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銘 王欣欣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于成績,這也使得中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學校和家長更加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而不關注學生的音樂、體育、美術等多方面的的發展。這明顯是不對的,這會使中學生的心靈受到摧殘與打擊。與此同時,大多數的學校也不開展音樂課的教程,這更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降低了欣賞音樂、欣賞旋律美的能力,這也阻礙了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音樂素養運用
引言
高中音樂課在高中課程體系中處于邊緣化位置,地位相當尷尬,音樂教學工作一直未能引起重視。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音樂課作為素質教育實施的陣地,日益受到重視。但在應試教學模式下,高中音樂課地位雖然有所提高,在教學中仍然存在盲點。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高中音樂課教學質量,切實落實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廣大高中音樂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
1高中音樂教學中的盲點分析
1.1教學認識不深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應試教育深入人心,降低了對素質教育的要求,一些高中學校在音樂教學上投入的精力不足,使音樂科目逐漸邊緣化,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經常占用音樂課時間學習其他科目或另作他用。而且,在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下,音樂教學教研活動相對減少,導致學生和教師對音樂教學的認識始終不高,教學理念滯后于教學形勢的變化,無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1.2教學目標模糊
高中音樂教學缺乏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造成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相脫離,缺乏對學生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培養,不能發揮音樂教學應有的作用。就目前而言,高中音樂教學忽略學生的個體需求、興趣及學習過程,只單純通過考試考核評價音樂教學效果,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1.3教學內容陳舊
普通高中對音樂課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以至于教材更新緩慢,其中部分內容較陳舊,無法滿足當前音樂教學需求。由于教學內容雜亂陳舊,不能充分體現音樂的藝術特點,很多學生寧愿上文化課,也不愿意上音樂課,音樂課形同虛設。對此,相關工作者必須對高中音樂教學內容做出調整,以滿足學生心理和教學需求。
2強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措施
2.1因材而施教
因材施教是高中音樂教學新課程化改革開展的基本準則,也是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全面發展的保護傘。在因材施教的措施下,老師需要提前了解音樂教學的具體內容,然后根據自己對學生個性的不同了解,對他們開展不同的教學方法,這能使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得到更好的開發。因材施教這一措施必須以老師深入學生的方式才能合理的展開,老師需要真誠相待,打入他們的日常生活,積極為學生解決問題,緩解他們的矛盾,由此來了解學生的心理生活和情感變動,可以更深的認識到學生的個性的形成由來,也更能實施因材施教的這一措施。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在課堂教學上積極開展具有創造性、想象力的活動,重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積極開發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促進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2借助多媒體開展音樂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科技的大進步,現代課堂上老師也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都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講學,不再給學生講解單一的知識,使得學生僅僅能梳理知識,卻不能深入了解。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更具不小的優勢和好處。與此同時,高中音樂課堂借助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深入體會音樂,學習了解音樂。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采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教學具有很多優點。首先,它創立了更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再者,使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課堂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的展開;第三,課堂教學上采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有趣的相關內容,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有記憶的學習課堂知識,提高學生上課時的課堂效率;
2.3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中的音樂教學質量一直不高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之外也是因為學校對高中音樂教育的不重視,造成高中的音樂教師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所以學校一定要重視教師的任職工作必須錄取科班出身的教師這也是對音樂教學的一種尊重,此外也要對音樂課重視起來嚴禁其他學科隨便占用音樂課課時。定期為音樂教師培訓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思想,比如說可以讓教師們集體去聽當地政府組織的大型公益音樂會,教師們在音樂會之后可以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感想,交流自己在音樂會上學到的音樂知識。
2.4挖掘教材內容提高學習樂趣
現在高中音樂教材主要選取了古今中外的優秀曲目,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欣賞這些曲目可以培養自己的藝術素養,但是很多學生未必能從課本上領悟這些音樂的創造特征和作者的創造背景和歌曲的思想感情。所以說音樂教材的選擇和課本的應用對音樂教學的質量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以新課改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去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深入挖掘音樂課本內容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去。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相應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當中去,比如說高中音樂課本中欣賞“遼闊的草原”,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欣賞降央卓瑪的草原歌曲,先通過大家的比較熟悉的曲調讓學生對這節課產生興趣,然后可以通過多媒體去播放大草原的風光,然后再讓學生去欣賞“遼闊的草原”,同時教師可以介紹作者的創造背景和思想感情,讓大家說說自己聽到這首歌曲是什么樣的感受,自己想象中的遼闊的草原是什么樣的,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往常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很少在課堂教學中想辦法帶領學生去探究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這也導致了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怎么高,師生關系只浮在教與學的表面上,沒有任何的關愛與親近。在新課程化改革的形勢下,教師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可以為學生開展一個探究性的、高效率的活動,以教學任務為基底,加入師生互動的環節和德育教育的環節,使學生在學習中欣賞音樂,梳理其中的脈絡精細與深厚內涵,增強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進一步實現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創新改革。
參考文獻
[1]張曉東.創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J].學周刊,2019,04.
[2]師媛.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研究[J].高考,2019,04.
[3]湛玉宜.基于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路[J].高考,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