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半島學校 廣東 惠州 516200)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出引導的作用,以學生為主,教學為輔,個體差異要給予尊重態度,不能區別對待。教師還應該跟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學生教師都要相互之間進行互動,使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學習,提高探索能力以及全面發展,對相關知識和技能都有一個深入的認知。從小學開始,就要有一個意識的積累,而且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要創造出自主學習的方法,這對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啟發。此外,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往往充滿學習動機,這對教師的教學很有利,也為教學提供了方向。另外,數學知識的實踐也是不可忽視的,要將傳統觀念和措施進行轉變改變,讓學生自主學習,這種模式科學又有效。
在我國教育行業,“說教解惑”的教學模式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教師在課堂中起主導作用,卻讓“獨白”貫穿全班。學生在學習中起著輔助作用,甚至成為了聽眾,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布置作業,學生練習,有時老師自己提問,然后自己回答。因此,學生的自主性較差,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自主學習模式被提倡,然而,由于應試教育根深蒂固,傳統師生的教與學狀況無法及時改變。當前小學數學課堂處于單調、枯燥、枯燥的狀態,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積極的動機,也沒有為數學問題而奮斗的能力。數學自主課堂建設就是以學生為主,以他們自主學習為基礎,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目前的教育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盡管改革的新課程已經走向推進的地步,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教師仍然把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行為和教學方法,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必然會影響自主探究課堂的實施。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雖然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教師應該始終相信,只要學生能找到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就一定能夠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其次,要樹立和諧的教學理念。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營造課堂教學氛圍的基礎,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是加強師生交流的重要手段。第三,樹立新的教師觀。在自主探究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已經完全改變,成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正視自己的立場,合理使用教材,采取適當的引導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
情感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屬于內部力量,良好的課堂氣氛和教學環境可以改善學生的思維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獨立探索的能力。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應營造適宜的教學氛圍,滿足學生的學業表現欲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和探索。因此,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尊重、理解和容忍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要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生活情境的創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可以在學習的時候感到輕松愉快。打造快樂的學習氛圍,更好的去探索知識中的價值。
發現和解決問題是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掌握的其中一個過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最痛苦的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方法也不清楚。此時,教師應及時指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運用適當的方法使學生思維順暢,引導學生正確探索。教師要適當運用方法,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探究方向,同時分析和綜合,才能迅速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可以獲得正確的學習效果,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主動學習和探究的動力。教師引導學生在探索中體驗成功,能夠讓他們產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習投入興趣,利于教師開展教學。
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真實、準確性的評價,鼓勵學生努力學習,關注他們的學習水平以及對學生的態度跟情緒,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樹立學習信心。教師對學生的正確評價會使學生感到滿意和自信,并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可以指出哪里有進步,哪里需要繼續保持,哪些缺點需要糾正。這樣一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可以減輕心理壓力,充分尊重自尊,更加全面地發展個性,提高創造性思維。這樣,他們就可以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并知道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自主學習,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更新教學觀念,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產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此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充實自我教育水平,多去觀察了解學生的基本生活及性格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的發展出數學的價值。
教師應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激勵學生主動的參與學習積。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跟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悟,培養探索和研究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自主學習,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