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君,徐 亮
(重慶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重慶,401331)
教育價值問題是教育哲學中最基本的問題之一,關于教育價值的本質和分類研究,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由此形成了學術界幾種比較有影響力的觀點并存的局面。其中,“意義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意義說認為,價值是事物向主體呈現的意義,并把教育價值分為“教育的價值”與“對教育的教育”,“教育的價值”是指教育系統對個人或社會等價值主體的存在和發展的意義,可分為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以及教育性價值三種,其中,“教育的教育性價值”是指教育對教育本身的意義,“對教育的價值”是指社會或個人等客觀力量對教育發展的意義,可分為社會、個人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1]由此可見,“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對教育的價值”兩者的概念之間存在交叉之處,需要深入探討兩者的本質特征以及兩者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教育的教育性價值是指教育不僅對教育以外的系統具有價值,而且對教育本身也具有價值[1],也就是指教育系統對教育本身的意義。這里需要探討兩個概念——“教育系統”與“教育本身”的內涵。首先,教育系統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教學功能的教育組織形式整體,包含人員、財物、信息、機構四個要素,具體可分為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活動、教育媒體、教育設施、教育環境、學生、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等要素。[2]其次,教育本身也就是教育的本質問題。教育的教育性價值是指“先在的教育系統中的要素對運動著的教育本身的意義”以及“新的教育要素對教育系統中所有的教育要素的意義”。[1]由此看來,教育本身就等同于教育系統。教育的教育性價值就是指教育系統內部各個教育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先在的以及新的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要素對當前的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要素具有重要意義。一種教育要素的變化或產生會對整個教育系統中的所有教育要素產生重要的意義,甚至對教育系統的存在狀況以及價值追求產生深刻影響。最后,從詞性分析:“教育系統”是指各種教育要素,屬于名詞;“教育本身”是指運動著的教育要素,或發展中的教育要素,屬于動詞。因此,“教育的教育性價值”也可以表述為先在的以及新的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要素在教育發展中的意義,促進教育的發展正是教育的教育性價值所在。
“對教育的價值”是指個人、社會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系統的意義上。[1]這里仍有幾個概念的內涵需要探討。首先,這里的“教育本身”是否如上所述等同于教育系統。“社會、個人與教育系統為教育運行提供必要的物質、精神與主體條件。”[1]教育系統提供的主體條件必然是教育系統本身所擁有的條件,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內容等。換言之,教育系統所提供的主體條件等同于教育系統所具備的教育要素。因此,這里的“教育本身”等同于教育系統,其本質與上文中的“教育本身”與教育系統具有一致性,“教育本身”對教育系統的意義即教育系統中某一教育要素對自身以及其他教育要素的意義上。其次,“教育本身”對教育系統的意義不僅表現為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主體對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還表現為教育活動過程之后的價值反饋,即對教育活動過程進行教育評價。只有教育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教育活動過程實現了預期的目標,教育系統才會進一步為教育發展提供各種條件,教育本身對教育系統的價值才會得到實現。最后,從詞性分析。“教育本身”是指教育系統提供的各種條件,如教育思想、教育內容等,屬于名詞;“教育”是指教育這一活動,如教育評價等,屬于動詞。因此,“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可以表述成教育系統為教育活動提供的各種條件在促進教育發展中的作用,促進教育的發展也是教育活動本身的價值追求。[1]
“教育的價值”與“對教育的價值”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價值問題,“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分別屬于“教育的價值”與“對教育的價值”中的某一方面。通過深入探討“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的本質特征,發現二者之間存在著某些特殊的關系,需要進一步仔細研究。
首先,“教育的教育性價值”是教育系統對教育本身的意義,“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是教育本身對教育系統的意義,而“教育系統”等同于“教育本身”。因此,“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都可以理解為教育系統對教育系統的意義。由此可以認為,“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二者的本質是一致的,即在教育系統內部,某一教育要素對所有教育要素(包括它自身)具有一定的價值或意義。其次,從詞性分析,“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中前一個“教育系統”是名詞,指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要素,后一個“教育系統”則是動詞,指代教育發展。二者的內在本質可以表述為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要素對教育發展的意義。最后,從追求目標分析,“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都是為了實現教育本身的價值,促進教育的發展。因此,“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的內在本質是一致的,都是指教育系統中教育要素對所有教育要素(包括它自身)的意義。
