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玥 周妍婕
現階段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增強,這是由于我國宏觀經濟體系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國家加強對于企業的宏觀調控使得我國企業收購與合并現象頻繁發生。企業并購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市場出現的一種情況,真正目的是期望被并購企業帶來預期收益。并購目標的選擇是企業管理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而價值評估作為企業并購中的中心環節則是衡量企業是否能夠被并購的重要標準,評估數值的準確性決定著并購的結果是否良好,同時也制約著并購后的企業資源整合是否具有協調性與統一性。所以,準確的價值評估對于企業并購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眾多企業在并購價值評估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比方說企業評估方式出現錯誤、與企業評估相關的法律法規依然不完善、評估結果準確率較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這約著我國企業并購工作的良好運行,不利于我國企業資源的優化與配置。所以,對企業并購價值評估的研究是我國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
收益現值法也稱收益還原法、收益資本金化法,是全球使用率較高的一種價值評估方法。同時,也適用于我國目前會計基本假設前提——持續經營下的一種價值評估方法。收益現值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在所有已知方法中,現金流量折現法最為科學和審慎,最能適用于股票價值估算與企業。這種方法的基礎是貨幣時間價值。計算未來每年的預期凈現金流量,需要通過預測財務表報數據計算得出;通過收集相關企業的往年財務數據,又可以得到企業的預期增長率數據和企業資本成本,通過資本成本進而能夠評估出企業的價值。現金流量法在企業價值評估中,因其對各項數據和假設有極大依賴性,只對業績平穩企業具有評估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考慮到了企業的未來收益能力,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如果假設企業的價值= 有形資產成本+ 無形資產成本- 負債,那么就可以用重置成本來評估一個企業的整體價值,這就是替代原則,也就是成本法的理論基礎。成本法的優點在于,其使用的數據都是歷史可查、客觀存在的。而這種方法的弊端主要體現在考慮企業價值時,基本考慮不到收入與支出方面。成本法同時也存在局限性,因只從歷史角度評估企業價值,缺乏資產實際效率與企業運行效率方面的考量,因此在評估企業價值時,當原始投資額條件相等的情況下,企業價值就相同,收益好壞在此時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市場法是市場比較法的簡稱。將類型、并購案、規模等相似或相近的兩家企業進行比較,分析其財務指標,對目標企業進行價值估算。當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時,可以使用市場法進行估值:第一,有大量交易數據、有參與方的活躍公開市場、交易價格能有效反映市場行情和公允價格;第二,存在相似對象或案例;第三,收集的數據必須有效且合理。這其中最關鍵的要素就是,評估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評估經驗,但由于市場上很難找到相似案例,因此市場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評估人員是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核心工作者,評估人員的專業能力決定著最終的評估結果。目前,我國企業價值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并沒有達到較高的水平,專業能力較差,這是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制約著我國評估人員評估水平的提高。在對并購目標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由于評估人員專業能力并沒有達到評估的條件,缺少最基本的綜合素質與職業道德,導致最終的評估結果不夠客觀,缺乏真實性與有效性。也使得并購目標企業的評估價值與實際相差較大。因此,提高我國評估人員的專業能力,是當前企業發展中重要的工作之一。首先,要提高評估人員的選拔標準,對評估人員進行科學的篩選與審查,避免出現評估人員基礎工作能力差等情況。其次,對評估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與考核,促進評估人員在崗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保證評估隊伍的專業性。
目前,根據調查可知,我國被并購的企業大多都在經營層面或者是財務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比方說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基礎信息資料不完整、財務出現重大的錯保漏保等問題。這些存在問題的企業一旦被并購,將會對并購方企業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在企業收購前應該加強對并購目標的監控力度,根據價值評估的基本準則,對并購目標的經營狀況、基本財務情況以及相關的基礎資料核對清楚。嚴格把控每一個流程環節,避免產生價值評估的風險,杜絕并購企業欺騙現象的發生。
價值評估體系是進行企業進行價值評估的核心,但是現階段我國企業缺乏完善的價值評估體系,而且,在現有的價值評估體系中,價值評估多為原則性的內容,并沒有真正的實際操作指導。在實際的價值評估體系中,人的主觀性占主導地位,并購并沒有體現市場的價值規律,從而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因此,我國應該完善價值評估系統,建立健全基礎的分析評估體系。完善價值評估系統需要建立三個子系統,也就是產業分析評估系統;財務分析評估系統;運營狀況分析評估系統。其中產業分析評估系統主要針對的宏觀層面的分析,主要包括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政府的政策補助以及經濟市場環境下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產業的結構。財務分析評估系統主要是針對并購目標的財務情況進行分析,根據財務報表分析并購目標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等財務現狀,確保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與真實性。運營狀況分析評估系統,主要側重的層面是并購目標企業當前的運營狀況,根據分析得出當前目標企業在運營中存在的風險與問題,為并購方企業并購目標企業與并購后實現資產整合提供依據。
價值評估是企業并購的核心環節之一,企業并購工作的良好開展離不開準確的價值評估結果。所以,價值評估是每一個企業管理人員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每一個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深入研究的問題。只有將價值評估結果的準確率提升到最大,才能保證企業并購工作的正常運營,達到并購的目的。同時,也能保證企業在并購過后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整合,保證并購工作的圓滿成功。參考文獻:
[1] 季玉飛.企業并購中目標企業價值評估方法綜述[J].時代金融,2012(29)
[2] 紀益成.收益法及其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相關問題研究[J].經濟管理,2008(14)
[3] 肖智潤,沈斌.淺析企業價值評估的風險及其控制策略.企業導報,2011(21)
[4] 高娟.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現狀及對策.財經界,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