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盼
在醫院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過程中,門診收入管理是重要環節之一,關系到醫院對外形象的塑造、收入資金的安全以及醫患關系的維護。然而,部分醫院未將門診收入管理納入到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使得門診收入管理在崗位設置、收入結構等方面均存在著一些問題,易出現收支結構不平衡,增加醫院運營成本。為此,醫院有必要在摸清門診收入管控薄弱環節的基礎上,建立健全門診收入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對門診收入各個環節的約束和規范力度。
1.崗位設置不合理。醫院在門診收入管理崗位設置時,沒有遵循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配置充足的工作人員,導致崗位兼職情況較為嚴重,易引發資金安全風險。具體表現為:門診收款與門診收入匯總崗位由一人兼任,缺乏崗位之間的牽制作用,易出現收入不結賬,或結賬后挪用收入的情況;門診收入匯總崗位與門診收入記賬崗位由一人兼任,因會計人員的工作量較大,所以很難有時間和精力核對收入匯總的準確性,易埋下賬實不符的隱患;票據管理崗位與崗位由一人兼任,易出現票據隨意涂改、擅自挪用現金等問題。
2.現金管理風險增大。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應用,越多越人的患者及其家屬選擇支付寶、微信等軟件支付門診費用,這雖然提高了患者付費的便利性,規避了收取假鈔的風險,但是卻對數據信息安全管理、支付方式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門診收入管理工作中,因工作人員未能正確操作不同的收入確認方式,易出現錯收、漏費等現金管理風險,造成賬目與賬款不符,導致醫院收入資金流失。
3.門診收入結構不合理。診查費、西藥費、檢查費、中藥費、化驗費、治療費是門診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門診收入結構合理與否,關乎醫院的經濟效益,更關系患者的切身利益。然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一些科室在醫院考核指標的影響下,為了完成創收任務,選擇走“捷徑”——為患者開具不必要的檢查項目、治療項目,這種過度醫療也是導致門診收入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如何順應醫改趨勢,增加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的診查費,減少不必要的藥費、檢查費,優化門診收入結構,實現門診收入良性增長,是門診收入管理的重點也是關鍵。
1.加強門診藥占比控制。根據《關于印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要求,公立醫院藥占比總體應將至30%左右,所以醫院要有效控制門診收入中的藥占比,實現門診用藥精細化管理。具體控制措施如下:一是門診用藥要選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低價藥、新農合目錄和醫保目錄內的藥品,用國產藥品替代進口貴藥;二是醫院門診要控制抗菌藥物、營養藥、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的使用,限制使用輸液,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用藥原則,強化門診靜脈輸液管理。醫院可列出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重點控制抗生素輸液,盡量取消門診輸液和靜脈用藥,不允許門診開具靜脈輸液針劑,以有效控制藥占比;三是醫院要實施藥占比量化考核制度,對門診各科室定期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門診各科室人員的薪酬掛鉤,以提高工作人員對藥占比控制的重視程度。
2.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近年來,隨著收入的增長和醫療知識的普及,患者對醫療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很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長期不變,導致醫療服務價格低于成本,與醫療服務專業性強、強度大等特點不相匹配。新的醫改在對藥占比、耗占比進行控制的同時,也要向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方面傾斜,要適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通過有升有降,更好地優化門診收入結構。同時,醫療機構也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在對醫務人員進行考核時不能“懲多獎少”,要讓醫務人員更有獲得感。
