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勝 彭翰瑩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 重慶 408000)
由于國家獨生子女政策的長期實施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現代青年學生的家庭環境及社會氛圍發生各種變化;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家庭結構不同的學生,其在校文明行為(非文明行為)存在較大差異,而學生的文明行為(非文明行為)行為直接反映其道德修養水平,更直接影響其學業成效及健康成長;研究家庭結構不同學生的文明行為(非文明行為),既有利于堅守教育初心、科學實施因材施教與素質教育,更有利于積極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利用自制的高中學生文明行為養成實踐研究測查問卷,對我校高中一年級學生進行無記名測查,整個活動共發放測查問卷856份,回收有效卷834份,具體見下表。

家庭結構(含文化) 城市男生 城市女生 鄉鎮男生 鄉鎮女生 合計(人)單親家庭學生 8 7 5 10 30本科及以上雙親家庭學生 29 32 4 14 79三代同堂家庭學生 8 8 25 30 71單親家庭學生 26 54 19 13 112中專及以下雙親家庭學生 85 113 54 79 331三代同堂家庭學生 67 55 43 46 211整體 223 269 150 192 834
1.課題測試前集中培訓主試,使主試對問卷內容的解釋達到基本一致;
2.對被試進行集體測試,測試時間大約為30分鐘;
3.對被試的測查問卷及時收集上來后進行歸類統計;
4.將歸類統計結果經過整理和剔除無效數據后用spss10.0分析數據。
1.通過分析,研究高中學生文明行為(非文明行為)的家庭結構特點;
2.對被試的測查結果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研究。
城鄉高中學生文明(非文明)行為現狀特點:
有13.38%的單親家庭孩子會私自更改公用電腦的系統設置或密碼,雙親家庭(含三代同堂,下同)只有8.46%;修改過別人在公用電腦上的文件或資料者,單親家庭學生占5.63%,雙親家庭僅占2.04%;私自拆裝或摔打過公用電腦的鼠標、鍵盤等配件的學生,單親家庭學生占6.34%,雙親家庭占7.43%。無論單親家庭還是雙親家庭的孩子,都有極少部分文明行為亟待提升。
通過QQ等媒體交流健康思想、傳遞正能量者,單親家庭學生占78.87%,雙親家庭占87.46%;而通過微信等途徑編發詭異事件或不實趣聞的學生,單雙親家庭占比均在5%左右;愛在網絡上發表對他人的不當攻擊言論者,單雙親家庭分別有9.15%和6%左右。說明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在QQ等媒體上傳遞正能量。
利用網絡觀看黃色視頻或暴力視頻者,單雙親家庭學生都在6%左右;通過網絡等媒體觀看或惡搞視頻的單雙親家庭學生分別為19%和27.55%;還有16.2%和6.56%的單雙親家庭學生會借助各種媒體肆意篡改或惡搞紅色經典。整體看,雙親家庭學生的行為要好于單親家庭。
在網絡上看到不健康內容時,超過66%的單雙親家庭學生都會舉報,但雙親家庭的比例略高于單親家庭;在看到網絡上的奇異信息時,有11.97%的單親家庭學生會直接轉發,雙親家庭學生有14.43%;從不直接轉發的孩子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占88.03%,雙親家庭學生占85.57%。面對網絡上不健康內容,雙親家庭的孩子顯得更為理性,處理方式更加恰當。
隨地吐痰或擤鼻涕的學生,單雙親家庭分別占10.56%和14.87%;有分別占94.37%和91.55%的單雙親家庭學生會在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雙親家庭學生的比例略低;超過94%的學生都能做到自覺愛護環境、從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垃圾,但也有極少數學生有亂扔垃圾的不良習慣。
