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悅
2016 年9 月9 日,證監會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公開發布資本市場參與扶貧政策的核心文件《中國證監會關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資本市場對于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的積極響應和具體落實。滬深交易所也根據《意見》制定相關實施準則,同年12 月采取具體措施。強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披露關于本公司扶貧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對于扶貧金額、脫貧人數都要進行規范化的表格填寫。2020 年是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年,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社會各界都在關注的重點、難點議題。然而,現有的研究大部分在集中解決上市公司為什么要扶貧、扶貧的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等問題。對于我國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以及后續的優化改進措施則很少涉及。因此本文以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為切入點,以2016-2018 年的數據為樣本,首先按照總體數量和金額進行觀察,然后具體分地區、行業、類別進行統計,找出相關的規律。統計分析上市公司進行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現狀,找出披露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和政策建議。完善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體制框架,提高資本市場在扶貧進程中的參與度,同時也有利于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
《意見》施行以來,我國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呈現以下情況。
通過對比2016-2018 三年的數據,發現履行扶貧社會責任的上市公司數量逐漸上升。2016 年共646 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占當年所有上市公司總數的20.06%,有接近1/5 的上市公司在《意見》頒布當年就積極主動的投入了扶貧事業。2017 年有952 家上市公司履行扶貧社會責任,占當年上市總數的26.47%。發展至2018 年已經有1227 家上市公司進行扶貧社會責任的履行,將近占總數1/3。這1227 家中還有350家是在2018 年首次履行扶貧社會責任,注入了近30%的新鮮血液。同時還有320 家上市公司在2017、2018 連續兩年,535 家上市公式在2016、2017、2018 連續三年進行扶貧社會責任的信息披露,接近在2018 年進行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總數的一半。對比2016 年進行扶貧社會責任履行的646 家上市公司,有將近九成的上市公司都堅持下來,始終履行著扶貧攻堅責任。這一現象也印證了相關學者的研究結論,履行扶貧社會責任能給上市公司帶來一些隱性福利,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選擇持續的進行扶貧工作。同時也說明我國的政策宣傳引導已經初見成效,上市公司逐步意識到履行扶貧社會責任的重要性。
1. 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地區分析。調查我國大陸地區31 個省市自治區的基本情況,通過統計年鑒找到各個省市自治區縣的總數量。依據其中貧困縣的數量,算出貧困縣個數占總縣個數比例。將31 個省市分為非貧困地區、非深度貧困地區、深度貧困地區三類后,將上市公司按照注冊地劃分到這三類,對其扶貧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統計。統計調查發現,注冊地在深度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相較于其他公司投入更少的資金在扶貧社會責任的履行上,這可能與上市公司自身經濟情況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有意義的是,相較于非貧困地區,非深度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更加愿意履行扶貧社會責任。較為突出的是2016 年一般貧困地區投入的扶貧資金接近非貧困地區的1.5 倍,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扶貧主力軍還是集中在非深度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從利潤額來看,北京、上海深圳等聚類為非貧困地區創造的財富積累是更多的,我們需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促進非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積極履行扶貧社會責任,創造更大的價值。
2.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行業分析。調查分析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通過調查倉儲業、畜牧業、道路運輸業、電力等73 個細分行業,發現大部分行業的扶貧力度都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扶貧工作。在資本市場中,關于金融服務類的上市公司占扶貧社會責任投入的絕大部分,我們應該鼓勵其他行業更加積極地進行扶貧社會責任履行。
但是小部分行業,例如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等履行扶貧社會責任的總額絕對數值在2017 年出現了下降。因為2015 年1 月1 日環境保護法進行新的修訂。“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政府的職責、企業的責任,對于違反環境保護法的單位用更加嚴格的法律武器進行制裁。環境保護法的條文數目也從47 條增加至70 條,詳細的法律條款在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上也得到提高。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對依靠破壞環境獲取盈利的上市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所以使得這些行業投入扶貧的資金出現相應的下降。
通過上述對于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的分析,本文總結出上市公司在社會責任履行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相較于非貧困地區,非深度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更加愿意履行扶貧社會責任。但是從經濟收益來看,非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往往占有著絕大多數財富,這就出現了經濟資源不匹配,沒有合理分配扶貧社會責任的現象。通過進一步統計觀察定點扶貧對象發現,幾乎所有的注冊地屬于非深度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定點扶貧對象都是同屬于本省市的非深度地區。所以非深度貧困地區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投入本地區的扶貧地區發展,非貧困地區由于本地區發展較好在自主選擇時也更傾向選擇非深度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深度貧困地區反而只得到了最少的主動性幫助,大量需要依靠國家強制力安排。
