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蓮花
摘 要:我們在對近幾年的高考題進行分析時發現,出題人員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閱讀能力的考查上,在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的部分一直都是占據著主導地位,并且,它的比重還在逐年增長,勢頭愈發強勁。那么,在高考英語中,怎樣才能使高中生取得更為理想的分數,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水平呢?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關鍵詞:應試技巧;閱讀理解;英語
我們在對近幾年的高考題進行分析時發現,出題人員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閱讀能力的考查上,在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的部分一直都是占據著主導地位,并且,它的比重還在逐年增長,勢頭愈發強勁。那么,在高考英語中,怎樣才能使高中生取得更為理想的分數,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水平呢?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對高考試題進行分析,全面了解閱讀理解的選材方向與命題方式
一般來說,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主要形式是短文加問題,就是先給出一篇短文,在學生閱讀后完成下面的問題,通常是五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后有四個選項。閱讀理解所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在選材方面也是十分廣泛,有的涉及國內外的風土人情,有的是一些名人的傳說故事,還有一些是當前的新聞報道或是政治經濟方面的分析。閱讀理解的文體也很多,有敘述,有說明,有議論,有描寫,各種形式,不一而足。
每次的考題中都包含五篇閱讀理解的文章,它們按照容易、適中、較難三種程度呈現在學生面前。在近幾年的高考英語題中,閱讀理解的主要考查方向放在了學生對短文內容的理解上,它不僅關注學生對于短文主題的理解,還關注學生對于短文文章架構的理解。短文中會給出一些不太熟悉的單詞,考驗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此外,有些短文的考查重點放在了學生的判斷與推理上,學生不僅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要嘗試著去理解作者的意圖與態度,這對高中生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
閱讀理解題的選材逐漸呈現出生活化、現代化、多樣化的趨勢,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對學生的語篇領悟能力進行考查,這就使得閱讀理解材料中的語言和文化有了更為深入的融合。對于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難度要求,試題中在近幾年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了試題的信息容量,也使新課程的理念在試題中得到了有效的體現。學生所閱讀的都是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材料后的試題所采取的設問方式逐步加深了對材料內涵的挖掘。
二、 詳細了解考題的特征與答案的類型
在進行閱讀理解的分析與教學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熟悉一下最近幾年的考題特征,并對答案的類型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在做閱讀理解題時,學生就能更加得心應手,針對具體的試題類型進行分析和解題。
在高中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的題型一般有以下四種,分別為詞義猜測、綜合概括、細節考查、推理判斷。詞義猜測是給出一些他們不太熟悉的單詞,讓學生經由上下文來對該詞的含義進行推測。綜合概括是讓學生站在全文的高度來對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細節考查是要學生結合疑問詞的要求來對短文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回答。推理判斷類的問題往往無法在短文中找到明確的答案,而是要動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呈現答案時,命題人員往往會將短文中的內容和信息以一種全新的語言組織形式呈現出來,有的會選一些原文中的詞語,有的是選擇一些與原文中的詞句相同或相似的語言結構,或是用相反的結構和反義詞表達相同的意思。有些答案是對短文中的一些生詞或長句的解釋,還有的是對短文的段落歸納或推理。有時候,命題人員還會在短文中展示一些其他人的觀點,以混淆作者的觀點,給學生的選擇造成一定的困擾,我們經常講這種命題方法稱為“張冠李戴模式”。
三、 對學生的解題方法進行訓練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雖然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只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就能夠逐漸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 利用短文中的關鍵句來掌握文章大意
在一篇短文中,很多作者習慣將關鍵句放在每段的第一句,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短文的每個段落的第一句話,這樣就能概括出該段落的中心思想。再將幾個段落的關鍵句、中心句聯系起來,就能夠得出整篇短文的大致內容與中心了。這樣做,不僅耗時少,還能幫助學生以一種輕松的方式去掌握短文的內容。
(二) 帶著問題去閱讀
在學生做閱讀理解時,教師可以指導他們先看問題,等心中對問題有一個大概的掌握后再去閱讀短文,在考試中,這種做法能給學生節省大量的回看短文的時間,也能幫助學生更快地找到正確的答案。此外,這種解題方式還能有效地規避一些無用的信息,學生的大腦就不用容納過多的內容,腦力勞動減少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發揮就會更出色。
(三) 長句變短,難句變簡
高中的閱讀理解題已經有了相當的難度,也經常會遇到一些長句子。受漢語習慣的影響,學生在理解這些英文長句子時經常會產生誤解。筆者曾經帶著學生一起仔細地對英語長句的句式進行剖析,發現英語和漢語的句子構成成分是一樣的,雖然在敘述的順序與方式上有些不同。英語句子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它是由前向后推的,只要學生能夠將英語的語句看懂,有一定的斷句經驗,利用語義的斷點去推移,就能夠使長句變短,難句變易。
(四) 將學生的生活常識利用起來
無論是平時的生活還是學習,我們都很有必要讓高中生積累一些常識性的知識,這對他們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了解、積累的多了,學生的視野就會變得更加開闊,同時,由于對相關的背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做閱讀理解類的題目時,他們就會成竹在胸,解題也成為了一件輕松的事情。
(五) 排除、定位、跳讀、推理
常見的解題方法有四種,分別為排除法、定位法、跳讀法與推理法。排除法是要結合文章的內容對確認錯誤的幾個選項進行排除,待剩下最后一個答案時,就能確定該選項是正確答案。在英語考試中,排除法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選擇手段,有些答案不合理或是答非所問,都可以利用排除法將其去掉。定位法是結合問題及選項中的信息再回頭去短文中找相應的語句,在對該句閱讀后進行分析和比較,選出正確選項。跳讀是要在短文中跳讀,尋找與問題相符的語句或段落,并經過自己的分析選出正確答案。推理是要結合短文信息去整理文中的一些細節和邏輯關系,明確作者對于某一事件的態度,了解作者的潛臺詞。
總之,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訓練要盡量避免枯燥,采取多樣化的訓練方式,使教學能夠更好地為考試服務。只要我們堅持練習,熟練掌握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那么無論是學習還是考試,都會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