分析發現有97%左右的學生在食堂打飯或取用餐具自覺排隊,且在用完餐后能將餐具收拾好并放在指定地點,但也有極少數學生會插隊或亂扔餐具,雙親家庭學生占比略高;有95.77%和93%的單雙親家庭學生會堅持文明用餐,從不亂倒飯菜。總體來看,學生的文明用餐習慣不錯。
絕大多數學生不吸煙、不喝酒,但也有5%左右的單雙親家庭學生會吸煙與喝酒,單親家庭學生比例略高;在遇到有人吸煙時,分別有61.27%和55.54%的單雙親家庭學生會主動勸阻;單雙親家庭分別有33.8%和16.33%的學生會賭博,單親家庭學生是雙親家庭的2倍多。
隨手關燈和清除身邊垃圾是一種美德,有91%左右的學生自覺做到這一點;單雙親家庭分別有32.39%和11.66%的學生會為了一己之便利而踐踏草坪,三代同堂家庭學生不到10%,單親家庭的比例接近于雙親家庭的三倍;整體上有8%左右的學生會為了自己的需要而攀折花木,而從不攀折花木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占92%左右。這說明學生的規則意識相對較強。
也許是心理因素的影響,在校穿戴整潔樸素、不穿奇裝異服者,單雙親家庭分別占67.61%和94.02%的比例;在校不留長發或怪異發型學生占93%左右,絕大多數學生在校不戴首飾,不染指甲或涂口紅,但仍有極少數學生會戴首飾、染指甲或涂口紅。總體上,雙親家庭學生的行為好于單親家庭。
超過95%的學生會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也不逃學;在遲到時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后才進教室者,單親家庭學生占98.59%,雙親家庭學生占95.34%;單親家庭有96.48%的學生上課專心聽講,雙親家庭占93.73%。學生的基本文明素養還是不錯。
在老師講課時,有33.8%的單親家庭學生和27.99%的雙親家庭學生會與同學私語或搖晃,分別有44.37%和31.63%的單雙親家庭學生會在課堂學習時身體歪斜或斜靠桌凳;單親家庭9.86%的學生在自習時隨意走動或閑聊私語,而雙親家庭學生高達27.70%。可見,部分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亟待糾正。
單雙親家庭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時起立致敬者分別為97.89%和86.15%,而有禮貌地回答老師的提問者分別為98.59%的和93.59%,超過95%的學生在課堂上從不與老師爭吵,但也有極少數學生會與老師爭吵。上述問題中,單親家庭學生做得比雙親家庭好,這和雙親家庭孩子在家受父母的過度寵愛有關。
誠實守信、知錯就改是良好品行,分析發現單雙親家庭分別有89.44%和94.02%的學生能做到;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者,單雙親家庭各占98.59%和92.86%;而在他人學習或休息時大聲喧嘩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各占12.68%和16.62%。
絕大多數學生在考試中從不作弊,也有8.45%的單親家庭和13.12%的雙親家庭學生在各類考試中根據需要作弊;有14.08%和24.34%的單雙親家庭學生在考試遇到難題時也會偷看同學試卷。這說明家長對孩子的分數要求嚴格,但對其品質養成卻疏于管理。
在教室墻壁或課桌上亂寫亂畫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分別占12.68%和15.74%;還有分別為15.49%和10.5%的單雙親家庭學生在不順心時會拳擊或腳踢教室的桌凳,更有13.38%和6.27%的單雙親家庭學生用力摔打廁所、教室或寢室的門窗;如此看來,單親家庭學生的不文明行為比較明顯。
分析問卷發現有95%左右的學生在遇見老師時應行見面禮、主動問好,但也有極少數學生不會;在遇到師長時通常主動讓行者,單雙親家庭的學生占比分別為97.18%和92.42%;在遇到來校參觀、視察的賓客能主動問好的學生超過94%。其中,單親家庭學生做得比雙親家庭學生好,說明單親家庭學生的適應社會環境能力并不比雙親家庭差。
