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珊
從戰國到南北宋時期,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逐漸走向了成熟,那時候的工筆人物畫大都力求形似,注重寫實,如唐代畫家周防的《答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張查的《搗練圖》、《國夫人游春圖》等等,描繪的都是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注重情感,是我們學習古人經驗的典范。中國工筆人物畫發展到今天,己呈現出百花齊放、各有千秋的局面。進入21世紀以后,工筆畫的表現語言已經越來越豐富多彩,技法的多樣性,材料的豐富性,使得現代工筆畫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效果。在“八五思潮”之后,工筆人物畫創作己經呈現出新的態勢,其表現形式也有了多樣性的變化。在新的創作理念和審美意識的影響下,當代工筆人物畫在題材內容、審美趣味以及造型技法上,都表現出新時代的特點,而不變的就是他們在畫中都有著各自的感情。
我國傳統繪畫不像西方古典繪畫一樣求實寫真,而是“以形寫神”的意象藝術,以最簡練和直接的線條為造型的主要手段,來表達畫家的意象世界。謝赫提出的“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經營位置”、“應物象形”、“隨類賦彩”、“傳移摹寫”,從造型、構圖、色彩等繪畫的各個方面精準的概括了傳統繪畫的藝術特點以及學習要領,它也是工筆人物畫創作亙古不變的繪畫原則。學習傳統是為了更好的在當今時代下繼承和發揚傳統,意象世界的美是沒有盡頭和界限的。當前,重視從生活中創造,已成為時代特點和要求,我們應該繼承中國傳統繪畫原則的精華,努力發掘工筆畫的表現力,在實踐中探索、在生活中獲得靈感,使筆下的人物符合當代人的情感與視覺審美,創作出反應現代人情感的工筆人物作品。
當代繪畫對情感的表達:
隨著時代的進步,當代的女性題材繪畫作品在審美上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一大批表現各階層女性形象的作品,這些作品力求審美上的獨創性,充分體現了當代藝術的大繁榮。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理念上不斷創新,在審美上追求卓越不斷的拓寬自己的視野。在女性題材工筆畫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例如,何家英、張見、羅寒蕾、莊道靜、陳子等,他們根據自己對藝術、對生活的真切感受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作品。在當代工筆畫作品所選取的視角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從生活狀態上來劃分大體上分為樸實形象作品、都市時尚形象作品、唯美系列形象作品等,這些作品所選的視角各有不同但從藝術理想的角度去理解,所表達的情感亦不同同的。
工筆人物畫對情感的營造,需要通過合適的表現形式。表現形式是表達自身情感的語言,形式的升華,通過運用表現形式讓觀者擁有最直觀的視覺效果,感受到作品中傳遞出來的藝術精神以及創作者的內心情感。何家英潛心研修、取長補短,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于是他筆下的女性清純素雅、恬靜可愛,如水般清澈,似詩般寧靜。從女孩的著裝、發型能看出濃濃的時代氣息。他出版的書籍《何家英工筆人物畫》一直是我們學習工筆人物的典范,作品《秋冥》也是此書的封面,構圖很講究,技法很到位。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后起之秀,在不同的生活環境里,我們既應該保有對生活不同的感悟,也要在作品上體現獨特的時代風貌。
西方繪畫對情感的表達:
當代新銳派畫家的一些獨到的藝術創作理念開始改變傳統的工筆畫理念。由于當代成長起來的畫家大多都受到過系統的西畫訓練,西方繪畫理念深入人心,這種西畫理念在經過畫家主觀的處理后通過工筆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東西方繪畫理念的相互影響不斷地推動當代各種題材工筆畫作品的發展。在寬松的藝術氛圍中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多元化的時代特征提示我們不要僅僅的局限于中國畫范疇進行藝術創作。世界處于一個交匯融合的狀態之中,我們需要相互學習,我們需要以時代為原點,運用傳統的藝術形式傳遞當代的人文情感。
巴爾蒂斯的感悟其畫面的構成、肌理的豐富,每每都有新意,格調高雅大氣。巴爾蒂斯的創作深受東方文化的影響,作品《磕睡的裸女》中,條紋的百葉窗、幾何格子地板、各式紋樣的襯布、清新雅致的墻紙等,既是點綴,也是不同色塊對畫面進行分割,極具裝飾美感,富有東方的韻致。裝飾性是中國工筆人物畫的一個特點,合理運用圖案紋樣與肌理效果裝飾,畫面更為生動,增添了層次和趣味,同樣彰顯了中國工筆人物畫特有的精神格調。但要區別中國畫與裝飾畫的差異,切記“五色繽紛易于雜亂”,警惕色彩裝飾“過繁、過花、過板、過艷”等裝飾過度問題,使裝飾圖案融于色塊之中,點綴畫面。
我的創作中藝術形式在情感的表達:
古代那種抒情方式的語言結構,對現代人容易產生的諸如頹廢、虛無、焦慮、困惑等精神體驗很難有恰當的表達效果。繼而我需要找尋新的表達方式彌補了傳統情感表達的不足,給舊的審美樣式帶來了重新表達的機會,也許可以常用一些表面似乎并不合邏輯的物品布置畫面來營造一種夢幻般的效果,對于畫面沒有劇情,沒有敘事氛圍去找到畫面所需要的意境。線條取舍和顏色減法對意像的營造和情感上是否會表現不同,整幅畫面主觀調整的過程也許會遇見問題,常規的事物可能不會出現錯誤,但打破常規卻能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需要知道在后期的上色過程中如何表現你想表現的效果和情感。藝術發展的一般規律即不斷對傳統的繼承和反叛,當代工筆繪畫中所呈現的不再僅僅是對于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客觀事物的記錄和精到的描摹,社會文化大環境的寬松和開放,推動著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多元發展,西方繪畫觀念與語言在中國畫壇的滲透對中國畫本體語言產生著不可逆轉的沖撞,工筆人物畫超越定式尋求突破成為必然。不同的藝術語言對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有著重要的意義,堅持傳統的現實主義,并不意味著只能允許一種寫實的藝術語言存在。擬人的、夸張的、象征的,甚至某些離開生活白然形態的特殊藝術語言,只要確切的、創造性的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感受,其情感的感染力也是非常明顯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用傳統中國畫的語言轉向現代語義的表達,使中國畫適應當代社會精神表達的情感要求,中國畫需要一種新的審美樣式,許多畫家做過不同的嘗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時代的變革導致了人的精神狀態與人文理念的轉變,古代繪畫以極具意象化抒情的特征通過水墨線條、渲染、賦色來表達白然主義狀態下物我平衡的人文理想,而當今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后工業化的時代,對白然物質的利用和享受是這一時代的特征。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空虛與之相伴帶來了當代人所要面臨的問題,所以我所研究的中國工筆人物畫中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