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小愛
摘 要:近年來,我國正全面推進美麗中國、美麗鄉村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交通運輸體系日益完善,針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有助于優化行業環境。本文主要從改善行業環境、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生產創新三個角度探究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并針對性提出相關市場化改革措施。
關鍵詞: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市場化改革;資源配置
0引言
新時期和新形勢下,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直接影響著我國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和與交通運輸體系相關聯的市場機制,結合實際情況實現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有助于充分識別交通運輸經濟風險,提高交通運輸經濟的穩定性。
1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必要性
1.1改善行業環境
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對于運輸業的健康發展以及運輸供給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和運輸需求的滿足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交通運輸部信息顯示,2015年~2019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分別為12.1萬公里、12.4萬公里、12.7萬公里、13.1萬公里和13.9萬公里;2015年~2019年,我國公路密度分別為47.68公里/平方公里、48.91公里/平方公里、49.72公里/平方公里、50.48公里/平方公里和52.21公里/平方公里,意味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覆蓋面不斷拓展。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全面推進,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規模呈現了明顯的擴大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積極開展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有助于全面改善行業環境,我國相關部門將在市場化改革過程中進一步優化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體系,深入分析當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中運輸供給的特征與一般規律以及運輸需求的特征與一般規律,切實掌握運輸供需的均衡性,并出臺相關針對性交通運輸投資引導政策,協調交通運輸投資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全面優化行業內部的競爭體系,使得交通運輸市場以及運輸市場內部結構和運行機制得以有效優化,能夠為相關交通運輸企業提供優良的發展環境。通過建立針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國家調解的市場經濟體制,可以使交通運輸行業內部形成完善的市場運行機制和市場體系,繼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競爭的優勝劣汰為手段,實現資金運用效率的提升。
1.2優化資源配置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對生產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起到了促進作用,有助于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實現先進生產力的集聚。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致力于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交通運輸體系向信息化、智能化、環保化、節能化發展。以《“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為基本遵循,針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能夠實現交通運輸經濟體系內部相關資源要素的全面整合,并基于長期健康發展,對相關資源進行重新配置,提高市場環境的合理性以及資源應用的有效性,深度滿足我國對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的具體要求。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交通固定資產完成投資4701.0億元,公路水路資產投資完成364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3%和9.8%,意味著我國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中仍舊具有較大空間,以此為前提,針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能夠深度掌握運輸投資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繼而基于交通運輸投資對相關運輸方式的成本作用及影響因素進行有效挖掘,合理優化交通運輸體系的運輸價格管理,創新運輸市場的運行機制,提高交通運輸體系的資源利用率。
1.3促進生產創新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民航、公路、水路、鐵路的貨運量分別為171.0億噸、77.4億噸、15.0億噸、和9.8億噸,從運輸方式來看,鐵路貨運增速有所加快,完成貨運量同比增長7.7%,占全國營業性貨運量比重為9.6%,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公路貨運及民航貨運量分別同比增長7.4%和8.3%,水路貨運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總體來看,我國交通運輸體系的貨運量呈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在優良經濟環境和市場機制的作用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將進一步促進相關交通運輸企業實現生產創新。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交通運輸經濟總體上升較為明顯,運輸企業的行業競爭力大大增加,在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我國將以自然壟斷和政府規制為基礎,深入探究交通運輸體系的產業結構及特征,并基于市場化發展現狀完成制度建設、市場培育和價格改革,在這種情況下,交通運輸企業要想保持良好的經濟產出態勢,必須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形成創新化生產體系,提高核心競爭力。
2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路徑
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是以交通運輸業與交通運輸經濟的發展現狀為基礎進行的,需要深度掌握運輸需求、運輸供給、交通運輸投資效益以及運輸成本、運輸價格和交通運輸市場,為使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能夠取得實質性成效,應做好交通運輸企業的內部經濟管理、交通運輸合同管理,并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形成制度化的經濟管理體系,以便通過政策進行經濟發展方向的有效引導,為交通運輸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中應致力于處理好政府與交通運輸市場的關系,以政策為導向,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支撐,全面構建競爭公平的市場環境,通過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建立普惠公平的鼓勵創新政策體系,全面優化交通運輸經濟發展空間。另外,應進一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結合交通運輸經濟發展趨勢和經濟特征,構建滿足實際發展需求的市場經濟法制體系,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促進交通運輸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市場化改革中,還應充分健全市場監管機制,對交通運輸體系內部的相關競爭行為進行深度分析,有效打擊惡意競爭,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以使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能夠兼顧效率和公平,實現多方共贏。
3結論
總而言之,交通運輸經濟在我國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與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具有密切聯系,對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實行市場化改革有助于改善行業環境,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生產創新,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并結合實際情況構建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市場化改革規劃。
參考文獻:
[1]杜若婭. 簡論市場經濟下交通運輸管理的必要性[J]. 工程技術:引文版, 2016, 000(003):00102-00102.
[2]陶莉. 淺論當前形勢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必要性與措施[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3(22).
[3]孟慶豪.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探究[J].科技風,2020(27):197-198.
(沁陽市道路運輸管理局? 河南? 沁陽? 4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