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一中 湖南 株洲 412400)
雖然我國新課程改革理念已經提出多年,然而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仍然受到傳統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和束縛,很多教師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之下的學生存在著較為被動感的情況,很多學生也無法對知識產生更加正確的理解。而在高中地里教學之中,很多高中生不明白自己學習了地理知識有哪些作用,認為地理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甚至有學生將自身學習的目標放在考取哪所大學之上。而從本質來看,地理教學的本質在于將多種地理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之中,而學生是否具備這種能力卻無法在紙上進行考察。而從目前高中地理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較為死板的問題,學生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到背誦書本知識,解答卷面問題之上,教師也沒有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給予必要的重視,這也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師能夠不斷改善自身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將實踐力培養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從而使學生的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得到良好的培養[1]。
2.1 引入模擬實驗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在高中地理課堂之中,想要確保學生的實踐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全面教學,并以此為基礎組織對應的地理實踐活動,確保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到激發,使學生能夠從整體上對地理知識加以全面的掌握。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要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來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地理知識的應用方法,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地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之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對應的模擬實驗,進而確保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踐和運用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
舉例而言,在學到《大氣熱力環流》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模擬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硬紙板和多種箭頭,對大氣熱力環流的形式加以標記,然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小圖釘和箭頭將這些箭頭連接起來,并通過相應的工具對地轉偏向力和風向加以固定,確保二者處于垂直的狀態,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確保學生能夠對不同作用力下的偏轉方向差異加以感受。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會對本堂課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有著更加清晰且直觀的認識,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維得到充分培養,同時也能確保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得到良好的培養,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2 組織學生開展地理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間就能獲取對應的效果,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和付出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而在過去的高中地理教學之中,很多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到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灌輸之上,導致學生地理實踐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教師也不會結合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開展戶外地理教學實踐活動,這也就導致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實際教學之中,教師則應該充分利用當前既有的教學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地理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舉例而言,在學到湘教版高二地理《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學校附近的企業進行調研,帶領學生走進當地的服裝廠和食品加工廠進行參觀訪問,確保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并對這些工廠選址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去探究工廠建設在這里的主要原因。同時教師要要求學生設計對應的問題,與工廠負責人進行聯系并分析工廠的經濟效益,并結合自己獲取的信息撰寫對應的實踐報告。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能夠從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會以地理的角度去發現生活之中的地理現象和規律,從而使學生掌握學以致用的能力和方法,確保學生地理實踐力得到有效培養[2]。
2.3 構建完善的學生實踐力評價機制。對于高中地理而言,課堂教學情況可以通過家庭作業以及考試情況得到體現,然而學生的實踐力卻缺乏應有的評價機制。這也就要求教師能夠另辟蹊徑,不斷創新當前的教學評價機制,使每一個學生的評價力都得到應有的評價,讓學生明確自身在地理學習上需要改進的問題,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在實際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對應的實踐主題,讓學生在小組之中搜集實踐材料并撰寫實踐報告,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引入學生自我評價、交換學習成果相互評價,教師總結性評價的機制,對學生的實踐情況加以評價,并挑選出較為優秀的作品展示給學生,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機制。教師也可以針對同一主題為學生拋出兩個觀點,讓支持這兩種觀點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調查活動,并組織學生針對同一主題的兩種觀點開展辯論比賽,從而使學生能夠對地理知識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確保學生的實踐力能夠得到更加良好的培養。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學更要對學生的實踐力加以全面的培養,確保學生能夠獲取全面發展的機制,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而在當前階段之下,仍然有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采用機械灌輸的方式開戰教學活動,這也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學能夠明確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從而確保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是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能夠達到預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