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綺
摘要:每個角度、每個時間點、每個生活環境對馬克思藝術理論的看法或創新都產生不同的觀點,但最后都是基于馬克思藝術理論產生的,是迎合每個理論家的當時的時代情況產生的,以西方馬克思藝術理論中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的阿多諾理論的探討和延續展開,在當今時代的社會生活入手了解和淺析阿多諾的批判性的理論。
關鍵詞:西方馬克思藝術理論、阿多諾、當今時代
1.從阿多諾“否定性藝術論”中著眼生活方式的變化
以阿多諾法蘭克福學派的主將之一為代表,運用阿多諾“否定性藝術論”的文論體系中文化工業論的一個觀點進行對現代人們生活中的經濟的發展模式和經濟的帶動方式。如夜間時間經營性的延長,以街頭巷尾的超市、餐館、商場等行業為為例,為了增加銷售量,將銷售時間延長至深夜,有24小時便利店和酒吧等無休行業為例,很多行業為了增加經濟的增長使人們在時間上不分晝夜,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使個體的固有經濟最大化的流通到商業經濟中,再比如原本只有信用卡是人們在經濟上可以進行周轉,現如今花唄、支付寶及各種貸款軟件的橫生,預支消費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另外科技的發展不僅帶來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但隨著這種進步人類的生活步入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在文化工業上展現的可以用網上購物的例子來說明,雙十一本身是個無足輕重的光棍節,沒有來源也無從談論出處,網絡平臺的日漸繁榮是一部分銷售行業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由以淘寶、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最為突出,雙十一成為了人們認知中的依附于光棍節之上的購物節,一方面他們是帶動網絡經濟發展的先鋒者,另一方面他們也是聚隴商業資金的巨龍,在這條產業鏈上有銷售者、消費者、生產者、勞動者、文化宣傳、文化展示、網絡建設、網絡修復等一系列的環節,這個社會是以商品生產為其存在的基礎,藝術和文化產品同物質產品一樣受到商品原則的支配。
生活源于藝術,辯證的批判可以使人們更好的進步,當代商業者的經營模式與阿多諾的文化工業的理論并排的放在一起時,當代的商業銷售模式和消費者的購買模式仿佛與阿多諾的理論如出一轍。當代的商業的銷售模式將商品運用文化加以武裝,比如茶葉的包裝在形狀上有圓形、方形等,在材質上又分為陶罐、瓷罐、玻璃罐、鐵罐等,在宣傳上進行了海報宣傳、影視宣傳、書面宣傳等隨時代發展的宣傳手段,但無論是形狀、材質、宣傳手法都是經過文化的貫穿擁有著歷史的積淀,它可以是一個商品亦可以是一種藝術形式的代表。阿多爾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是從“掌握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控制著精神生產資料”這個馬克思主義的命題出發的。他認為,文化工業的支配者是“那些‘在經濟上最有力地控制著社會的人”。
2.文化工業生活產品與藝術品在不同狀態下的聯系
“藝術品既與存在物相區別,便必然相對地建立在它作為藝術品所不是的東西和使它恰恰成為藝術品的東西之上。”就拿手套作為一個例子來說,它是勞動者在進行勞動時所使用的工具,主要的功能是在各個領域進行保護人體中手的部位,在社會人群中行業領域的不斷需要中產生了更多不同材質、不同功能性的手套,手套單一的產生的時間是藝術自主的一種體現,就如同巖壁上的壁畫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后期手套具有多種多樣的產生正是因為社會的需要,社會人群在行業中具有更多的職業功能,每個職業在功能的發揮中需要選取的輔助工具的不同就產生了手套舉例的中的多樣化的產生,飲食、居住、生產、出行等,基于人類生活的大環境藝術的創造開始產生藝術的審美也就開始顯現,藝術品與物品的區別既是有區別又是無區別的,韓國舉辦的一個裝置藝術展覽上展出一件用手套填充后,將填充豐滿的手的形狀的手套進行整齊的具有統一形式的——波浪的曲線式的排列,這種相對手套本身的本質將他就是一件經過了人為思想的再創新,融入了藝術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運用了一定的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段。如同阿多諾所說的截取部分:“必然相對地建立在它作為藝術品所不是的東西和使它恰恰成為藝術品的東西之上?!?/p>
3.可持續的商品經濟發展與生活環境在阿多諾社會文虎同一秩序性下的看法
阿多諾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文化工業不僅為其支配者帶來大量利潤,而且也達到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大眾實行意識形態控制的目的。毛巾作為一個使用性的生活用品,它的作用是用來擦干臉上洗滌過的水分,發展到現下的社會已經出現了擦臉巾的產生,可以說是一種一次性的毛巾的存在,在環保、可持續、生態文明的全球社會背景下,這種一次性的使用產品越來越被限制在餐飲的飯盒、塑料勺子、塑料袋、飲料瓶等方面都有體現,一年所有品牌擦臉巾的銷量也是一個驚人的不可統計的數目,原因就在于品牌多,線上在各種軟件中的銷售,線下各種類的門店也有銷售。由于文化工業的產品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使得沒有一個人能離開這些產品,不受它們的影響,雖然阿多諾的理論有很強的批判性但正是從批判的方面看出了社會停滯不前發展的阻礙因素,社會大眾文化已墮落為操縱大眾意識,扼殺民眾反思批判能力,強化社會文化同一性秩序的“社會水泥”。
4.總結
社會的加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好的方面,另一方面加速的發展使得文化脫節的同時文化的概念也變得有些像稀薄的空氣一樣,任何事物只要在網絡大數據的宣傳下繁衍生息進行培育命名為某文化,本就名不經傳的事物便可扶搖直上,就比如“網紅”的出現使得00后的孩子們將其命名為“網紅文化”。本篇文章是從生活中的細節入手西方的藝術理論中阿多諾帶有批判性的理論,時代背景和時代文化以及國家的政策和管理的政治制度的不同,任何的理論都需要一定的社會性的反應進行內部結構的支撐達到這一理論的在某個觀點上的平衡性。藝術的提出是為了對應社會,發展在二十一世界藝術已經有了自己的門類和科目,藝術與社會的界限在不斷發展的藝術學理論中日漸明顯,尤其是以經濟、政治、道德、文化、科學領域中相對比較明確,每個事物都擁有自己的本質的同時也一定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或者影響,藝術和社會的發展也是同樣的,不同的是每個事物本身范圍的大小,批判繼承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批判的發展會使得時代具有進步性,整個時代與下個時代的鐵軌才會在在飛速的高鐵上穩步行進不偏離的沖出原有的秩序鐵軌。
參考文獻:
[1]呂紅霞.走出“阿多諾模式”的現代性反省[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58(05):133-139.
[2]叢子鈺. 阿多諾與文學的辯證性[N]. 文藝報,2019-08-16(004).
[3]楊順利.阿多諾論藝術作品的真值條件——從審美敏感到政治意識[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9,40(08):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