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袁慶霞
摘 要:當前,隨著全球疫情持續惡化、國內疫情多地反復、天氣炎熱等原因,城市公園正面臨著游客數量增多、防疫難度驟增等問題。筆者以西夏公園為例,就城市公園在疫情期間的開放性管理方式進行探討,指出現階段防疫常態化形勢下的開放性管理方式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據此提出疫情時期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為寧夏其他城市公園乃至全國城市公園疫情防控時期的開放性管理提供一定依據,以此提高公園服務水平,確保游客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進而推動開放式公園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市公園;疫情;開放性管理;措施
1引言
城市公園作為城市主要的公共開放空間,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標志,起到了美化城市、調節小環境、改善空氣質量、維系生態平衡、防災減災等生態效應,更反映著這座城市市民的心態和追求,影響著市民的生活質量[1]。當前,國內正處于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銀川市各城市公園如中山公園、森林公園、覽山公園、西夏公園、花博園等隨著銀川疫情“清零”,也已逐步恢復營業,面向市民開放。然而隨著天氣的炎熱,進入公園游玩納涼的游客數量不斷增加,各開放式公園正面臨著更大的責任和挑戰——精準防疫,確保游客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筆者擬通過對現階段西夏公園開放性管理方式下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探尋疫情時期的合理措施辦法,以便更好的服務市民,確保游客身心健康。
2 現階段開放性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2.1 入園游客數量增多,開放性管理難度加大
受疫情時期數月的居家活動影響,市民對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人際交往的需求非常迫切,西夏公園作為西夏區主要開放性空間之一,占地面積相對較大,既提供了體育鍛煉場地和設施,又能保證空間上的距離。除此之外,受國際和國內疫情影響,今年銀川市民對出國、出省旅游、室內場館運動等活動的選擇偏好降低,特別是西夏區在公眾娛樂設施的建設上較金鳳區、西夏區相對落后,以上原因均導致西夏公園成為廣大居民戶外休閑、鍛煉活動的首選場所。加上銀川天氣逐漸炎熱,避暑納涼需要,近期入園游客數量急劇增多,開放性管理難度隨之加大。
2.2無類似經歷借鑒,開放性管理經驗不足
雖然在人類歷史上有過數次傳染性疾病的爆發,但在此次疫情前,距離最近,且國內影響最大的傳染性疾病當非典莫屬。然而即使是非典時期,作為主要疫區的北京,各城區公園僅通過采取延長開園時間來縮短游園時間等避免群眾扎堆[2],未在開放性管理方面形成系統、全面的經驗性辦法。寧夏銀川作為內陸三線城市,近些年無重大疫情出現,加上此次疫情傳播性極強,有一定潛伏期,防疫難度非常大,在面對開放性管理問題上,西夏公園管理經驗相對不足。
2.3經費大量增加,防疫措施和設施稍顯不足
近些年,隨著銀川創衛的開展,銀川政府進行了大量的小微公園建設工作,使公園在數量、環境、功能、服務質量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但現階段西夏公園功能主要停留在滿足西夏區市民日常休閑需求,對于疫情常態化防控設施的準備稍顯不足。隨著夏日防疫的到來,不得不面臨著新的問題,如游客增多導致的保潔、垃圾分類特別是消毒消殺的工作量急劇增大;由于疫情需要,高溫天氣佩戴口罩運動可能導致中暑風險,進而需要醫療急救護理準備等等[3];由于游園人數增多,在人員疏導等方面,一些宣傳指示牌、紅外線溫度檢測儀等硬件設施的需要;以及由于游客增多而增加的安保、監控設備設施、人員力量等,均導致所需經費大量增加,然而很明顯,由于開放性管理,各公園可支配的經費明顯不足。特別是自西夏公園免費開放以來,主要靠財政撥款支配日常管理開支,對外租賃的游樂場經營項目陳舊、老化,收入甚微不說,在疫情期間受疫情影響,各承租方生意一落千丈,對公園也造成一定影響。在凸顯公益性,淡化商業性面前,面對日益增加的防疫需求投入,財政補貼捉襟見肘。
3 加強疫情時期城市公園開放式管理的措施建議
3.1細化公園管理各項限制性規定,為疫情防控措施提供明文保障
在西夏公園開放性管理中,有一些限制性規定實際執行效果總是差強人意。主要原因,一是限制性規定不夠明晰,缺乏量化標準,二是游客素質參差不齊,在實施中難以確保預期效果。對于限制性規定應統一標準,同步出臺具體限制性量化處罰措施。比如,西夏公園現有三個入口,南門、西門、北門均貼有“未戴口罩,禁止入園”字樣的提示,但實際工作中,西夏公園工作人員未在各入口進行檢查,因此該限制性規定“形同虛設”,全憑游客自覺性,即使是有工作人員檢查,也難免有入園后自行摘掉口罩的“漏網之魚”。
眾所周知,戴口罩作為疫情防御最直接、便利、有效的防疫手段之一,其意義不言而喻,并非形式主義或一刀切,也不是假動作。所以,建議各開放性公園加強監管,必要可增加如“不戴口罩入園者罰款10元”等明確性規定,為疫情防控提供明文保障,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細。同理,針對明文禁止的聚眾行為,如扎堆跳舞、垂釣等,也應連帶推出限制性手段,將限制性標準予以量化,進而促使廣大市民自覺遵守規定,團結一心助力防疫大戰的勝利。
