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開始日益注重統計工作的開展,習主席對統計工作給出了進一步的指示,中央相繼出臺了關于統計工作的重要文件,對健全統計數據質量責任制、依紀依法懲處弄虛作假等進行了全面部署,為更好地服務宏觀決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條件。積極提升統計數據質量,達成統計資訊的系統、精準、真實、高效,是現階段統計工作中十分關鍵的一大任務。
一、認識統計數據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
統計數據是將用戶想調查的某個領域的有關資訊,以數據的方式進行梳理,是統計工作活動中所獲得的體現我國經濟與社會狀況的數字信息與有關其它信息的綜合稱呼。統計數據是對現象進行測量的結果。而統計數據質量,即對所梳理的此類數據的確認度。所以,統計數據質量的好壞顯得尤為重要。
統計對我國生產力、社會進步的地位十分關鍵,統計數據為國家宏觀調控與合理決策管理的主要參考。實施國家管控機制與治理水平當代化,應當有客觀精準、完善及時的統計數據提供幫助,改進以數據說話、以數據決策、以數據管控、以數據革新的機制。在統計工作中應尤其關注數據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積極利用統計數據為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服務,而這就要求統計數據必須可靠、可信。全方位提高統計數據的質量與辦事效率,制造出與客觀實際相吻合的統計產品,為統計事務的立足點與終點,是檢測統計改革與建設效果的核心標準,還是許多統計單位的首要職責。
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方法和建議
1、建立統計工作責任體系
提高統計數據質量,首先要迅速完善責任制與問責制,界定主體責任、監督等責任,設立全面、可追蹤、嚴肅問責的防范與處理統計不真實的責任體系。應徹底提升對領導統計數據的考評力度,這就要求地方統計局負責人積極落實自己的職責,同時地方責任人如果有問題也應對問責負責,應改進政績考評指標,使政績考評變得更為公正、客觀,對統計有誤、不夠真實的情況,需根據法律制度而問責。應完善統籌安排、分級做事的統計管理體系,加強國家統計局統一安排領導與協調全國統計工作水平,基于制度深入調動地方政府特別是省級政府防范與懲治統計造假、提升統計數據質量、促進統計事業進步的主觀能動性。另外還應暢通舉報渠道,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2、加強統計機構和隊伍建設
提高統計數據質量,要嚴格統計干部團隊管理,將防范與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歸入至政府部門與統計機構員工依法行政、依法履責范疇。
首先,應先通過改進優良的工作規范與專業統計規范,對統計數據的收集、加工、梳理等經過予以規定。應健全審核制度和報送規定、嚴格審批手續,規范初始記錄與統計臺賬的輸入、交接、傳達、核查、報送等業務的工作流程。實行工作流程規范化管理,對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和時間做出明確的規定,弱化人為因素,強化規范要求,夯實統計基礎工作,確保工作效率和質量逐步提升,確保統計數據質量。二是要在物質上為基層統計部門提供幫助。以投資的方式來處理有關基層單位的工作要求,為基層準備計算機等辦公設施,慢慢達成聯網,提升基層統計的辦事效率,提高基層統計部門辦事的主動性,提升基層統計部門的信息化程度。三是要加強統計隊伍的業務能力建設。狠抓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定期舉辦培訓班,全方位提高統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統計工作水平。
3、加大統計執法力度
依法監管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保障。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自2017年8月1日起開始施行。相關統計部門按照統計法提供的責任,對統計數據質量予以檢測與監管,且對統計違法行為予以法律懲處。保證源頭數據的準確性。一是要充分認識依法統計重大意義,把思想統一到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要求上來,堅決做到實事求是、依法統計。二是要廣泛開展法律宣傳,使用下發宣傳信息、填寫宣傳板、掛橫幅,在電視、廣播等各大媒體中開發統計法宣傳專欄等方式,全面、進一步地推廣統計法律制度。進而提升社會不同領域對統計法律制度的認知,提高各級領導和全體公民的統計法律意識,達到普法的效果。三是要加大違法案件曝光力度,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統計執法人員素質。對統計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有報必查、有錯必究,對虛假數據或統計作假采取零容忍制,只要發生就堅決取締。通過曝光弄虛作假的行為,增強震懾力,要在全社會營造維護統計嚴肅性,協助形成依法誠信統計的社會環境。且主動安排相關專業的統計人員參加統計執法檢測,在完善執法力量的情況下提升統計工作者的辦事能力。各級統計部門都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充分利用《統計法》這一尚方寶劍,要懂法,要敢于用法,用法律武器嚴懲統計造假、弄虛作假,來維護統計數據質量。
4、加快統計制度方法改革創新
協助互聯網、大數據等當代信息技術在統計事務中的使用,將深入提升統計事務的合理性、精準性與時效性,提升統計數據質量。
這些年來,互聯網、大數據等當代信息技術迅猛進步,這能進一步影響經濟社會生活與時代發展進度,隨著“三新”經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等新經濟模式的涌現,人類社會進入到了一個信息龐大、種類繁雜、變化迅速、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大數據時代。以“三網一庫”、“四大工程”為典型的統計改革在數據收集等領域收獲了各種成功的經驗。當代信息技術使統計數據的來源與范疇加大了。以往的統計數據出自普查、抽樣調查等形式,當代信息技術讓各種網絡數據變為了統計數據的一大出處。憑借網絡與當代信息技術,研發或買入專用APP,達成電話訪問、PDA現場調查、網絡在線調查與無人機遙感檢測等當代技術收集錄入,達成隨采隨錄隨審隨報,不但可以保障源頭資料的客觀性,還能去除一些中間步驟,減少工作量與數據出錯率,使一線工作人員的壓力變小,深入實現提升原始數據質量的目標。當代信息技術能有效促使統計數據質量與政府統計數據的信服力獲得提升。以往的數據上交、核查等程序涉及到許多工作步驟,使各項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不易了,而相關的行政干預使統計數據質量與政府統計信服力有所下滑。利用網絡直報平臺等,能夠省去一些不必要的中間步驟,達成優質、高效地整理數據,減少統計信息的出錯率,大幅提升了統計數據的抗干擾水平。同時能幫助體系方面形成更強的統計質量管理機制,維護統計數據管理的獨立性且高效制止任意虛報、瞞報及統計數據質量的其它作弊現象。
作者簡介:
高晟垚(1983年3月)女,滿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當前職稱:中級統計師,學歷:碩士.
(黑龍江省統計局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