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華亭市第二中學,甘肅 華亭 744100)
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的問題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更是歷年高考的熱點。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問題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粒子的運動過程,確定運動軌跡的圓心,畫出軌跡圓;再綜合運用洛倫茲力、向心力及圓的幾何知識進行求解。這類問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多數學生感到困難,無從下手。其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在圓周運動與圓之間建立聯系,也就不能根據圓的幾何關系找到圓心,不能畫出圓弧,也就不能順利解決問題,可見確定圓心是解決這類問題的突破口。
例1:如圖1所示,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q<0)的帶電粒子從x軸上的P(a,0)點以速度v,沿與x軸正方向成60°的方向射入第一象限內的勻強磁場中,并恰好垂直于y軸射出第一象限,不計粒子重力。求:(1) 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和射出點的坐標;(2)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時間。

圖1

圖2
解析:已知電荷射入和射出磁場的方向,根據速度方向與圓半徑的垂直關系,可知y軸是圓的一條直徑,再過P點做速度的垂線,這條垂線就是另一條直徑,兩條直徑的交點就是圓心。


例2(2016年四川卷):如圖3所示,正六邊形abcdef區域內有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一帶正電的粒子從f點沿fd方向射入磁場區域,當速度大小為vb時,從b點離開磁場,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b,當速度大小為vc時,從c點離開磁場,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為tc,不計粒子重力,則( )。

圖3
A.vb∶vc=1∶2,tb∶tc=2∶1
B.vb∶vc=2∶1,tb∶tc=1∶2
C.vb∶vc=2∶1,tb∶tc=2∶1
D.vb∶vc=1∶2,tb∶tc=1∶2
解析:已知粒子射入磁場的速度方向和射入、射出磁場的位置,兩位置的連線是圓的弦,弦的中垂線過圓的一條直徑,速度的垂線過圓的另一條直徑,兩直徑的交點就是圓心。


圖4

圖5

圖4和圖5中圓弧所對應的圓心角分別為120°和60°,根據粒子做圓周運動的時間與圓心角成正比,則有:tb∶tc=2∶1,故選項A正確。
例3(2016年新課標Ⅲ卷):平面OM和平面ON之間的夾角為30°,其橫截面(紙面)如圖6所示,平面OM上方存在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一帶電粒子的質量為m,電荷量為q(q>0)。粒子沿紙面以大小為v的速度從OM的某點向左上方射入磁場,速度與OM成30°角。已知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與ON只有一個交點,并從OM上另一點射出磁場,不計重力。粒子離開磁場的射點到兩平面交線O的距離為( )。

圖6


解析:已知粒子射入磁場時的速度方向和圓軌跡的一條切線,根據速度方向沿著切線方向,可畫出兩切線的夾角,該夾角的平分線經過圓的一條直徑。再畫出入射速度的垂線可得到另一條直徑,兩條直徑的交點就是圓心。


圖7
例4(2013年新課標Ⅰ卷):如圖8所示,半徑為R的圓是一圓柱形勻強磁場區域的橫截面(紙面),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一電荷量為q(q>0)、質量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徑ab的方向射入磁場區域,射入點與ab的距離為R/2。已知粒子射出去的磁場與射入磁場時運動方向間的夾角為60°,不計重力,則粒子的速率為( )。


解析:已知粒子射入磁場時的速度方向和射出磁場時的偏向角,由偏向角與軌跡圓的圓心角相等,可知弦與半徑的夾角為60°、弦和兩半徑構成等邊三角形。

圖8

圖9

根據“圓與圓周運動”的關系及4道典型例題的分析求解,總結確定圓心的方法如下:
(1) 若知道粒子射入磁場和射出磁場時的速度,分別作出兩速度的垂線,則兩垂線的交點就是圓心;
(2) 若知道粒子射入磁場的速度和射出磁場的位置,連結粒子射入與射出磁場的兩位置得到圓弧的弦,再畫出弦的中垂線和射入磁場的速度的垂線,則兩條垂線的交點就是圓心;
(3) 若知道粒子射入磁場的速度和粒子做圓周運動的圓弧的一條切線,畫出速度的延長線,該速度的延長線是圓弧的另一條切線,再作兩切線相交的夾角的平分線和速度的垂線,則角平分線與速度的垂線的交點就是圓心;
(4) 若知道粒子射入磁場的速度和射出磁場時速度的偏向角,根據速度的偏向角與圓心角相等的關系可得到弦與半徑的夾角,就可以畫出弦,再作出速度的垂線和弦的中垂線,則兩垂線的交點就是圓心。
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圓周運動問題與幾何密切相關,是物理與數學相結合的一類綜合問題,對學生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而學生的困難之處恰是不能將圓的幾何知識遷移到圓周運動中來,沒能抓住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針對這一現象結合實際教學,給出以下3點教學建議。
(1) 復習初中數學中圓的相關知識,讓學生熟悉切線、直徑、圓心角、弦的幾何關系,為圓周運動的學習做好準備。
(2) 引導學生建立圓與圓周運動之間的相互聯系,突出數學知識在物理問題中的應用。
(3) 鼓勵學生多作圖,培養學生使用尺規作圖的習慣和作圖、識圖的能力,在作圖的過程中體會“找圓心”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