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體質健康問題,關乎國家民族的發展大計。各級相關部門也意識到問題并在出臺相應的舉措,以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主,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為主要抓手。著力解決當前暴露出來的幾點主要問題,面對現實、加強督導檢查并建強師資隊伍。
關鍵詞:落實;體育課;指示
2018年9月10日的第34個教師節,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既彰顯著一個國家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價值追求,又堅定了我們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根本遵循。
如果將體育置身于教育的大環境,寓教于體,那么每一句重要指示其實都與學校體育密切相關。講話當中最多的一個字是“要”,共出現47次。“要”什么,其實就是缺什么、少什么,就應該補什么。在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時,強調了要在九個方面下功夫,其中第七個方面就是“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這45個字讓全國50余萬體育老師備受鼓舞。
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是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也是學校體育的行動指南;開齊開足體育課,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最佳途徑和基本保障。但無論是“健康第一”還是“開齊開足體育課”,其實都由來已久。
無論是“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的提出,還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的高度概括,具體到學校體育和開齊開足體育課方面,可以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思考并力爭做實做牢。
首先,要坦誠面對現實。我們要認清“學校體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相對薄弱的環節”、“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明顯短板”這兩個基本事實。要開齊開足體育課,說明全國體育課被擠占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擠占體育課,為什么當地政府無視、學校校長放任、學生家長支持、體育老師默許?說明擠占體育課是有市場的。試想,如果語數外等課程不能開齊開足被擠占,不要說政府、學校、老師,恐怕學生家長都不會答應,為什么?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所以總書記一針見血地強調,要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
筆者認為,由于應試教育步步緊逼,學生減負越減越負,使得體育課經常有名無實。而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校時間也是有規定的,如果語數外等其他文化課還是那么“強勢”不做“減法”,課時還是那么多,體育課只能永遠在“文件”里很重要。即使課表上“開齊開足”或者實際上也上足體育課了,但基于安全和不影響文化課學習的考慮,多數學校的體育課長期存在“無強度、無難度、無對抗,不出汗、不喘氣、不奔跑、不臟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傷”的“三無七不溫柔體育課”現象。由此一來,還是停留在喊口號或者有名無實的尷尬局面。
其次,要加強督導檢查。要建立學校體育的專項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問責機制。對不能開齊開足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地區和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中實行“一票否決”。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將是否“開齊開足體育課”上升到對黨是否忠誠的高度,建立約談有關主管負責人的機制。
但事實上,做到“一票否決”并不容易。實行‘一票否決”的字樣早在2012年10月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里就已經出現,到今年已經6年時間,卻從未有公開報道披露有哪一所學校因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連續3年下降被“一票否決”。一個已經公開的秘密是,不會有哪一所學校讓自己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數據呈現連續3年下降的結果。
再次,要建強師資隊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的組織者,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守護神,是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基本前提。按照國家課程設置,體育課課時是小學和初中階段僅次于語文數學排第三的國家課程,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中小學教師超編100萬,但體育老師結構性缺編30萬人(全國現有體育教師50余萬人)。事實上全國有為數不少的小學甚至初中,不但很少引進體育老師,反而讓本來就僧多粥少的體育老師擔任語數外老師,使得“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長期客觀存在著。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類學校要不折不扣地執行“隨著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當然也要“對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要堅決依法依紀予以嚴懲”。
同樣值得贊譽的是,對長期以來和體育一樣被弱化和邊緣化的美育和勞動予以高度重視。德智體美勞,德是情商;智是智商;體美勞,主要是指身體運動、文藝活動和生產勞動,其實就是我們一直倡導的“動商”。當前我國學校教育的三大健康問題是運動不足、眼睛不亮、體質不強,小胖墩、小眼鏡、小駝背、小豆芽遍布校園。學生普遍是智商很高、情商不低,缺的是動商。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從“開齊開足體育課”做起、做實、做好!
參考文獻:
[1] 鐘秉樞.學生體質依據堪憂,中央決策亟待落實[J].中國學校體育,2012(4)
[2] 郭震.我國中小學體育的凸顯問題與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13(9)
作者簡介:
韓孟孟,女,1988.12,漢,江蘇南通,助講,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 南通?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