針對資本市場中不同類型的參與扶貧主體,年報中的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進行著籠統的劃分,沒有相對應的適用效果。從目前的披露情況來看,各個上市公司沒有類別細分,不管哪種規模的公司都進行著格式化的信息披露。在強制性披露的框架下進行著自己的扶貧工作,沒有結合各個公司的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展開相關扶貧工作。所以在最后的統計結果中出現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差異大的情況,使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的履行不能達到效率的最大化。華潤集團就結合自己公司的特點,利用行業優勢,在海原縣發展肉牛產業,并且借助公司銷售渠道創造性地提出“基礎母牛銀行”。然后又借助政府扶持力量打造“基礎母牛銀行+托管代養”的模式,進一步促進海原縣的扶貧產業。中國太保也借助自己保險行業的運營特點,在柯坪縣發行“訂單農業+保險+期貨”的訂單,實現貧困戶不用自己掏一分錢就實現可持續性的保證收益。華能水電則在云縣栗樹彝族傣族鄉大田山村修筑華能小灣水電站解決貧困地區用電難的問題。
上市公司在施行扶貧時存在著避重就輕的問題,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扶貧項目選擇較少的資金投入。例如“易地扶貧”板塊,易地搬遷戶是一類特殊的貧困群體。由于搬離了原住址,部分家庭失去了土地,所以他們對于安置點的要求更高,提升了易地扶貧項目的難度。“轉移就業脫貧”板塊,如果上市公司涉獵這個板塊就需要考慮如何吸納貧困人口,進行工作崗位的設置以及如何分配勞務報酬,操作相對麻煩。上市公司在這些板塊很少有資金投入,我國的上市公司扶貧工作應該積極探索尋找一種較為平衡的扶貧方式,不局限于某幾個類別而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扶貧工作。房地產行業的萬達集團就提出“企業包縣,整體脫貧”的口號。打造丹寨萬達旅游小鎮、創辦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創建萬達丹寨專項扶貧資金多維度多方面地進行整體扶貧。
我國上市公司在履行扶貧社會責任之后,進行信息披露方面同樣也存在著一些缺點。
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主要渠道主要是年度報表中的重要事項部分。表格內容格式化、單一不能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扶貧狀況。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的內容僅僅是對扶貧九個類別的羅列。上市公司的扶貧社會責任的履行應該從定性、定量兩個方面進行信息披露。目前存在著信息披露形式上存在著定性描述居多、定量分析較少的現象。年度報告中關于扶貧社會責任這塊的信息多數集中于文字性描述,過于冗長增加閱讀難度。導致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難以量化,信息披露需要在年報中有多樣化的體現。
評估指標和后續成效量化在上市公司進行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有積極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在披露過程我們應該注意,一個方面,信息披露渠道應該多元。在當前“信息超載”現象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委托代理關系難以解決,有必要對傳統信息披露理論與制度加以改革。另一個方面,信息的傳遞應該注意時間和準確。資本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導致道德風險客觀存在并難以消除,由于各主體所處位置和參與交易的時機與方式存在差異,其獲取的信息量也存在著數量以及質量的區別。符合刺激相容原理,而之所以會出現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難以量化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目前上市公司扶貧過程中缺乏評估指標和成果量化。由于評估指標和成果量化缺失,扶貧社會責任的評估沒有依據,自然也就無法精確地進行計算。
自2016 年發布的《通知》施行以來,扶貧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不斷完善,信息內容和傳播活動規范程度顯著提高。但目前還沒有針對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中具體扶貧社會責任履行的認證好壞的權威評價機構,同時也缺少運用第三方進行監督。例如針對社會責任,潤靈環球責任評級(RankinsCSRRatings,RKS)就是目前普遍接受并廣泛運用、具備權威和信服力的社會責任第三方評級機構。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從第三方角度客觀的評級信息,有助于他們做出相應利益相關決策。
為了解決相應問題,本文對下一步的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提出如下改進措施和政策建議。
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扶貧的數字化,要落到實處真正做到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助力扶貧攻堅。制定不同類別的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標準,對于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進行細化。因為目前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履行沒有確定的標準,所以容易造成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市場不公正的現象。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扶貧社會責任履行標準體系,從根本上為上市公司參與扶貧制定一整套規則,也為監管機構提供監管依據。不同類別的上市公司再按照所屬地區和行業細分,應該有適合自己類別的扶貧社會責任標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更好地扶貧。
因為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著界定混亂、披露粗略、沒有明確的審查等問題,大幅度提高了監管難度,突破了現有監管體制對扶貧社會責任履行行為的約束和控制。需要制定可以量化的扶貧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評估指標,促進上市公司公平競爭與健康發展。從定性與定量的角度,同時考慮扶貧社會責任履行的投入與產出,再用計劃與計劃進度進行適當調整,科學評價國有企業扶貧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我國應當大力培養上市公司扶貧社會責任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可以采取研究、咨詢機構等多種組織形式規定信息披露內容和形式,并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扶貧效益進行全面評估。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評估指標和標準應當借鑒國際標準, 盡量實現統一,也可以通過自律協商,確定扶貧效益認證和評級業務的基礎認證和評級模板。將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評估報告納入國家強制性規定披露的范疇,凸顯“第二意見”的權威性和必要性。同時能夠有效適應投資者需求差異,緩和利益沖突,促進市場自治管理、自我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