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嘉玲
摘 要:公司瑕疵設立現象在我國公司實踐中已大量存在。例如,公司注冊資本虛假、公司股東提供的實物出資低于公司章程所規定的認繳出資數額等。不僅是在我國,世界范圍內許多國家也存在著因公司瑕疵設立而產生的諸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各個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了相應的補正制度。公司是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主體,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設立,公司瑕疵設立則應導致公司自始設立無效,否認其法律人格的存在,但這一做法過于片面,可能導致對經濟安全和社會經濟的嚴重破壞 。允許瑕疵設立的公司繼續享有法律人格,而不是片面的否認其法律人格的存在,這種做法被各個國家所采用。我國公司法確立了基于公共利益的維護而強化企業維持、盡量采取瑕疵設立補正措施以承認瑕疵設立公司的法律人格的原則。
關鍵詞:公司瑕疵設立;法律人格;瑕疵補正制度
1. 公司瑕疵設立的概述
1.1公司瑕疵設立的概念
公司設立行為的后果有三種,第一種,公司設立成功,公司符合法律規定的實體要件、程序要件,依法經過公司登記機關核準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第二種,公司設立失敗,是指公司因各種原因未能成立。第三種,公司瑕疵設立,公司瑕疵設立,是指經公司登記機關核準登記并獲營業執照而宣告成立的公司,在設立過程中,存在不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實體條件和程序要件,雖然成功設立,但其法律人格處于不穩定的法律現象。
1.2公司瑕疵設立與其他相關概念的界定
1.2.1公司瑕疵設立與公司設立失敗
不良的公司成立與失敗的公司成立之間有區別。公司成立失敗意味著公司成立尚未完成。公司成立的條件或程序不符合法律要求。注冊并拒絕頒發營業執照,導致未能正式完成公司成立。有缺陷的公司成立,是指已經按照法律,法規或有關規定正式成立公司并獲得成立證書的事實,但公司成立不符合公司法的實質性或程序性要求在某些方面。盡管有缺陷的公司成立不符合法律的實體或程序要求,但它在形式上具有法人資格。
1.2.2公司瑕疵設立與公司依法成立后出現違法情形
依法成立公司后的違法情況,意味著該公司在成立過程中沒有違反法律,具有成立公司的一切要求并依法成立。但是,造成該問題的原因是公司在合法成立后違反了強制法或任意法的規定,導致了第二責任。因違反公司的任意規定或合同義務,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必要時,公司股東還應當承擔連帶重要的職責(否認公司人格);
1.3研究公司瑕疵設立的意義
公司缺陷的建立經常發生在公司實踐中,并且還出現了各種問題。目前,我國的公司法還沒有針對公司設立缺陷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補救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申請。發揮經濟功能,研究建立公司缺陷的補救制度,加強建立公司缺陷的立法制度,有利于維護權利人的利益,完善我國的公司設立制度,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和經濟安全環境。
2. 公司瑕疵設立表現形式
2.1主觀瑕疵與客觀瑕疵
可以基于主觀缺陷和客觀缺陷與發起者之間是否有意表達的關系來加以區分。主觀缺陷是指創始人行為能力和故意表達方面存在的缺陷,例如無行為能力的人或有能力充當公司發起人,訂戶的人。客觀缺陷是指設立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實質性和程序性條件的事實。建立行為本身是有缺陷的。
2.2程序瑕疵與實體瑕疵
根據缺陷的內容,可以分為程序缺陷和物理缺陷。程序缺陷意味著公司的成立違反了《公司法》的程序規定。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股東數量的缺陷,出資的缺陷以及公司章程的缺陷。實質性缺陷是指公司的成立違反了公司法的實質性要求。主要表現為審批程序和管理程序中的缺陷。
3.英美法系公司瑕疵設立的補救制度
普通法國家的公司建立的補救制度通常采用原則認可。對于有缺陷的公司,通常公認其法人資格原則上不存在無效問題。在普通法國家和地區,對于有缺陷的公司有兩種主要的法律補救措施,即缺陷認定原則和個人缺陷認定原則。
3.1瑕疵設立原則承認主義
英國采用承認缺陷的原則。此原則也稱為“最終證書規則”,是指公司注冊機構頒發的設立證書。確鑿證據的功能是“一旦公司獲得成立證書,無論成立過程中是否存在缺陷,原則上都被視為合法成立。” [張相玉關于建立缺陷的法律問題的研究[D]。政法大學,2003年4月,第1頁。 25]。