3.加強門診收入關鍵點內部控制。(1)合理設置不兼容崗位。在醫院門診收入工作中,要遵循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設置科室崗位,配備充足的工作人員,避免一人身兼多職的情況。建議在門診收入管理科室內分離出門診收入匯總崗位和門診票據管理崗位,以確保門診收款人員、收入匯總人員和票據管理人員的崗位相分離,規范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同時,醫院還應完善崗位責任考評與獎懲制度,對門診收入相關的崗位落實責任制,定期對崗位人員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進行考核,將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福利待遇、業務培訓等相結合,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2)加強現金管理控制。為進一步提高門診收入管理部門的風險管理水平,醫院應當加強現金管控,建立健全門診現金管理制度,這樣除了能夠對門診收入管理人員的工作行為起到一定的約束之外,還能有效避免工作人員隨意拖欠上繳當日收入和挪用公款的情況發生,有助于確保醫院資金的完整性。一是現金交款制度。通過該制度的建立,能夠防止大額現金滯留在門診收入管理人員手中,可在該制度中對每日的交款時間進行明確,為醫院正常的資金周轉提供保障。二是現金盤點制度。為使醫院貨幣資金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證,門診收入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在上繳當日收入后,對備用金、磁卡以及病歷本的數量進行仔細盤點,從而及時發現多收或是少收的費用。三是退費制度。醫院在日常運營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退費事項,為杜絕舞弊行為的發生,應當對退費的范圍加以明確,并對退費程序進行規范,建立完善的退費內控制度。當發生退費事項時,門診收入管理人員應當對退費條件進行嚴格審核,看是否滿足醫院的退費規定,并對每一筆款項的繳費方式進行仔細核對,確認退費路徑。(3)加強門診收入相關票據管控。門診收入管理部門在對票據進行領用時,票據保管人員應做好相關信息的登記工作,如領用時間、領用數量、票據編號、核銷時間、核銷數量及編號、領用人及核銷人的簽字等。同時保管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票據的序號進行發放,當面核對領用號碼。而門診收入管理人員應當在領用票據前,對使用完畢的票據進行核銷,在核銷的過程中,應當按照號碼進行仔細檢查,不得存在漏失的情況,從而確保票據領用與核銷工作的嚴謹性,做到有據可依。票據的所有使用人員必須保證領用票據的完整性及安全性,要避免票據丟失或是損壞的情況發生,門診收入管理人員在完成當天的工作之后,要進行日結,出具日報表,將所有款項繳清。此外,門診收入管理人員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對票據進行作廢處理。任何一項退費都必須經相關負責人簽字后,方可執行。通過加強退費管理,能夠對票據使用人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從而逐步減少票據作廢的數量。
4.加強門診收入復核內部控制。門診收入復核是監督和控制門診收入工作的重要手段,必須建立健全門診收入復核內部控制體系,嚴格執行復核規章制度,改進復核工作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復核工作效率。具體控制措施如下。
在門診收入復核工作中,要運用科學先進的復核方法,提高復核工作質量。具體包括:一是勾稽關系復核。復核人員對門診收入報表進行表內復核和表表復核,核對報表內各種收入分類的匯總金額、各種結算方式的匯總金額是否與收入總金額一致,核對各類收入分類方式的匯總金額是否與當日總報表金額一致,核對各日各類收入匯總金額是否與月度報表總金額一致;二是分析性復核。復合人員要借助財務分析中的比率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建立起數量關系模型,預測出合理的期望值,將期望值與實際值進行對比,若發現存在較大差異,則要對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
5.建立門診收入三級審核制度。醫院門診收入要實施統一核算,在確保每日收入核對正確基礎上進行賬務處理,建立健全三級審核制度,以保證醫院資金安全。三級審核制度包括:一是自我審核。醫院門診負責收入管理的人員,應當認真做好自我審核工作,仔細檢查報表數據,看是否與記賬金額和交款金額相一致,并對各類有價票據進行核對,看使用賬面與剩余票據的情況是否相符,同時還應當對錄入數據信息進行檢查,看數據是否準確,有無遺漏或錯誤。二是收入審核。此項審核工作由門診收入審核人員負責,可將審核的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醫院門診當日收入匯總報表數據的核對,看是否與收入管理人員的收入報表數據相一致,在確認無誤后,應當及時將當日報表、進賬單、交款單以及作廢票據等,聯同收入匯總報表一并上交到醫院的財務部門。三是最終審核。此項審核工作由醫院的財務部門全權負責,主要是對門診收入的審查確認,通過最終審核,保證賬款相符。財務部門在開展門診收入最終審核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作廢票據的管理,并對票據作廢的原因進行徹查,據此判斷作廢是否合法、合理,以及票據作廢是否嚴格按照操作程序的規定要求執行,作廢的票據上有無主管負責人的簽字。通過三級審核制度的建立實施,能夠對醫院門診收入管理進行強化,有助于門診日常收入的監管,從而使門診收入管理更加規范。
總而言之,醫院要重視門診收入工作,將其納入到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構建起完善的門診收入管理控制機制,消除門診收入流失風險,保障醫院資金安全。醫院要規范與門診收入相關的各項工作,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將藥占比管理、門診收入結構作為管控重點,并加大復核力度,促進醫院門診收入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的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