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克亮
摘 要:隨著我國在新時期總體經濟體系的建設步伐逐漸加快,對于水利工程的功能性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尤其是農業生產領域與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相關政策推進,對于水利工程的建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檢測試驗及生產質量控制為研究主題,具體探討中結合日常工作經驗,概述了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檢測試驗的內容;分析了強化混凝土檢測的措施,并以此為基礎,對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生產質量控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水利工程;混凝土;檢測試驗;生產質量控制
水利工程與社會生產、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水利工程的數量、規模、質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經過幾十年來對水利工程的建設與運營管理,我國水利工程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水利工程與農業轉型升級、制造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形成了新的關系網絡,也在很大程度,通過對水利工程的產業化運營,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效用生產效率。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檢測試驗
1.1強度檢測
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混凝土屬于主要應用材料,混凝土的強度直接影響著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我國頒布的《高強度混凝土技術規程》中,對于混凝土構成要素的各類強度進行了明確規定,包括構件強度、建筑強度、質量檢測規范等。對混凝土強度的檢測主要是按照標準天數,對混凝土攪拌機具生成的混凝土出料進行抽樣,通過標準樣本制作標準構件,在養護基礎上對其相關強度實施具體檢測,其中的檢測內容包括抗折、彈模、抗拉等,最后,依據具體的檢測試驗結果,與標準強度進行比較,看其是否符合相關要求等。
1.2抗壓性檢測
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壓功能,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能夠起到承載負荷、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因此,在水利工程中的混凝檢測試驗中十分重視對抗壓性的檢測。具體而言,新時期的混凝土抗壓性檢測形式相對多元,比如,應用鉆芯法,通過壓力機對鉆取樣本進行半破損檢測;再如,應用射釘法和拔出法對取得的樣本進行檢測等。從目前的應用看,鉆芯法的應用相對普遍,檢測結果相對精準,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存在對混凝土結構的破壞風險,所以,具有一定的檢測缺陷。
1.3密實度檢測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檢測試驗中,工程項目實體自身承重能力與結構強度會受到密實度的影響,尤其是水利工程屬于大型項目,工程項目實體的使用又受到自然環境的多重影響,當密實度不足時,必然會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所以,對于混凝土密實度的檢測十分重要,通常的檢測中以彈性波測試法應用較多,該檢測方法主要是通過聲波在均勻介質中的直線傳播原理實現檢測目的,比如,當項目實體中存在空洞、裂縫時,根據聲波的不均勻漫散現象,就可以進一步檢測其聲波波段、頻率變化,進而對其密實度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
1.4鋼筋銹蝕程度檢測
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需要配套設置鋼筋框架,以確保其堅固性與結構穩定性,為工程項目提供安全保障。但是,鋼筋在實際的應用中,會受到材料、環境、結構、施工工藝等各方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鋼筋銹蝕現象發生后,在不同的銹蝕程度下,會對工程項目實體的整體結構產生不良影響。在具體的鋼筋銹蝕程度檢測時,通常與強度檢測同步進行,主要是通過混凝土中穿插鋼筋結構的方式,利用銅線連接銹蝕檢測儀器與鋼筋,進而借助電壓在介質中的變化情況進行有效判斷。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檢測試驗控制措施
當前,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檢測試驗因設備更新、檢測標準化程序完善、檢測的體系管理等措施,已經實現了對混凝土檢測試驗的系統性控制。但是,在實際的檢測試驗中,依然受到檢測人員的操作熟練程度、檢測設備應用技巧、數據采集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在新時期的水利工程混凝土檢測試驗控制措施實踐中,一方面,應該增強針對檢測人員的試驗操作訓練;另一方面,需要增強對混凝土檢測試驗數據庫的利用,使檢測結果與數據庫的數據比較中,更加符合標準規范,并借助檢測經驗增強對檢測結果判定的精準性。
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措施
現階段水利工程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相對完善,建立了“生產要素”與“生產質量指標”之間的對應關系,并且在生產質量控制過程中,構建了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引領、管理機制并行控制的體系化管理方案。但在實踐中,仍然需要注重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措施應用。
3.1原材料控制
首先,按照現行的生產質量控制管理方案,設計環節生產質量控制相對完善,重點集中在對于原材控制環節。具體而言,在水泥原料控制方面,水泥類型的選擇,需要根據實際的水利工程項目設計方案進行選擇,如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等;選擇過程中除了重視設計工藝要求,還需要對市場進行有效調研,購買相關樣本進行檢測試驗,然后通過招投標方式合理控制原材料購置與運輸,檢測中應該注重水泥中的含堿量,對于堿活力的檢測應該小于混凝土骨料總堿量使用標準;同時,南要對其相容性、安定性、凝結時間等實施規范性的分批檢測,預防不達標原材料應用風險。
其次,在骨料材料控制方面,應該按照生產標準要求,先進行試驗論證再投入使用;對于砂的選擇應該注重含泥量、有機質量含量、比重方面的檢測,并通過篩分提高試驗效果;對于石子的選擇要注重形態、壓碎值、比重、篩分、含泥量等方面的檢測試驗,規避不合徑粒規范標準材料的應用。至于
第三,摻加劑的材料控制,需要對其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升混凝土強度與耐久性的性質進行檢測,注重凝結時間與配比量之間的關系分析。目前應用中的摻加劑類型較多,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緩凝劑、復合外加劑、速凝劑、高效減水劑、膨脹劑等。同時,在具體的使用中也應該嚴格控制用量,使混凝土配比摻量滿足實際施工需求,規避裂縫現象、凝結困難等問題。
3.2混凝土配比與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的施工階段,一方面,要注重對其配比的控制,預防水泥含量與溫度過高可能引的裂縫問題;控制水泥含量過低可能造成的蜂窩現象。建議以標準規范對材料配合比例進行嚴格控制。針對配合比例調整問題,則應該按照程序,提交相關的檢測試驗報告,待相關部門復核審批后,根據實際的調整需求進行配比調整。另一方面,混凝土施工中的澆筑環節,應該注重施工環境條件,避免外界溫度零下10攝氏度的施工作業,若按照施工進度需要施工,則應該搭建暖棚,對鋼筋25毫米以上的鋼筋實施預熱加熱處理;尤其是應該在澆筑前清理模板與鋼筋表面的相關雜物,避免雜物對澆筑效果的影響。通常水利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中,要注重分層連續澆筑,確保振搗時的均勻性與力度。澆筑完成后,應該根據混凝土的凝結程度進行相關養護,如高溫下的灑水養護、低溫下的保暖養護等,預防發生裂縫等問題。
4、結束語
總之,新時期的水利工程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中,需要從水利工程的生產要素層面,全面增強對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檢測試驗,實施精細化的水利工程混凝土生產質量控制方案,進而在新型的水利工程產業化生產建設過程中,為水利工程的質量控制提供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水利工程整體建設與運營管理水平,促進我國總體經濟建設的向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鄭余圖.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下),2020,18(9):229.
[2]張延菊.水利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及保護層研究[J].中國房地產業,2020,(24):211.
[3]李世明.探究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術的應用[J].建筑與裝飾,2020,(20):163.
(臺州市靈江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 浙江? 臺州?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