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紅
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怎樣理解初心和使命,為什么要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回答這一問題就必須從源頭上尋找答案?!豆伯a黨宣言》是一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為人類謀解放的經典之作,重溫《共產黨宣言》,為追溯初心與使命提供了理論源頭。
1848 年2 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偉大理論的誕生。列寧曾指出:“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為最全面最深刻的發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于階級斗爭和共產主義新社會創造者無產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闡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兩大階級的產生、發展和斗爭的過程,揭示了資產階級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從黨與其他政黨、黨與階級關系的角度,闡述了共產黨的性質與奮斗目標。從黨與其他政黨的關系上,黨不是與其他工人政黨對立的特殊政黨,但它又具有特殊性,特殊在黨在同資產階級斗爭中,代表的是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從黨與階級的關系上,它沒有同整個無產階級不同的利益,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這就是共產黨的宗旨,充分體現了黨的先進性。黨的奮斗目標上,在深刻闡述當時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批判他們的階級實質、危害和錯誤及批判資產階級攻擊共產黨人和共產黨的種種謬論基礎上,論述了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是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國家消亡,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即實現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綱領和最終奮斗目標。
自馬克思主義誕生后,無產階級斗爭便擁有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學的理論指導,社會主義由此從空想變為科學,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1871 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巴黎公社建立,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第一次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1917 年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代。在理論上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升華,實踐上則將社會主義由空想轉化為現實,向世界證明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現實性。
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形態,需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量變是質變的前提,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的飛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低級階段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是共產主義。二者的發展與實現并不是毫無關系的剝離,社會主義的發展為實現共產主義奠定基礎,共產主義的成分存在于社會主義發展現實當中。“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奮斗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從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三座大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逐步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著這條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不斷在向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邁進?!敖涍^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毙碌臍v史方位,我們要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牢牢抓住為人民謀幸福的幸福線,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而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斗。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边@充分表明了無產階級與其他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理論,形成了與其一脈相承的思想、觀點。如毛澤東同志提出共產黨人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同志提出必須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業發展的根本標準,江澤民同志提出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錦濤同志提出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同志提出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決定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爱斍埃覈纳鐣饕芤呀涋D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間的矛盾?!边@對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要守初心、擔使命,牢牢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眼于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發展的根本目的,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如果缺“鈣”,身體就會得軟骨病。過去一個時期,黨的領導弱化、黨的紀律松弛、黨的觀念淡薄冷漠,黨內腐敗現象嚴重等等,嚴重破壞了黨內政治生態。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壯士割腕”的決心,正風肅紀、反腐懲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治“病樹”、正“歪樹”、拔“爛樹”,推動管黨治黨由寬松軟到嚴緊硬,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數據顯示,2019 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160.9 萬件次,處置問題線索81.9 萬件,談話函詢16.8 萬件次,立案31.5 萬件,處分25.4 萬人(其中黨紀處分21.5 萬人)。處分省部級干部20萬人,廳局級干部0.2 萬人,縣處級干部1.1 萬人,鄉科級干部3.7 萬人,一般干部4.3 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16.1 萬人。這些數據足以顯示我們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決心。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各種弱化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因素無時不有,各種違背初心和使命、動搖黨的根基的危險無處不在,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總開關”尚未擰緊,不愿擔當、不敢擔當、不能擔當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等。如果不及時并嚴加防范與整治,問題小苗頭就會變成病樹,直至惡化為爛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接近而且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按街辛骼烁薄⑷说桨肷铰犯浮?,“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不論時代如何發展變化,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不會褪色。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43 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里長河之泉源?!瘪R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實踐的人民的理論。全黨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其經典原著包含著經典作家所汲取的人類探索真理的豐富思想精髓,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和基礎。我們要多讀、常讀、深讀原著經典,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地學,要系統化、條理化、精準化地學習,把這本“真經”學透徹,把“看家本領”掌握好。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才能站穩立場、保持初心,才能領悟其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才能增長知識、拓寬思維廣度、提升理論高度,才能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推動實踐的創新發展。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進行了艱辛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探索,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完整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融會貫通、明理明道上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準確把握科學理論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的內在聯系,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結合起來,同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結合起來,全面理解、準確把握、系統運用,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鞏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要學以致用,學會用新思想指導實踐。就黨的建設來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根本思想為指導,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考好。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發現、培養、建設新時期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堅定理想信念不是天天喊口號,而是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作為黨員干部要經常深入基層,多開展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是了解基層、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如果黨員干部在距離上與群眾走不近,感情上與群眾拉不近,那么黨對人民的承諾就無法實現。要學群眾語言,真正了解群眾所需所苦所急,要做群眾工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實解決群眾面臨的困難問題,要緊密結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與群眾共謀發展,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用真情、熱情去工作,要沉下心、俯下身子去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