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男
數字化展廳現如今在世界范圍內已逐步普及使用,通過展廳數字化的應用和推廣,觀眾足不出戶也能觀賞展廳里的藝術品,這是世界各國在展館開發以及展館和觀眾互動上的新趨勢。據了解,除了AR、VR外,3D立體光雕投影技術、浮空投影技術等在國際性展覽中也已經相當成熟,這些技術只要和故事主軸、展覽主題搭配得宜,可以起到很好地體驗展示效果,對于觀眾了解展覽重點核心主題很有幫助。
目前國內的數字化展廳有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幾所:今日數字美術館,由北京今日美術館出品,2009年創建,從呈現效果來看可能是不同設計階段的產品,均需要先下載安裝網頁插件,再經1-5分鐘左右的緩沖方可進入,展廳的內景外景都按今日美術館實景設計,展品包括作品圖片、視頻和立體的雕塑,可選擇自由“漫步”或“自動”導覽兩種觀看方式;DSL Art Museum,由上海瑞澤藝術傳媒出品,一位法國收藏家委托制作,2009年底完工上線,DSL與今日數字美術館的基本功能大都一樣,但有幾個關鍵性的區別:實現了不加載任何插件,直接打開網頁即可瀏覽,是目前最方便的瀏覽形式,其次,DSL的展廳為獨立設計,而非依據實際建筑物,并且增加了現場觀眾的模型,在方向控制上更加流暢自如,作品與各展廳都有文字或語音介紹,并添加了導航球等各種細致的功能,除此之外,DSL虛擬博物館最大的特點是設計上的成功,極具現代感和人性化的設計,能給予參觀者置身藝術空間的真切感受,在這種虛擬情境下,空間中的作品才不僅僅只是一張圖片或一段視頻,而真正成為與虛擬環境融合的藝術品。不過,DSL也與今日美術館面臨著同樣的局限,它只是一個靜態的、不可復制、沒有交互功能的產品,只合適用來做展示,在應用上缺乏更多的想象空間;愛時空3D藝術社區,由杭州格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出品,2009年底官網上線并推出客戶端,瀏覽需先下載一個客戶端,安裝完畢后需注冊才可進入,與網頁瀏覽不同,這一藝術社區更像是一個游戲程序,社區結構龐大,分成美術館、畫廊、拍賣行、藝術區、藝術交易區等眾多版塊,但實際使用的都只是幾個基本的3D展廳模型,展廳面積均很大,但結構簡單,所有作品全部擺放在展廳四周的墻面上,展廳中間并無隔板劃分區塊,愛時空的主要特色體現在功能上:設置了人物角色模型,參觀者可選擇合適的立體人物,人物可作出步行、跑動、轉身等動作,并有簡單表情;作品圖片在進入美術館之后通過網絡下載到3D社區中,可進行編輯,實現了作品與虛擬美術館的分離;具有留言、發郵件、加好友等交互功能;可無限生產和復制展廳;可能還會加入游戲、支付等功能。這些功能與其“社區”的定位非常相符。
以鄧小平生平主題油畫展網絡展廳資源建設項目為例,在數字化平臺上展出作品包括小平同志童年、青年、中年及老年各個時期的肖像,還原小平同志革命生涯各重大歷史場景,完整展現小平同志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通過建設鄧小平生平主題油畫展網絡展廳,讓鄧小平生平主題油畫展更加直觀地將藝術與思政教育案例系統地展現在公眾眼前,彌補了不少美術課堂以及思政課堂上無法涉及的領域,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導公眾進入世界藝術殿堂,激發其潛能,開闊其視野,奠定良好的美術知識基礎,培養愛國主義情操。輔助公眾建立較好的審美觀將有助于其今后的成長與發展,通過互動模式夯實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美術基礎,激發參與者勇于實踐和創作的精神,達到美術教育的終極目的。
本項目建設完成后主要采取“圖片+文字信息+視頻+互動投影”的展示形式,將主題油畫展的所有作品高清圖片、作品信息、作者簡介、創作感言、視頻等內容發布于微信公眾號、校園官網等網絡平臺,作為鄧小平生平主題油畫展實體展覽的線上版本,將所有作品信息進行線上展示形成網絡展廳資源,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覽,同時將開發全息3D投影互動投影系統,配合有聲影像,讓展覽更加豐富立體。
項目完成后的數字化展廳虛擬場景將非常逼真地展示展覽作品和展示空間。鼠標旁有箭頭提示方向,也可通過方向鍵控制,若要觀看特定的作品,可雙擊獲取最佳觀看視角。虛擬瀏覽過程中會發現有部分作品旁邊會顯示“+”號,這代表這件作品可以以圖片形式瀏覽,虛擬瀏覽可以看到數字化展廳陳列的所有作品,點擊“+”號即進入圖片瀏覽模式,網頁模式以Flash形式打開,右下角有按鈕可以放大和縮小圖片,每張圖片的最大分辨率在1200左右。作品圖片右側是作品介紹,包括作者、尺寸、材質、創作年代等基本信息,也包括作品的文字介紹、藝術家介紹、藝術家相關作品、收藏該作品的年份等詳細信息,同時所以作品均配備語音或視頻導覽。觀者可在現場使用多媒體互動觸控一體機觀看展覽相關信息,包括展覽所有圖文資料及視頻信息,并可以使用互動投影一體機的系統與展覽產生互動,同時觀者可以通過網絡端電子設備及可移動電子設備觀看展覽。使用項目軟件開發的相關程序登錄后還可將作品添加到個人收藏。在數字化展廳平臺搭建完成后將形成一個虛擬展廳網絡,主要用于思政教育和藝術普及。
在傳統的藝術作品管理方式中,藏品的入庫、藏品信息采集整理、人工檢索存查、出版制作、信息交流等等活動,均要用到實物來操作,這樣,藏品面臨著反復使用造成的破損等問題,對藏品的保存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進行數字化處理后,經過電腦軟件的引入和管理,只靠數據資料便可滿足上述活動,而不必實際使用藏品,從而避免各種頻繁操作對藏品造成實質性影響。展示是藝術作品的主要專業性功能之一,即使資源比較豐富,如果不能有效的展示出來,就失去了藝術作品最大的意義。數字化展廳既能最大化的傳播展覽又能與人交互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且費用僅是舉辦一次傳統的巡展費用的二分之一,但持續性卻是線下展覽的數倍。成本不僅是直接的經濟成本,還有時間成本,人工成本等。由于高昂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傳統的線下展覽的頻次十分有限。而數字化展廳則使用更加頻繁,甚至隨時隨地都能輕松的發起不限人次參加的虛擬展廳,把展覽信息發放到全世界,從而進一步宣傳展覽,擴大藝術展覽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