3.2加大資金支持,完善公園防疫設施設備和人員力量
疫情作為當下關乎民生,關乎民族命運的大事,在防疫措施和手段是必須要做到穩、準、快,該出的人要出,該花的錢要花。因此,在面對日益增多的旅客現狀和仍處于緊張的防疫形勢時,一方面,需要增加公園巡查人員、消殺人員的數量,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的人力,繼續加大日常巡查、以及密集區域的消毒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如紅外線測溫儀、應急救助設施、消殺保潔用品等,滿足日常疫情防控和市民安全保障工作。考慮到疫情的常態化,從市民體育鍛煉的需求和空間距離的要求出發,各城市公園應根據自身情況和特點對現有活動場地進行科學劃分,以滿足市民多樣的健身、休閑需求,并根據自身布局、面積,為夏日逐步增多的游客合理的設置更多的休息、救助場地,確保廣大市民身處的公共區域是相對分散的,確保公共環境是衛生、安全的。
3.3開放性管理下,有選擇的實施相對封閉性的管理
為避免人流過于集中或頻繁使用公共設施,如公廁、游樂場等導致病毒傳播,在疫情期間,各城市公園應因地制宜,對于自身具有傳播隱患的活動場所區域采取必要的關閉管理,即實施相對封閉管理。如暫時關閉機動游樂設施、暫時關閉與野生動物相關的動物飼養或展覽區域,暫時關閉展覽、演出、娛樂、垂釣等封閉、半封閉的室內場館及場所。疫情以來,西夏公園已關閉游船碼頭、大舞臺、兒童樂園等容易導致人員聚集活動的室外場所及設施,以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盡可能為市民提供一個安全的公共休閑環境。
3.4利用大數據手段,科學實施游客密度監測
目前,隨著銀川連續多個月份無疫情數據增加,銀川內各公園的開放程度同期增大。個別公園在疫情期間主要采取憑健康碼方式入園,但對于無智能手機或不會使用該科技手段的老人或殘障人士來說顯的尤為不便。因此,應充分考慮到該部分游客的實際情況,做好充分備選措施,如現場進行額溫槍測量、入園時進行信息登記等。歸根結底,防疫措施離不開科學手段,除了實行相對封閉管理外,還可以結合線上線下的方式,如通過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采取線上預約入園,以便實施精細的分時段、分區域游客引導措施,防止人員聚集。還可以在入園處設置紅外線體溫檢測裝置,自動檢測游客體溫,還可以使用AI技術,統計園區人流量,實施溫人流密度檢測,控制游客數量。考慮到紅外線體溫檢測裝置和AI技術的成本較高,選取最便捷的方式則是持續加強對公園的監控管理工作,充分利用視頻監控、GPS定位等技術,及時發現園區問題并解決問題。
3.5加大宣傳工作,提高防疫警惕心的同時振奮防疫信心
從防疫離不開好的身體素質這一層面來說,疫情時期也是文化休閑、體育鍛煉宣傳的好時期,尤其是國內剛剛度過了漫長的居家隔離期。因此,應充分利用疫情契機,積極宣傳國家有關防疫報道和要求,提升廣大市民參與文化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戰勝疫情的信心。除此之外,休閑放松固然重要,但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還應加大防疫宣傳,加大對健康生活方式、個人衛生防護知識的宣傳。通過音頻、視頻、海報、微信、公眾號、條幅等傳統和現代、線上和線下等形式,促進市民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和保持,做到科學有效防控,讓游客充分理解、支持并配合防疫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到位。
總的來說,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市民的生活和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各開放性城市公園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所以,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各城市公園既要保障防疫工作的有條不紊,確保游客的身體健康和安全,還要考慮到復工復產后廣大市民的休閑活動和身心健康需求。針對這個時期的開放性管理,可采取半封閉式開放管理,通過科學防疫,嚴格管控,緊密結合國家各級疫情防控部門的標準和指南,有條不紊的落實封閉、隔離、消毒等相關科學防控措施,做到運行期間的嚴格管控。針對各公園情況各異、還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結合所在城市疫情進展以及自身規模、功能等,對開放性管理下的防疫措施進行量身定做,實現精準化管理,以此令市民更健康、令城市更健康,令城市公園的防疫工作更到位。
參考文獻:
[1]陳尚玲.開放式公園管理問題及對策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0):292~296.
[2]劉芳.“非典”時期北京公園開放延長兩個半小時[N].北京日報,2003-5-10.
[3]劉蕾.關于夏日公園疫情防控的建議[N].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5-24.(06).
(銀川市西夏公園? 寧夏? 銀川? 7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