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高中語文課程應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審美教育有助于促進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審美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美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美育與德、智、體育并列為“四育”。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是引導學生走向美好的明燈,它不僅成為一門單獨的學科出現,還貫穿在其他專門課程教學之中,而語文課的教學又是對青少年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和重要陣地,肩負著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
語文教育是提高審美素養的重要途徑,要讓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因此,審美教育應當自始至終貫穿于高中語文課程體系之中,高中語文的審美教育應當成為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全面發展的動力,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當肩負起審美教育的任務和使命。審美鑒賞與創造,是語文素養突出的元素。發現美、認識美、鑒賞美、創造美、提升審美品位,是語文教學的另一重要內容。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是提高質量的切入點
語言學泰斗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十年的時間,兩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國語,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語文教學中“應試教育”存在的嚴重問題。它主要是為應付考試而教和應付考試而學,學生沒有創造性,不會解決實際問題,“高分低能”,語文課堂“高耗低效”。一篇篇文質兼美的經典美文被肢解為一個個冷冰冰的知識點,一個個充滿朝氣的鮮活生命被文山題海打磨得無棱無角,一節節本應散發芬芳的課堂被擠壓成毫無生氣的場所。高中語文教材無處不滲透著審美的因素,它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極為重要,不可偏廢。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具體策略
(一)培養高中生的自我美育意識
高中語文學科具有顯著的人文性特征,教師要能夠充分利用完善的美學知識,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對學生進行感染,并對學生的語言、儀表、交際及行為進行引導,要求高中生達到儀表端莊、語言文明等要求,還要對高中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加以培養,并對他們與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進行培養。
(二)挖掘教材美,在閱讀中實施審美教育
閱讀對高中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著其廣泛而深遠的意義的。好的閱讀是一段精神的旅程,是一次心靈的對話,更是一場文化的盛宴。通過閱讀,高中生可以與文本、作者和編者展開多重對話,在閱讀過程中捕捉作者的思想、靈魂,在“對話”中獲得共鳴,從而陶冶思想情操,不斷認識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可以說,閱讀是幫助高中生獲得人生智慧、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審美能力的重要路徑。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是經過專家學者慎重選擇的,有著強烈的美感,需要我們教師將這種美感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感的熏陶與陶冶。在閱讀過程是培養學生審美情操的良好契機,我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教材隱含的美育因子,帶領學生徜徉在充滿美感的世界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激發個性化審美興趣
審美教育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審美意識與能力,并且根據不同的個性特征逐漸形成自身的個性化審美特點。而這其中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個性化審美興趣,只有在感興趣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的展開相關的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平臺獲取相關內容,這樣能夠從中吸取更多的與培養內容相關聯的信息內容。例如:《紅樓夢》是我國四大經典名著之一,在進行該作品學習過程中,可以從網絡平臺作品相關的內容,比如創作背景、藝術成就等等,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對其進行鑒賞與分析,從而增加閱讀興趣。如可以選擇林黛玉,作為作品中才華橫溢的女子,其孤傲的性子等,從這些元素結合判詞給予全面的分析,從而強化閱讀興趣,從各個經典的影視作品中汲取精華部分,加深對林黛玉這個人物的了解。與此同時,還可以篩選其中的一個人物進行分析,并且與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從而具有自身獨特的審美特點,強化審美培養意識。
(四)激發想象力,提高審美能力
審美鑒賞能力屬于一種綜合能力,是通過調動學生的感知、想象、情感以及理解來品味和評價審美對象的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高中生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高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激發學生聯想和想象,引導學生用具體的形象來表達抽象的概念,進而獲得審美的樂趣。同時教師應該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活動集中到一起,使學生走進審美境界,通過對文本的鑒賞獲得較深領悟。通過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來構建審美畫面,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應該有審美教育的實施,這和應試教育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因為在缺乏了審美教育,語文教學就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枯燥無味的感覺。無論是在閱讀教學,還是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審美的角度理解文意,會更容易些,學生也覺得會更有趣,同樣也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總之,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審美教育的實施,讓學生學會抓住教材中的美,讓學生在審美的過程中陶冶情操,練就性情,凈化心靈,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美,用純潔的眼睛去發現美,用積極的行動去創造美。
參考文獻:
[1]張健.關于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98-99.
[2]張清偉.高中語文閱讀型微寫作教學模式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3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