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潔
摘要:由于二語習得理論和學習策略的快速發展,詞匯學習策略受到很大關注。新英語課程標準(2011)明確地提出了對于語言學習策略的分類、觀念和具體要求。因此,這項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并分析初中生使用詞匯學習策略的現狀。同時,通過分析現狀,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改變授受學習、死記硬背的現狀。
一、引言
作為語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詞匯在語言系統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如著名的語言學家 D.A.Wilkins(1972:111)所言:“沒有語法,很多東西無法表達;沒有詞匯,則什么也不能表達。”《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19)五級標準中明確指出初中階段學生需要學會使用 1500-1600 個單詞和 200-300 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然而,在現實中學生掌握英語詞匯的方法和策略上還是存在很大問題。學習者的學習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策略使用的成敗(文秋芳,1996:22)。
二、文獻綜述
Oxford (1990) 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中所采取的具體行為或行動,從而使語言學習變得快捷容易、更加有趣、更加便于自學、更加容易適應新的環境。O'Malley & Chamot (1990) 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學習者個人用以幫助自己理解、學習或記憶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為”。而 Wenstein和 Mayer(1986)則從信息加工過程的角度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學習語言時的做法和想法,旨在影響其編碼過程。這個定義拓展了學習策略的概念,不再只停留于“方法”層面。隨著學習策略研究的不斷發展,更多的學者意識到了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的異同。Rod Ellis(1994)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由整個語言系統和語言使用過程中某一具體階段相關的心理和行為活動組成。
陳琦和劉儒德(2007:363)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定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剻超英(1999:2-5)認為學習策略就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方法和過程的調控。車文博(2001:670)將其定義為學習者為了達到某種學習目標,在實現學習任務中使用的各種策略。文秋芳(2003:191)的定義更顯得言簡意賅,“為有效學習所采取的措施”。
三、理論基礎
1. 0'malley&Chamot的分類
0'malley & Chamot (1990)根據信息處理模式,將策略分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元認知策略是一種高階的執行性技巧。學習者利用認知處理的知識,通過對語言學習得規劃、監控和評估等手段來調節語言學習。它對語言習得有管理功能。認知策略涉及學習者對輸入信息的處理,是學習者對學習材料進行分析、推理、轉換或歸納,進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步驟或策略。它具有操作或認知處理功能,并對語言學習產生直接影響。社交/情感策略主要是指學習者在對其他學習者或本族語使用者進行交際時所使用的方法或策略。它是一種合作性策略,常用于社會交際或對情感的控制。
2.多元智能理論
智力是人從事各項活動時所必須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的綜合。(張靈聰等,2007:236)心理學上的傳統智力理論認為,智力就是人的語言和數理邏輯能力。這樣的定義明顯過于狹窄,對以前的教育教學活動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學者們開始對傳統智力理論進行反思,并提出相關的智力理論。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 Howard Gardner 于 1983 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這一理論大大拓展了我們對智力的認識范疇。Howard Gardner 認為,除了傳統定義里的那兩種智能以外,人類還具有空間智能、內省智能、音樂智能、運動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及人際交往智能這六種。多元智能理論更新了我們的教學觀和學習觀,并對我們的詞匯學習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四、研究設計
1. 研究問題
(1)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采取什么方式學習?有意義學習還是機械學習?
(2)哪種學習策略更有助于初中學生學習英語詞匯呢?
2.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為蘭州五中初二年級學生,共216人。由于學生能力不同,所以他們的方法也有不同。大多數學生還是以陳舊傳統的學習方式學習詞匯,比如通過死記硬背。
3.研究步驟
通過發放問卷,之后收回有效問卷,并通過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
4.研究工具
根據詞匯學習的認知加工過程和有關外語學策略的研究,本研究的詞匯學習策略主要借鑒Gu & Johnson (1996)的分類,同時參考了 0'Malley & Chamot (1990) 的分類理論框架,結合筆者個人教學經驗做了一定修改。詞匯學習策略分成三個子策略: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在每個子策略下面又分成幾個部分,總共是15個具體的詞匯學習策略變量。
五、結論
根據研究表明,大多數初中學生學習英語詞匯時會使用學習策略,但都是偏中下水平。因而詞匯學習和使用學習策略有很大關系。第一,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轉變固有的詞匯教學方式。第二,教師應該多創設英語情境,增加學生應用詞匯的機會。從學生層面來說,學生應該改變機械訓練的現狀,主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努力培養英語詞匯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Chamot, A. U. 1987.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 [A]. In Wenden & Rubin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 [C] (pp. 221-230).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 Gu, Y. & Johnson, R. 1996.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 [J]. Language Learning, (4): 41-46.
[3] OMalley, J. and Chamot.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文秋芳.1996.《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