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立
摘 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目前山西省國資國企改革已經進入到抓落實、出成效的新階段。新形勢下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國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實現高質量發展,紀檢監察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企改革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紀檢監察工作,完善權力監督約束機制,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需要不斷思考、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國企改革 ;國有企業 ;紀檢監察
引言: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不斷推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高質量發展,這是重大政治原則。隨著國企改革的穩步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如何在做好監督執紀問責的基礎上,完善權力監督約束機制,實現從形式上的全覆蓋向效果上的全覆蓋的轉化,營造干凈干事的創業環境,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提高,需要不斷思考、探索和實踐。本文主要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并結合國企改革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紀檢監察工作進行了思考與探索,旨在促進紀檢監察工作機制和體系的制度化、規范化、協同化,從而更好的助推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
一、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及社會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是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但同時也是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重大成果,形成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為國有企業改革轉型與發展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大環境。但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腐敗和“四風問題”不會自然消失,在國有企業深化轉型、改革的過程中,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會逐漸取代傳統的管理方式,這就給了一些腐敗分子可乘之機,容易出現侵吞國有資產、損害職工群眾利益的現象。同時,深化企業改革的過程,就是機構再優化、權力再調整、利益再分配的過程,這個時候矛盾增多、人心浮躁,極少數黨員干部心存僥幸、膽大妄為,頂風違紀甚至違法犯罪,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紀檢監察工作具有監督執紀問責的特殊作用,能夠有效避免權力失去監督,形成高壓懲治態勢對腐敗行為進行震懾和約束,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改革效率和質量。
二、目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機構人員不健全、配置力量不均衡。目前國企紀檢監察整體力量較為薄弱,基層單位特別是黨支部級單位紀檢監察人員較少,且大部分不是專職,工作忙于應付。紀檢監察干部上升交流空間受限,后備人才短缺,部分關鍵重要崗位接替存在空擋,干部隊伍活力不足。辦公條件較差,缺乏談話場所或談話場所建設不規范,安全性保密性不理想。
2.制度體系不完善、流程執行不到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相關制度體系已初步建立,但大多數參照上級紀委標準或政府紀委的相關制度,范圍、標準、程序不夠嚴謹細致,還需要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不斷深化完善。在履行監督責任方面,還沒有形成方向明確、路徑清晰、科學系統的監督體系,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對監察對象開展相關工作的法律法規制定不完善,紀委書記參加“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必須明確發表意見等規定未嚴格執行。
3.日常監督不到位,作用發揮不明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干部存在的不敢、不愿、不會監督的難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破解;部分單位存在業務范圍跨區域、距離遠、管理幅度大的客觀情況,對下屬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監督管理次數少、力度弱、手段單一,日常監督沒有很好地融入生產經營和業務中,存在外行監督內行現象,工作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容易出現盲點和廉政風險點。
(二)原因分析
一是定位不夠精準。對企業紀檢監察機構來講,踐行“兩個維護”,保證上級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同樣是最大的政治責任。目前部分單位紀檢監察機構“三轉”工作開展不到位,黨組織對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意識不夠深入,沒有自覺強化“身份意識”。二是履職能力欠缺。部分紀檢監察干部的思想狀態、素質能力、工作經驗不足,普遍感到本領恐慌,有的干部很少辦理或者從未辦理過案件,監督執紀和發現問題線索的能力亟待加強,特別是對違法犯罪案件不能很好運用紀法貫通、法法銜接進行處置移送等。三是重點不夠突出。不能很好地結合企業中心工作,對政治生態分析研判不夠;無法滿足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目標,在圍繞企業重大廉潔風險點,盯住關鍵人、聚焦關鍵事方面還做得不足。四是方式方法單一。對被監督單位工作業務職能和制度程序了解不深不透,對監督的情況掌握不全面,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處置方式過于簡單粗獷;敏感節點突擊式檢查多,平常和經常性檢查不夠,嵌入式檢查不夠;有的紀檢監察機關單打獨斗式監督多,統籌用好各種監督力量不夠。
三、對做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與探索
(一)強化使命意識,切實找準政治定位
企業紀檢監察機構也是黨的政治機關,要帶頭尊崇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把國企改革“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要求貫穿始終,既要協助黨委將黨風廉政建設抓出成效,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干凈干事的創業環境;也要主動作為,確保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安全高效運行,各級重要崗位和廉政風險崗位規范行權、認真履職,更加扎實地推動企業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維護企業的利益和職工群眾的利益。
(二)抓住關鍵環節,精準履行監督責任
監督是紀檢監察機構的第一責任、首要責任,要把監督內嵌到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重點圍繞環節管理、制度管控、盲點管制三個關鍵環節抓緊抓實監督責任的落實。將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企業“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執行情況等作為關鍵內容盯好盯緊,將制度建設運行納入日常監督、精準監督的范圍,在制度設計和管理流程上規范權力運行。創新監督方式,探索用信息化手段特別是大數據技術助力日常監督提質增效,共同營造時時事事有監督的濃厚氛圍。
(三)鞏固高壓態勢,嚴肅監督執紀問責
要保持反腐高壓態勢不松勁,緊盯“四風”隱形變異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下大力氣整治,從嚴從重查處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要構建一體推進“三不”的有效機制,注重執紀審查“前半篇”和整改教育“后半篇”文章的融合,通過查找問題、剖析原因、堵塞漏洞,織密制度之網,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精準把握政策,用好四種形態,寬容干事探索中的無心失誤,打擊誣告陷害行為,鼓勵領導干部擔當作為。
(四)保持優良傳統,持續加強隊伍建設
紀檢監察干部只有自身正氣干凈,才有底氣和資格去監督別人,敢于較真、敢于較勁、不怕困難、忠誠履職是紀檢工作的優良傳統,要持續將這種精神傳承好、發揚好。要做好表率,狠抓紀律作風建設,以嚴之又嚴的標準要求自身;要加強學習,提高培訓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通過集中授課、經驗分享、案例剖析、模擬辦案等方式,提升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同時,強化實戰練兵,努力把企業紀檢監察隊伍鍛造成政治、品行、能力、作風都過硬的鐵軍。
參考文獻:
[1]王建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面臨的難點問題及優化路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09):13-14.
[2]戴雙萍.新時代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體制創新研究[J].市場論壇,2019(04):26-29.
[3]張越寒.淺談新時期如何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J].法制與社會,2019(02):171-172.
(山西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