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玉
摘要:判決書是法院審判活動的最終體現,從判決書里,我們可以看到案件點的基本信息,案件的由來與發展,基本案情,以及法院的說理與判決主文。案件的判決書可以說是該案的總結,與案件當事人、法官、審理法院以及相關公眾都密切相關,因此,寫好判決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關鍵詞:判決書;裁判要旨;證據認定
本文將以民事判決書為例,探討一下如何撰寫判決書。除去相對固定的標題與案號,判決書主要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一、當事人部分
當事人部分要寫明案件當事人的基本信息,當事人包括原被告以及與案件有關的第三人。當事人是自然人的,寫明姓名與住所地,當事人是法人的,除了名稱與住所,還要寫明法定代表人與法定代表人職務。有委托代理人的當事人,還要在當事人之后寫上委托代理人的信息。
二、案件由來
案件由來又被稱為審理歷史,在一審中需要寫明原告起訴的經過與法院立案的情況,在二審、再審等審理程序中,除了本審情況,還需簡單介紹原審經過,如原審的審理法院和裁判日期等。在一段完整的案件由來里,受眾可以獲得關于本案的來源與經過。
三、原告訴稱與被告辯稱
(一)原告訴稱
原告訴稱即為對原告起訴時提交的的訴狀的整理。
1、首先要檢查原告的訴訟請求之間是否有矛盾、是否具有可執行性,比如各項損害賠償之間是否存在重疊,訴訟請求是否不明確無法執行。
2、其次,原告訴稱需要歸納,有的原告在起訴時會在事實與理由部分花費大量筆墨,比如商標侵權案件,原告一般會花較長篇幅來講述原告商標的使用情況與知名度情況,這部分在寫判決書時,就可以進行精煉,進行總結與認定即可。此外,對與案件有關的時間、地點、案情經過等闡述進行歸納,使原告提出的事實簡潔而清晰。對于不具有法律意義和與本案無關的事實,則不需要歸納。
3、最后,注意原告的訴請是否有變更,因為在訴訟中有時原告會變更訴訟請求但不一定會提交變更訴訟請求的材料,可能就是在庭審或者庭后提出,此時應當注意原告是否有變更訴訟請求,如果有變更,應當寫明變更后的訴訟請求。檢查訴訟請求是否需要明確細化。
(二)被告辯稱
被告辯稱,基于答辯狀或代理意見進行歸納。
1、如果答辯狀或代理意見事實明確、條理清晰,可以在判決書被告辯稱部分引用,一份事實明確、條理清晰的答辯狀,每一項都與原告的訴稱相對應,或者再加上己方的補充意見,這樣的答辯狀對法官的幫助很大,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在整理被告方提出的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提高法官的辦案效率。
2、如果被告提交的答辯狀或代理意見不具有前述特點,則需要法官對答辯狀或代理意見進行歸納。像歸納起訴狀一樣,把不具有法律意義和與本案無關的事實從中剔除,留下與案件有關的答辯意見。歸納被告的答辯狀或代理意見時,針對原告提出的事實與訴訟請求逐項歸納,使得整個被告辯稱部分條理清晰,重點明確,突出爭議性和對抗性。
四、證據認定與事實查明
證據認定和事實查明是通過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與事實理由以及被告答辯的分析,總結案件的爭議焦點,圍繞爭議焦點對證據進行審查。
(一)審查證據三性。將雙方提供的證據依次列明,對單個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進行審查。對無爭議點的證據,證據是認定事實基礎,控辯雙方對于事實沒有爭議,也就意味著對于在案證據證明內容的認可,1依法審核確認,在判決書中寫明雙方無爭議即可。對有爭議的證據,結合當事人的質證意見以及法院對證據的分析和認定得出結論。
(二)證明責任的分配。民事訴訟中一般舉證責任分配是誰主張、誰舉證。不能所有的舉證責任的承擔都適用誰主張誰舉證,對于一些消極事實,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配舉證責任。在證據認定結束后,事實部分的撰寫也就水到渠成了,對于與案件關系重大的事實部分一定要詳細寫明事實認定過程,對案件的整體相關事實進行完整闡述。
五、本院認為
本院認為部分也被稱為裁判要旨,撰寫本院認為部分是一個歸納爭議焦點、釋法說理的過程,是法官對案件的觀點和法律的適用的體現,是法官智慧的結晶,裁判要旨體現了法官在裁判具體案件中對法律適用、裁判方法、司法理念等方面的問題的判斷,這些判斷在裁判當時應當具有創造性,且對今后類似問題的處理具有普遍指導意義。這部分對每一項事實的認定理由和法律適用的理由,都需要做詳細的說明。一般來說,以三段論的方式論述,即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大前提即為判決書推理論證中用到的法律法規,小前提為案件事實,最后通過大前提與小前提得出結論。在這一部分,需要總結案件的爭議焦點進行釋法說理,一般以“本院認為”作為開頭。
六、裁判主文
(一)裁判主文應全面回應當事人訴訟請求。裁判主文部分與原告的訴訟請求部分相對應,因為判決是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作出的,所以對每一項訴訟請求都要作出回應。根據確認之訴、形成之訴、給付之訴不同類別,逐一回應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特別是在民事訴訟中既要體現“私權自治、不告不理”的原則與法院被動救濟的地位,也要防止“判非所訴、訴而不判”的事實認定或者法律認定的錯誤現象,對訴訟請求該支持的支持,不該支持應駁回。
(二)注意判決之間的邏輯性。與撰寫原告訴稱部分相同,需要檢查訴訟請求之間是否有矛盾、是否具有可執行性。同時還要注意沒意向裁判之間的先后順序,并根據判項內容區分主次關系,主項在先,次項在后。裁判主文作為判決書的的結尾部分,應與前面的事實認定和本院認為部分的內容在邏輯上具有一致性。
(三)語言的簡明與精煉。裁判文書主文表述應當做到精確、完整、妥當,既要求語意嚴密、內容豐富、精細準確,也要求表意靈活、簡潔明了、通俗易懂。法官在撰寫裁判文文書主文時必須句斟字酌,反復推敲,認真審核避免出現錯別字、語病以及邏輯不通等錯誤。
以上就是筆者對撰寫判決書的一些理解,判決書中的上訴注意事項與合議庭組織寫法就不在此贅述。判決書是人民法院文明和司法公正的載體,是法官業務素質、文學素養和專業水平最綜合的體現,一份優秀的判決書能夠反映案件審理的主要過程,彰顯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結果公正。一篇內涵豐富的司法判決,在司法實踐中具有肯定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馬龍,王靜. 裁判文書證據部分撰寫規范研究——以1600份刑事判決書為樣本的實證分析[A]. 最高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與行政審判實踐研究(上)——全國法院第28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最高人民法院:國家法官學院科研部,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