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雨 紀彥旭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當前職業院校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監督平臺的必要性,通過對教學質量評價反饋平臺的業務需求和功能模塊分析,使平臺功能達到有效提高職業院校教學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教學質量管理;教學質量診斷;平臺設計;平臺功能
一、 需求概述
目前,在我國提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前提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步伐加速,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培養高技能技術人才是職業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告訴發展與教育質量的脫節。教學質量是職業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教學進行有效的質量評價是管理控制教學質量的前提。但目前職業教學質量評價往往都是點對點進行,例如聽課、學生評教等等,信息無法整合對比。對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監督平臺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
隨著職業類院校不斷擴大辦學規模增加招生的人數,使得原有的對教學質量的管理難度加大,相應的管理人員欠缺,對于學生的評價數據也難以處理,影響了教學的質量評價效果。對此,當前學校亟待建立一個基于微信或Web的教學管理及診斷的平臺。隨著手機、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校園網的覆蓋,也為手機、互聯網的教學質量管理及診斷平臺提供了可能。
建立基于手機或Web的教學質量評價反饋平臺可以便于職業院校管理人員對教學質量進行準確把握,及時了解教師教學進程中存在的問題,獲得教學質量反饋信息。同時,利于使一線教師了解自己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雙向溝通和聯系。教學是教與學緊密結合而構成的一個整體,教學活動是教與學雙向互動的行為。學生評教的價值就在于它表達了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見解,是客觀評價教師教學狀況的重要依據。
所以,建立在現有的教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能夠完善和豐富教學質量網上評價和反饋資源,并逐步形成新的網上教學質量評價平臺,成為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動態系統。將進一步促進學校教學質量評價的專門化,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二、功能分析
通過對作者所在單位教學質量評價的實際業務流程進行分析,總結到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所涉及到的用戶角色,應該主要包括:系統管理員、教務人員、學生、二級學院領導以及任課教師。每一類角色所需要操作的具體的功能都是不相同的,在對用戶需求進行調研分析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用例圖的形式進行直觀的描述和分析,下面就針對評價指標管理、網上評教管理、評教結果分析等幾個模塊進行具體的用例分析。
1.評價指標管理
根據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可知,教學質量管理系統需要相關的管理人員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評價指標的制定需要學校領導、教學評價管理人員、評價人員、教務處相關人員共同完成。評價指標管理模塊包括評價指標、評價表、評價因素、評價對象等。根據不同的學科設定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并且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會設置不同的評價因素,從而使得評價結果客觀化、科學化。評價的主要參與對象是教學評價管理部門人員,能夠參與每個評價環節,并制定相關的評價標準。學校領導可以監督并查看評價標準的制定,監督評價標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評價人員和教務處人員參與評價表的管理,并且由教務處對評價對象進行管理。通過四部分人員的共同參與完成評價管理,從而使得評價管理模塊公功能更加的客觀、科學。通過分析可知,評價指標管理包括的用例主要有:評價指標管理、評價表管理、評價對象管理以及評價因素管理等,不同的評價目標所需要參考的評分指標都是不相同的,學院領導以及教學評價管理部門應該根據教務目標以及教學任務的需要制定詳細的評價指標,并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嚴格的以此為參考依據,公平公正的對教師的教學質量給出客觀的評價。
2.網上評教管理
為了增加教師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在系統中增加了網上評教模塊。此模塊的功能是完成對教師教學的網絡開放式評價。不僅教務管理相關人員能夠參與評價,同行老師、專家、學生都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網上評價。采用多方人員共同評價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加教師教學行為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約束教師教學的不良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教學相良好方向發展。學生是教師教學的主要面向對象,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有最為直接的發言權,此平臺的開放有利于學生對教師教學的監督和評價,從而促進了教師教學的良好發展。教務管理人員能夠根據學生、同行老師、專家等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情況,及時的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情況進行梳理,從而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防止危險因素的發展。
3. 評價結果分析
教學質量評價完成之后,如果不及時的進行反饋,是起不到原有的作用的,只有給出及時的反饋并根據分析結果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才能夠真切的體現教學質量評價反饋平臺的真實作用。在高校內部,不同的系部以及不同的專業之間的教學質量評價是沒有對比性的,所以要想對教學質量評價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就需要從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專業出發進行統計分析。不同的部門以及不同的管理員所關心的數據信息都是不相同的,系統將常用的統計分析功能列出之后,還需要設置萬能查詢功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并且分析統計結果顯示要滿足不同的方式,比如:信息列表、圖形等。
教學評價結果來自于多個群體和部門的共同參與,完成對教師教學的合理評價。校領導、部門領導、教務處、監督辦等都參與到教師教學行為評價中,共同評價教師一學期或者學年的教學行為水平。評價結果綜合了所有相關的評價數據,包括系部得分、結果統計、教師間評價、學期評價、課時評價、專業教師評價、職稱教師評價等。綜合多個方面的評價,科學合理的得出教師教學的評價結果,根據評價不同,設置不同的權重,從而增加了評價的科學性。教師根據自己學年的評價結果,來總結自身不足,發揚自身優點,從而更好的組織好下一學年的教學。學校領導可以根據相應的評價結果作為教師考核的標準,包括教師的職稱評定、崗位評定等,從而增加了教師評定參考標準的客觀性、科學性,避免了認為因素干擾,提高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合理性,更加利于學校未來的發展和教學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隋慶茹, 劉曉彥. 多方參與的教學質量信息反饋評價系統的設計[J]. 農業網絡信息, 2017(2).
[2]胡小國. 高校辦學質量評估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 武漢工程大學, 2017.
[3]龍江. 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 山東大學, 2017.
[4]王聰. 基于決策樹算法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設計[J]. 教育:文摘版, 2016(2):00138-00138.
(1.濟南職業學院電子工程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3;2.濟南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山東 濟南 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