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結合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影響,通過詢問、審閱相關財務資料、實地走訪、座談等方式調研了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就如何完善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會監督和扎實開展財會工作的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行政事業;財務管理;探究
一、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
1、內部控制薄弱,設計不夠合理且未有效運行
(1)單位負責人認識不足,不了解內控制度,更有甚者不知何為內控,沒有建立健全單位內控制度的意識,認為內控是對實施權力的制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已經明確單位負責人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因認識不足,不能有意識的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可能導致單位的經濟交易和事項存在重大風險。
(2)內控設計不合理,且未有效運行。目前,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未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設計合理的內控程序,僅有部份業務層面的內控制度。通過調研發現,大部份單位未從單位層面建立保持和提高單位財務人員職業道德、風險評估程序、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專業勝任能力提高培訓等內控制度;業務層面未按類別及重要性考慮關鍵風險點,并針對重大風險點設置相關內控程序。
(3)單位內控監督失控,內控評價體系未發揮有效作用。雖然2014年財政部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縣級部門缺失對單位內控設計合理性及運行有效性進行專門督導檢查,針對基層單位,缺乏對內控合理設計的專業性人才,指導性意見和實施細則。每年財政部門要求各單位對其內控進行評價,因未有設計合理且有效運性的內控制度,內控評價也僅僅因編造完成此項工作。
2、行政事業單位經費預算管理不健全
(1)預算管理體制不夠健全??h級各部門及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補助資金包含中、省、市、縣四級財政部門資金,各級財政在預算補助資金時只考慮本級按比例應承擔的補助資金,缺乏共享的基礎數據和聯動協調機制,導致部份項目資金與之匹配的各級財政補助資金不能夠完全落實;民生補助資金類中省項目資金每年忽大忽小,政策執行缺乏穩定性、連續性;部門單位預算經費時只預算縣級財政補助資金,無法知曉預算上級預算資金,不能全面預算財政補助資金。
(2)預算、調整預算及決算數據缺乏連貫性、邏輯性。因部門預算只預算縣級財政補助資金,據當年預算執行情況調整本級財政預算,決算包含中省市財力轉移支付性資金和縣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各級財政投入補助資金到底歸屬哪級財政決算指標,依各級預算、執行、決算邏輯分析缺乏科學性、邏輯性。更有甚者,為達到考核指標,虛調決算指標,使財政補助資金投入缺乏真實性。
(3)基層單位預算執行缺乏剛性。因預算管理體制、內控薄弱、領導重視程度、預決算的真實性等原因導致基層單位的預算更重要的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不能全面的、科學的、精細化的編制預算并使之執行?;鶎有姓聵I單位普通存在預算執行不均衡,呈現上半年執行進度緩慢,下半年資金集中支付現象突出,更嚴重的是將當年預算資金結轉到下年初集中花錢的現象。預算執行的不均衡性,直接導致投入與產出無法均衡配比,背離了權責發生制原則,無法達到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成本核算的要求。
3、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水平低,專業任勝能力差
縣級及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大部分非專業人員,未經過系統學習和培訓,缺乏最基本的會計素養,無法應對重大的會計政策變更及會計估計事項,不能獨立依據《政府會計準則》確認、計量、紀錄及列報會計交易和事項。每年基層財務人員參加財務管理方面的繼續教育有限,不能保持和提高相應的專業勝任能力。
4、資產管理相對薄弱
(1)、資產采購預算只考慮本年度需要增加的固定資產,未全面考慮單位目前的資產數量及狀況、采購資產所需要的經費,更有甚者采購所需的資金遠遠大于本年預算經費收入,導致赤字預算采購現象。
(2)缺乏資產盤盈盤虧調整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聯運協調機制,導致固定資產真實情況、賬面余額及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數據嚴重不符。
(3)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無法適應新制度的要求,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通常作為國有資產管理的一個工具和作為備查賬呈現給相關使用部門,折舊的概念沒有整合到具體的資產。
二、《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帶來的影響
(1)、會計核算明細科目引入了《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功能分類科目”和“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統一了各行業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規范了明細核算要求;統一了經費預算、會計核算、經費決算和經費統計科目名稱,為實現財務管理大數據墊定了基礎。
(2)財務會計核算引入權責發生制,更加真實發映單位資產、負責、凈資產的真實財務狀況,核算變得更加精簡,目的明確。預算會計實行收付實現制,更加清晰反映預算收支執行情況。改變了以往會計核算既不能真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也不能真實反映單位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的核算模式,將《政府會計準則》和《預算法》相互銜接、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相互融合。對于基層財務人員注重對已支付的業務進行會計核算情況,已不能適應新制度的要求,新制度更加注重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種確認原則下切換財務處理的思路。
(3)本次改革更加明確了經費預算是會計核算的基礎,經費預算的精細程度,合理性、科學化直接影響會計核算過程和政府財務綜合報告的質量,同時,單位內控設計的合理性和運行的有效性直接影響新制度的實施。改革為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提供了核算基礎,促使財政資金每項收支有預算,支出過程要遵循相關內控程序,支出結果要進行績效評價。
三、完善財會監督和扎實開展財會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經過對新制度實施情況的調研和思考,為行政事業單位完善財會監督工作和扎實開展財會工作。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
(1)財政部門統籌落實提高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水準,統籌財務人員培訓和繼續教育,保證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責任、專業勝任能力得到保持和提高。
(2)財政部門引導強化基層單位與財務相關的內控建設,設計合理并有效運行的內控制度,將財務管理的基石夯實,強化內控建設督導和風險評估程序,為新制度順利實施提供必要條件。
(3)加強預算管理,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運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形成事前、事中、事后預算績效管理的閉環。注重預算管理過程中上下級的信息溝通和共享,特別是上級財政部門與基層縣級財政部門和部門單位對轉移性支付資金要建立信息共享的聯動機制??h級財政部門統籌、部署基層全面預算管理,有效將預算管理與新制度穩定銜接,保證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財務決算、經費統計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4)強化會計核算,通過引入計算機技術,大數據等技術支持,將預算管理、核算管理、決算管理、績效評價、資產管理、工資管理、項目庫管理、政府采購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統數據實現共享,最大減少財務人員的工作量,減少數據的容錯率,增加實際辦事效能。特別是陜西省財政廳主導開發的“陜西省財政云”,目前已將預算管理、預算執行、會計核算、資產管理實現了數據對接,為基層單位會計核算提供了強大的云平臺,減少了基層人員的工作量和人工錄入的差錯,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寧強縣代壩鎮初級中學? ?陜西? 漢中? ?7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