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洋
摘 要:知識產權管理,是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制度設計、流程監控、運用實施、人員培訓、創新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行為的系統工程。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發掘企業知識產權中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制勝的法寶。知識正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知識產權的競爭越來越成為企業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將成為企業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環。
關鍵詞:企業;知識;產權;管理
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商標權、商號權、商業秘密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路權等權利。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則是運用法律手段對它們進行有效的利用和保護。知識產權管理不僅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一起構成了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及其運作的主要內容,而且還貫穿于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的各個環節之中。重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實力,是提升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必要手段。
一、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產權意識薄弱。企業較為重視有形資產的保護,卻忽視了其作為無形資產的保護,從而導致我國每年有很多知識產權被“搶注” 。所以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已成為企業家的共識。尤其是對知識產權的無形資產的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再加上企業自身的規模,資金比較緊張的問題,對于知識產權管理這一領域投入很低。例如,很多企業每年都取得好幾項科技成果,而申請的專利數卻不到20%,企業較為重視有形資產的管理和保護,卻忽視了其作為無形資產的管理和保護,從而導致企業有很多知識產權被“搶注” 。企業管理者不具備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戰型經驗,容易對市場發展前景產生誤判,從而喪失拓展市場的最佳機會。另外,很多企業沒有設置相關的處理知識產權糾紛的專門機構,沒有配置從事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研究及開發的專門人員,缺少知識產權管理人才隊伍。
(二)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實踐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企業建立了很多制度和流程,但實際企業的管理還是出了很多問題,其根源就在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企業能真正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在內部建立知識產權制度、運用制度為自己的技術開發和企業發展服務的還不多。使許多科技成果一經鑒定便束之高閣, 一些企業既無自我轉化能力,又不積極申請專利,難以推向社會實現其價值,由于制度不健全,既降低了科研資金的利用率,又降低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三)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戰略的層次較低。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都需要用知識產權戰略來發展。知識產權戰略既可以當做品牌的發展戰略,如技術戰略、設計戰略,又可以當做保護品牌發展,防止被山寨化,又可以用品牌榮譽的知識產權進行維權。有的企業甚至對研發工作的一些環節,包括選項、立項、專利申請、專利保護和研發成果的產業化沒有一個總體的規劃,沒有研究制定專利戰略。許多企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往往只申請了我國專利而沒有到國外去申請,有些企業專利申請后不大力宣傳,致使專利成果推廣利用率低,產業化、商品化程度也不高。
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對策
(一)增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意識。提高企業管理者和科研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是預防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的前提和基礎。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宣傳、培訓、教育等方式來增強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知識產權意識,從而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這就必然需要及時了解全面的高質量的知識產權管理信息,并且需要過去的一些經驗、相關聯的知識做支撐。無論是決策還是具體的操作工作,如果有知識產權理論的指導和相關經驗知識的參考,那么企業管理和運營效率和準確性將有非常大的提升。所以,要不斷加強和完善知識產權管理的相關制度,加大知識產權管理的知識供給,同時企業自身也要采取相應的對策和行動。
(二)建立嚴格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為使各項知識產權管理落到實處,企業要用一系列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指導企業的具體知識產權管理活動。企業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不僅是加強其本身競爭力的需要,也是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已經成為申請科技計劃項目和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必要條件。要強化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的培訓,具備知識產權風險防控的基本意識,并在業務開展環節中能夠自發自覺地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降低業務風險的發生。
(三)強化知識產權戰略應用。在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今天,能否整合企業知識產權資源,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應用、保護和管理能力,關系著企業市場競爭勝算之把握。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從自身條件、技術環境和競爭態勢出發做出的企業技術創新知識產權工作的總體部署,以及為實現創新目標而采取的有關知識產權的根本對策。所以,要充分借鑒國際先進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經驗,掌握國際知識產權布局現狀與發展趨勢,學會應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才能創造更多的自主核心技術,催生高價值專利,培育企業長期競爭能力和持久創新活力。
(四)重視對員工的知識產權教育和培訓。知識產權人才是推動現代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是讓成果進入到生產環節或市場應用的重要主體。通過知識產權人才,憑借其專業技術知識和法律知識,能夠幫助專業技術人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創新主體進行科技成果交易,完成科技成果的轉讓。所以,現代企業應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如組織培訓、會議傳達、組織學習等,向全體員工宣知識產權管理、技術研究開發、生產組織、市場營銷等工作的人員,要進行重點宣貫,確保每個員工理解其內涵,明確自己的本職工作與企業知識產權方針、管理體系的關聯性。著力加強知識產權知識、技能和經驗的全面培訓。使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了解和掌握本企業生產產品的技術內容,知識產權法律知識、專業知識和操作實務知識。
三、結束語
近幾年來,我國自主研發能力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下,知識產權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所以,現代企業只有通過及時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企業才能知己知彼,既及時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也避免重復研發和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避免產生知識產權糾紛爭端。
參考文獻:
[1]韓旭,跨境電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建構與實施[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01期
[2]劉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8年05期
[3]羅荷香,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J];傳播與版權;2018年08期
(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