程,為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課程,為以后的生活做準備。通過開展各種專業課程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科研素養。我國本科生教育只注重知識的學習,對學術問題的探討較少。鼓勵教師采用探討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就某一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學術探討和論文寫作,提高學術素養。
(二)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提供寬松的學術環境。
哈珀校長為芝加哥大學創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大學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活力,促進了芝加哥大學的快速崛起。哈珀以高薪資和為教師提供養老保障及保證學術自由等措施,留住了一批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和進行科研工作,同時引進青年教師作為學科教學的主力軍。在建設雙一流高校的過程中,優秀師資是影響學科和科研發展的重要一環,教師的科研成果和教學成果直接關系到學校排名。我國研究型大學校長可以借鑒哈珀校長的做法,吸引企業家或校友對學校進行捐贈,充分調動學校的教育資金,優先引進一批專家學者和優秀青年教師,提高教師工資和福利待遇。校長可以利用本校教育資金,對表現優異的教師進行物質獎勵,定期組織學術研討,在學校內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芝加哥大學雖然也有院系劃分,但是并沒有阻礙專家學者進行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各學科發展相互融合,僅僅掌握本專業領域內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因此我國大學可以組建學者社區,為他們提供寬松的科研環境,方便學校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合作。
(三)落實服務社會職能,促進當地經濟文化發展。
芝加哥大學與美國的古典大學不同,芝加哥大學根據美國工業化發展的需要,將服務社會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職能。為芝加哥地區的人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并且芝加哥大學利用自身的優勢,參與到芝加哥的政治生活中,為芝加哥地區的政治和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哈珀校長以服務社會為導向的大學理念,使大學服務社會的職能真正得以發揮。我國研究型大學也將服務社會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職能,但是與當地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聯系較少,而且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研究型大學不僅要有豐富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將科研成果真正服務于當地經濟、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發展。我國研究型大學校長可以鼓勵教師加強與當地企業和中小學校及城市和農村社區的聯系,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專業知識,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大學教師不應只局限于做學生的老師,更要做企業、農民和醫療工作者的老師,為當地人民服務。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擴大大學的聲譽,真正做到為社會服務,而且可以為專家學者的理論成果提供驗證,提高科研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王英杰.大學校長要有大智慧——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建立與發展經驗[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01).
[2][美]墨菲,[美]布魯克納.芝加哥大學的理念[M].彭陽輝,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別敦榮,陶學文.芝加哥大學的發展歷程、教育理念及其啟示[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5).
[4]鄭彩華,楊旭.哈珀校長的辦學理念及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10(08).
[5]陳樂.知識生產與大學崛起:芝加哥大學何以躋身世界一流[J].現代教育管理,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