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足中學 重慶 大足 402360)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普及,學生和教師都逐漸認識到單純學習理論知識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備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掌握了必要的實踐技能與動手能力,學生才能夠更好的適應學科發展要求,為將來高水平的求學和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高中化學教學必須要重視起實驗教學環節,通過指導學生科學觀察實驗、認真進行實驗操作練習以及開展趣味實驗拓展活動等鞏固化學知識,提高學科素養。
1.1 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唯一目標就是服務高考升學,只要記住的知識點夠多,應試技巧成熟,化學教學的目標就算達成了。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科精神、學科素養就會出現偏差,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從化學學習中收獲必要的學科技能與素養能力。事實上,高中化學既是一門專業性的學科,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專業性體現在教學內容和知識信息集中,并構成了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而其綜合性則體現在化學學科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集合,更是實踐能力、實驗能力、科研能力的綜合體現。同時,通過將實驗教學與理論知識教學相融合的策略,教師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實事求是品質、求真務實態度,讓學生真正能夠在化學學習過程中了解科學精神,掌握理論知識,學會實踐技能,從而實現綜合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將實驗教學環節有效結合到化學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領略完整的化學精神,培養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1.2 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競爭力。一方面,隨著專業性教學知識難度的不斷提高,學科知識領域的不斷拓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無法完全依靠教師授課,越來越多的信息獲取、技能提升機會需要依靠學生的自學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另一方面,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發嚴格,只會鉆研課本的學生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發展潮流,只有掌握豐富理論知識與卓越實踐能力的人才才能夠在社會中展現自己強大的競爭優勢。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強調實驗教學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實驗和自主設計實驗,鼓勵學生探索課本知識之外全新的學習途徑,掌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策略,將會對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以及社會競爭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幫助。這樣一種教學理念能夠幫助學生擺脫唯書唯上的錯誤學習觀點,讓學生在自主研究、動手操作、反復實驗的過程中不斷磨練學習意志,有效打造自身競爭優勢。
2.1 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學生學會觀察實驗,學會發現實驗操作過程中的細節進而不斷思考實驗原理,不斷遷移基礎理論知識是教師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目的,只有真正學會了觀察實驗,學生才能夠為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積累科學有效的知識信息,從而進一步提高實驗操作的科學性與成功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實驗操作演示工作,不僅僅只是讓學生看見實驗操作過程,更要讓學生看懂實驗操作原理。比如金屬燃燒實驗中,如果教師不注重對學生觀察實驗能力的培養,就會導致學生只看見了火燒的很大,場面十分刺激好玩,卻忽略了金屬燃燒實驗所要傳達給學生的重要學科信息。這對學生來說沒有任何的收獲和幫助。因此,教師先要讓學生觀察不同金屬的質地、顏色等,打好實驗基礎。在金屬燃燒的過程中,教師要強勢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和記錄火焰的顏色、燃燒煙的氣味、顏色,濃密程度等。待燃燒結束后,教師還要讓學生仔細觀察燃燒產物的特征,以此來對不同金屬的燃燒特點進行對比。只有讓學生抱著學習的心態觀察化學實驗操作過程,并對學過的理論知識進行遷移思考才能夠真正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
2.2 為學生創造實驗操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的實驗展示只能夠將化學知識信息展現到學生眼前,而學生能夠接受多少知識,能夠記住多少知識還必須依靠學生自己的嘗試與學習。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豐富的實驗操作機會,鼓勵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自主觀察研究等探索化學世界,有效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并顯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一方面,實驗操作練習環節不能夠省略,教師要在教學進度中安排相應的實驗課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實際學習條件選擇合適的化學實驗課程內容,并合理開發課內外時間給學生創造實驗操作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學生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鼓勵、引導、啟發等工作,指導學生科學實驗和操作,不斷提高科研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例如,教師以實驗誤差分析為切入點,讓學生嘗試不同實驗操作方式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并根據實驗結果帶領學生深入探究步驟次序、藥品選擇、器械調整等環節中存在的操作差異,重現正確與錯誤的實驗操作過程,以此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化學實驗規范性與科學性,進一步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2.3 重視學科拓展,鼓勵學生開展趣味性實驗探究活動。趣味化學實驗探究是高中化學教學中具有擴展性與趣味性的重要部分,通過鼓勵學生開展拓展性實驗研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教師要讓化學實驗從課堂走入到學生的生活,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獲取靈感,并借助化學實驗技巧轉化靈感。例如,在化學實驗課堂中教師教授學生粗鹽提純的基本操作與實驗原理,而學生則可以以這一實驗原理和步驟為切入點,對生活中其他常見的物質進行蒸發結晶、過濾提純等了解不同物質的化學性質差異,以此來不斷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積極實踐的良好品質與學科精神。而借助這種趣味的化學實驗拓展活動,學生還能夠進一步發現化學世界的魅力與精彩,從而找到學習化學的動力與興趣所在。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是高中化學知識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理論教學為學生的實踐操作、動手演練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而實驗教學則對理論知識進行了具體、直觀以及生動的轉化,以另一種形式鞏固了學生的理論學習成果。同時,兼顧實踐與理論的教學同樣有助于豐富高中化學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好奇心,引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發展道路上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