首先,“教育的教育性價值”主要表現為教育系統中各個教育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這種作用體現在靜態的教育要素對運動中的教育系統的意義上,如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對現代教育系統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上。不僅如此,這種作用還體現在動態的教育要素對教育系統的存在狀況與價值追求的意義。其次,“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主要表現為教育活動過程的開端、過程之中以及結束之后的教育評價與反饋。在教育活動開始之前,教育系統提供教育者、學生及教育場所等;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系統不斷投入各種教育資源,如教育經費、教育者等;在教育活動過程結束后,教育系統中的教育管理者要對教育過程進行教育評價,并反饋評價結果。因此,“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前者側重于教育系統中各個要素的相互影響,而后者則強調在教育過程中如何實現“對教育的價值”。
通過對“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二者的概念辨析,不難看出,“教育本身”等同于教育系統,但是并沒有界定“教育系統”的概念。顧明遠先生主編的1998年版的《教育大辭典》中明確界定了教育系統的定義,上文中已有相關論述,也得到了學者的普遍認可,但是“教育本身”是什么?教育學者普遍認為“教育是一種活動”,這是從教育學語境中界定教育的概念。如果“教育是一種活動”,那么按照《教育大辭典》中教育系統的定義,教育活動是教育系統中的一個要素,如果“教育是一種活動”等同于教育活動,也就意味著“教育”是教育系統的一個下位概念。其次,教育哲學意義上的“教育”是指“教育這件事”,包括教育活動、教育制度(或稱教育事業)與教育思想三個因素[3],在教育學學科語境中,教育這件事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社會大系統中與政治、經濟相互作用的教育事業意義上的教育生態系統;其二是教育活動意義上的教育工作系統[4],即“教育”包含這兩個系統。而無論是教育生態系統還是教育工作系統都屬于教育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由此可以認為,教育這件事處于教育系統中,也就意味著“教育”是教育系統的一個下位概念。因此,“意義說”對教育價值進行分類時,特別提出“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強調教育的本體價值,打破了傳統的教育價值分類標準,對把教育價值的研究對象從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工具價值、理想價值、現實價值等轉變為教育的本體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的概念辨析,理清二者間的關系,以及對“教育本身”與“教育系統”研究的反思:教育自身具有價值,并且這一觀點對當前教育哲學學科的發展以及在指導教育實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的教育性價值”與“教育本身對教育的價值”都強調教育自身具有價值,并區別于傳統的“教育的本體價值”的含義。傳統的“教育的本體價值”是指教育對促進人發展的價值,強調人的需要[5],并以主客二分的方法分析教育價值,認為只有人與社會需要教育,教育才有了價值,忽視了教育自身的價值。“教育自身的價值”則強調教育自身包含價值,才能引導人去認識價值、實踐價值。[6]首先,傳統的教育價值論中已經看到了教育自身包含某些特質。“關系說”認為教育價值是指教育現象的屬性與社會或人的需要之間的特定關系[7];“效用說”認為教育價值是教育的功效。[8]傳統的教育價值論看到了教育自身具有的某種特質,因而才能具有功效,才能滿足人與社會的需要,這也正是教育自身的價值所在。其次,現代教育價值論已經認識到教育自身是有價值的。只有教育的過程、內容、方法中包含價值,滲透著價值,才能在教育中使人認識價值、實踐價值,最終實現人的價值成長。[6]最后,教育自身的價值主要包括哪些價值,一般認為教育具有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例如政治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以及育人價值[6]等,是否這些就是教育的自身價值所在,恐怕還需深入探究。若想界定教育自身具有何種價值,首先應該界定教育的本質,探討價值論問題。只有理清教育本質與價值論問題,才能明晰教育自身具有何種價值。
教育價值問題是教育哲學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從本體論視角討論教育的自身價值,打破了傳統的主客二分的研究方法的局限,使教育哲學在研究重大的教育理論、反思教育政策實施與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時,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價值立場與觀點。首先,教育哲學是一門應用哲學,在回答教育改革與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時,例如“什么知識最有價值”“教育價值取向”等,必須凸顯教育哲學的學科特色和思想風格。“教育自身的價值”應用本體論的研究方法,提出教育自身包含價值,教育過程中滲透著價值,為教育哲學回答教育改革與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這也是教育哲學作為教育學學科的理論基礎的價值體現。其次,中國的教育哲學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思想資源,隨著教育哲學研究領域與國外的交流愈加頻繁,急需建設有時代風格與傳統特色等鮮明的價值特性的中國式教育哲學。“教育自身的價值”在繼承傳統的教育哲學思想基礎上,例如,儒家的德育思想與現代“育人”思想相融合,為教育哲學提出自己的主張提供新思想,凸顯了中國教育哲學學科的文化自信。因此,“教育自身價值”的研究彰顯了教育哲學學科的價值特性。
教育價值作為一種應用型研究,歸根結底是要為教育實踐服務的。首先,教育的起點是社會需要,人的培養是教育的終點。[9]無論是社會需要,還是人的培養,都是因為教育自身具有價值,教育才能被社會需要,才能實現教育的“育人”功能。因此,認識“教育自身的價值”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邏輯起點。“教育自身的價值”為教育實踐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幫助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選擇最有價值的教育內容、采用最有價值的教育方法、提供最有價值的教育環境。其次,在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一般借用教育之外的方法來解決教育問題。“教育自身的價值”的呈現為教育工作者從教育自身探索解決教育問題的途徑提供方法論的指導,這也滿足了教育管理者與一線教師對教育哲學的強烈需求。最后,“教育自身的價值”的實現在于通過教育使人成了有價值的人[10],提升了人生命的價值[9],這也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終點。這種終點也源于“教育自身的價值”引導人向更優秀的方向發展。因此,“教育自身的價值”為教育實踐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教育要素、方法論的指導及價值觀的引導,提升了教育實踐的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