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麗君
摘 要:財務管理作為事業單位核心內容,影響事業單位內部資源安排,關系到事業單位工作計劃。目前,我國事業單位中基建會計占據了重要地位,基建會計在工作過程中主要負責基本建設經濟活動核算工作,將其納入事業單位會計管理中,能夠提升事業單位基本建設投資水平,強化經濟監督與管理作用。故此,文章將分析事業單位將基建會計納入財務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納入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及辦法,旨在促進事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發展。
關鍵詞:基建會計;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設計要點
事業單位是執行國家政策,為群眾提供服務的主要單位,加強事業單位會計體系建設,能夠提升其社會公益服務能力,促進事業單位自身發展。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在會計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等問題,需要加強基礎經濟建設,才能夠保障事業單位穩定運行。基建會計主要負責基礎建設過程中所產生的核算問題,能夠掌握事業單位基礎建設情況,將其納入單位會計核算體系,可以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由此可見,分析事業單位如何將基建會計納入單位會計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納入基建會計的主要作用
基建會計屬于會計分支,主要涉及合同談判、基建會計核算、概算執行控制等內容。相比于其他會計工作內容,基建會計在工作上有明顯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內容不同。基建會計核算內容具有一次性直線式特征,并不像其他會計核算內容具有反復特性;第二,考核不同。基建會計核算對象具有單伯性特征,因此各項基建核算缺乏橫向對比性,主要依靠實際支出成本與預算核算進行線性分析。基礎建設經濟活動是事業單位中重要的經濟活動,雖然采用獨立核算、獨立會計主體的方式進行管理,但仍然受到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影響[1],因此從整體性上考慮仍然應該將基建會計納入事業單位中。具體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完善會計信息
事業單位會計系統包含基建會計,但事業會計與基建會計工作內容卻相互獨立,無論從工作內容、核算方式上均有所不同,兩者之間交叉不多,由不同的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工作。基建會計與事業會計在報表編制上也有很大差異性,主要與基礎建設經濟活動的一次性直線式特征有直接關系。但從客觀角度考慮,事業單位內部資金是一定的,經過分流后流入到各個項目,相互之間有著密切地聯系,但從事業會計、基建會計編制的報表上看不出二者之間的聯系,不利于事業單位內部進行財務管理。
(二)推動財政改革
會計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意志執行者,其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在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納入基建會計,能夠將分化的會計工作個體重新融入整體中,推動事業單位財政改革,影響會計體系中不同工作內容安排,促使更加高效、完善的體系形成。因此事業單位應該加快納入進程,并做好工作對接工作。
(三)固定資產管理
基建會計主要負責的是基礎建設經濟活動內容,實際活動成果主要表現為固定資產[2]。固定資產在交付后還需要基建會計處理好決算等相關工作,才能夠將其交給財務部門事業會計負責,被納入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但從客觀情況分析,基建經濟活動周期長、投資高、手續復雜等多方面問題,導致基建會計核算周期長、工作繁瑣,在與事業會計對接工作時存在協調不暢等諸多問題,影響固定資產入賬時間。但將基建會計納入整體會計體系中,可以加強事業會計與基建會計之間的聯系,減少部門協調阻礙,能夠讓已經竣工的固定資產在交付時被及時納入規定資產管理體系中,同步固定資產管理信息。
(四)基建管理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我國事業單位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在基礎建設經濟活動中不僅依賴于國家撥款、單位自留資金,也從社會上吸引了多種資金來源,如捐款、企業投資、金融貸款等。因此將基建會計納入單位會計體系中,強化事業會計工作內容與基建會計工作內容的聯系,能夠為基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資管理,有利于基建管理發展。
二、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納入基建會計遇到的阻礙及方法
基建會計被納入事業單位會計體系對于固定資產管理、財政改革、會計信息完善、基建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也是事業單位內部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在開展相關工作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多方面問題,基建會計有獨立的核算對象、核算方法,基建經濟活動與事業單位其他經濟活動有明顯的不同,投資規模大、周期長,在合并過程中必然會成為相應的阻礙,如果合并不當,反而會導致賬目混亂,不利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總體來看,基建會計被納入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所遇到的阻礙,主要體現在理論、實踐、技術三個方面。
(一)理論上阻礙及方法
事業會計在確認時主要依賴于收付實現制,注重對預算的把控,可變性較低,并具有周期性、反復性特征。但基建會計確認基礎是權責發生制,雖然也注重預算控制,但更加關注項目支出過程,強調對實際支出的管理與核算[3]。兩者在確認基礎上的不同,也就為實際工作開展帶來難題。但也應該意識到,兩者都屬于事業單位下的會計管理,即使管理的經濟活動內容不同,但基本前提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從事業單位本身開展合并工作,將會減少理論上的阻力。
(二)實踐上阻礙及方法
基建會計被納入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事業會計本身工作內容變化不大,但基建會計會受到嚴重影響,在短時間內無法形成成熟的核算體系,影響基礎建設經濟活動的預算、決算等管理工作,甚至增加其建設成本。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文件,鼓勵企業將兩者融合,并已經有了成功經驗,事業單位可以借鑒相關工作經驗。
(三)技術阻礙及方法
事業單位預算與決算報表上有較為明顯的口徑差異,為了提升預算的實際可執行性,會粗糙編制預算項目,籠統性強,讓工作人員能夠進行項目內部資金調整。但這與國家精細化預算要求并不相符,也無法實現跨項目資金調整。國家針對此方面出臺了相關文件,通過二級明細科目方式增加預算靈活性,減少技術上的阻礙。
結語:
事業單位會計體系是決定企業財務發展的關鍵性內容,做好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才能夠真正提升事業單位管理水平。基建會計被納入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能夠完善事業單位會計管理信息,也為基建經濟活動提供更多的投資主體,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文章中從多個方面分析了事業單位會計體系中納入基建會計作用、阻礙及方法,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體系完善時,仍然要結合各單位基建會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才能夠真正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牛福才.財務管理工作中事業單位基建會計難點研究[J].財會學習,2020,01(28):80-81.
[2] 劉霞.新制度下事業單位基建項目會計核算變化研究[J].財經界,2020,13(22):142-143.
[3] 李榮.關于事業單位基建會計核算的幾點思考[J].當代會計,2019,01(19):8-9.
(濟南市計量檢定測試院? 山東? 濟南?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