3.2瑕疵設立個別承認主義
最具有典型性的是美國的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美國以前的公司法對于瑕疵設立的公司,采取的是與英國公司法完全不同的原則,“即便公司已經獲得設立證書,但若公司在設立過程中存在違反公司法關于設立條件與程序的規定,且公司自開始設立時即不具備法律效力。
總的來說,在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對于瑕疵設立公司的法律人格的法律確定,有原則承認主義與個別承認主義兩種模式,現均已變為原則承認主義,這是在調和交易安全和效率原則時,偏重考慮效率原則并貫徹企業維持理念的結果。
4.大陸法系公司瑕疵設立的補救制度
在絕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或地區的公司法中,對瑕疵設立公司法律人格的法律確認作出了明確規定。各國確立了公司設立無效與撤銷制度,因此在制度層面,普遍采取的是公司瑕疵設立法律人格原則否定主義。大陸法系國家或地區公司法關于公司設立瑕疵的法律后果規定主要有兩種。其一,只有關于公司設立無效的規定,如德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其二既有關于公司設立無效的規定 又有關于公司設立撤銷的規定,如日本,韓國及我國澳門地區;此外,我國及我國臺灣地區僅有關于公司設立撤銷的規定,但此種公司設立撤銷并不同于日、韓等國的公司設立撤銷制度。
基于境外立法以及我國立法與司法,我國關于公司設立瑕疵的法律規制應當進一步規范,可做如下改變:第一,規定公司登記機關可根據法律規定撤銷公司登記;第二,規定法院具有受理公司設立無效的職權;第三,賦予股東、董事、監事,債權人等公司利害關系人以申請權,即賦予其向法院提起公司設立無效訴訟與向登記機關申請撤銷的選擇權;①第四,規定瑕疵設立公司法律人格否定的阻卻機制,明確規定瑕疵改正制度,使瑕疵設立公司的法律人格獲得承認缺乏法律依據;第五,明確規定公司無效與撤銷登記不具有溯及力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②
研究公司瑕疵設立制度我國公司法中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設立瑕疵公司的規制直接關乎公司以及權利人的利益,甚至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穩定。但同時公司瑕疵設立規制制度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需要考慮各種實踐事實因素。兩大法系對于公司的設立瑕疵在公司法制度都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立法原則和事后救濟措施,無論采取何種措施,是符合各個國家基本國情的,兩大法系的立法價值追求都有著各自的優劣,但是隨著經濟范圍的擴大,兩大法系已在開始慢慢那交融和借鑒。本文所要論述的是兩大法系關于公司瑕疵設立的補救制度及其原則,以及我國的補救措施和完善建議。
參考文獻:
[1]參見馮果著:《公司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頁.
[2]張湘玉公司設立瑕疵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4月,第25頁.
[3] [英]特魯里.英國法上的公司無效行為(Nullity of Companies in English Law)[M],1985版,第644頁.
[4]范健 ,王建文著.公司法[M].法律出版社第五版,第111頁.
[5]參見范建,蔣大興著.《公司法論》上卷[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頁.
[6]參見王建文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理念比較研究——我國公司瑕疵設立制度批判與理論構建》,載《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年第一期.
注:
① 參見范建,蔣大興著.《公司法論》上卷[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頁.
②參見王建文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理念比較研究——我國公司瑕疵設立制度批判與理論構建》,載《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年第一期.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