做到尊重他人、不隨意打斷別人談話的學生,單雙親家庭各為97.18%和94.32%;超過95%的學生能做到自然適度地與異性交流而不過分親昵;比較尊重異性同學、對其不過分隨便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占比分別為96.48%和92.57%。可能是由于家庭結構的原因,雙親家庭學生做得不如單親家庭好。
喜歡對某些同學取綽號或諢名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分別為51.41%和24.49%;而喜歡取笑那些身體有缺陷的同學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各占6.34%和10.64%;比較尊重其他同學的生活習俗或個人隱私者高于95%。綜合而言,單親家庭學生對同學的尊重性要好些。
超過94%的學生在未經別人同意時從不亂動別人的東西;單雙親家庭學生中,超過21%的學生常對周圍的人使用粗話、臟話;有10.56%的單親家庭學生和14.87%的雙親家庭學生在背后說別人的閑話。單雙親家庭學生大致相當。
絕大多數學生過馬路時自覺遵守信號燈、行走斑馬線的交通規則,在校外公路上遇到汽車通行時也會自覺禮讓,有超過6%的單親家庭學生和9%的雙親家庭學生在過馬路時只求方便走捷徑而隨意穿行,在校園公路上不理會汽車的通行或其鳴笛,雙親家庭學生較為突出。這充分說明雙親家庭學生更以自我為中心。經常在過公路時低頭玩手機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分別占20.42%和11.08%,其中單親家庭學生接近雙親家庭的2倍;在車行道上追逐打鬧或做危險性游戲的學生中,單雙親家庭各占11.97%和6.85%的比例。
超過96%的學生在乘坐火車或公共汽車時會自覺排隊,而在火車或汽車上能主動給老弱病殘孕等讓座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分別為97.18%和94.17%,超過86%的學生在遇到盲人想過馬路時會主動給予幫助,單親家庭學生喜歡我行我素;分別有8.45%和12.68%的單雙親家庭學生在乘坐火車或汽車時向窗外吐痰、扔垃圾。這說明雙親家庭學生相對任性。
在上課期間,接近11%的學生穿睡衣或拖鞋進教室,三代同堂家庭學生不及6%;占17%左右的人在藝術節等活動時高聲喧嘩或吃零食,單親家庭學生占比高于雙親家庭學生;在觀看各種文藝演出或其它比賽時,5.63%的單親家庭學生起哄或尖叫,不能堅持文明觀看,雙親家庭學生則高達8.45%。
絕大多數學生在開學典禮或升旗儀式時肅穆莊重、行注目禮,而在國歌奏響時會駐足聆聽并跟隨奏唱者超過96%,兩種家庭結構的孩子的占比大致相當;單雙親家庭分別有83.1%和79.45%的學生看到他人的不文明行為時會上前提醒,但也有超過17%的學生熟視無睹。從整體看,大部分學生身上充滿了正能量。
超過94%的學生在上下樓梯時靠右行并禮讓對方,當遇到行人擁擠時會聽從指揮而有序通行者,單雙親家庭學生各占97.89%和93.44%的比例,單親家庭學生的行為習慣比雙親家庭好;到公園或名勝古跡等地游玩時亂刻亂畫者,單親家庭學生占2.11%,雙親家庭學生占4.81%。單親家庭學生的行為比雙親家庭文明。
在寢室服從生活老師管理的學生在91%上下,在寢室熄燈后能安靜就寢的學生在90%左右,而不能安靜就寢者中,單雙親家庭學生的占比大體相當;而采取非正當手段解決與他人的糾紛者,單親家庭占比為19.01%,雙親家庭占15.16%,三代同堂家庭水平最低,只有11.59%。由此可見,單親家庭學生的社會化習氣明顯較重。
綜合分析發現,家庭結構不同學生的文明行為(非文明行為)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既有能夠大力弘揚的部分,更有需要不斷矯正與積極培養的成分,其中的某些非文明行為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堅守立德樹人的教育初心,積極培養他們的文明行為,促進其健康成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