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餐桌上食品的質量安全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蔬菜質量的安全,顯得尤為重要。韭菜,作為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以其特有的韭香味和保健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韭菜質量安全問題,我們在檢測工作當中,也多次檢測出韭菜農藥超標問題。其主要原因就是菜農對韭蛆的防治技術沒有很好掌握和利用。要提高韭菜安全質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了解韭蛆的發生規律及生活習性,做好韭蛆的無害化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一、韭蛆的發生規律和生活習性:
為害韭菜的韭蛆主要是雙翅目蕈蚊科的幼蟲,成蟲為一種小型蚊子,不善飛,畏強光。常成群聚集,交配后不久即在原地產卵,卵多產于韭菜株叢地下3~4厘米處,蛀食假莖和鱗莖造成田間點片發生,為害嚴重。幼蟲呈線頭狀,長6~9毫米,頭部黑色,胴體乳白色,表面光滑,前端較尖,后端稍平,喜歡在濕潤多汁的組織內生活,聚集地下蛀食嫩芽、鱗莖、假莖,一般在濕地、壤土地危害嚴重。韭蛆一年都可發生為害。春夏秋在露地為害,冬春季在保護地為害。春秋季溫度適宜,主要在接近地表的淺土層蛀食假莖、鱗莖。受害株葉子發黃萎蔫下垂,用手輕輕一提就可拔出,扒開表土可見死株周圍有大量幼蟲或蛹。夏季高溫期幼蟲下移,主要為害根莖及根。土壤水分適宜有利于韭蛆的繁衍生存。土壤干旱時會使其向韭根部集中,為害明顯加重。
二、無害化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
1、選用抗性品種。一般不休眠的品種對韭蛆抗性強于休眠型的品種,另外,生長勢強的品種對韭蛆抗性更明顯一些。
2、適期播種。春播有機韭菜應掌握在3月上中旬地膜覆蓋播種,以盡早促進植株生長,增強抗病蟲性。
3、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在成蟲發生盛期不要澆潑糞稀,施肥要做到開溝深施覆土。
4、灌水淹蛆。在早春和秋末冬初,早晚各灌一次,連續灌水3天。灌水以淹沒壟背為宜,使韭蛆窒息死亡。
5、曬根晾土。春天有機韭菜萌發前,用竹簽等物剔開韭根周圍土壤,即曬根晾土,經5到6天讓韭蛆幼蟲干死。
6、做好清潔及除草工作。及時清除韭蛆繁殖場所,韭蛆對蔥蒜氣味較敏感,喜食腐敗的東西,并在其上產卵,要及時清理菜畦里的殘枝枯葉及雜草,降低幼蟲孵化率和羽化率。播種時提倡使用秸稈覆蓋雜草,采用人工除草。
(二)物理防治
1、燈光誘殺。在有機韭菜田設置紫外光殺蟲燈或振頻式殺蟲燈誘殺成蟲。5到10月晚上開燈進行誘殺。
2、設置防蟲網。有條件的可使用防蟲網覆蓋種植,防止韭蛆侵入為害,防蟲網密度為40—60目。
3、覆蓋隔離。韭菜收割后,及時在韭菜上覆蓋塑料薄膜,3到5天后,待韭菜氣味消失后再揭開。
(三)生物防治
1、草木灰防治。用鐵鋤在韭菜地里犁出一道深5到10厘米的溝,溝內撒上草木灰,用土把溝和草木灰蓋住,再給韭菜澆一遍水。
2、使用牛馬糞防治。每茬韭菜割完后,用發酵幾天后再晾干的馬糞和牛糞,鋪在韭菜茬上再澆水(鋪的厚度為1厘米厚),這樣可以防止韭菜韭蛆的繁殖。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雞糞和豬糞當肥料。
3、煙葉泡水防治。用煙葉泡好的水灌根,或者用含有煙渣或煙絲的肥料追施,既能促進韭菜生長,又能防止韭蛆。
作者簡介:
聶玉杰(1965.6)男,山東高密人,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產品檢驗檢測,農業技術推廣.
(山東省高密市檢驗檢測中心? ?2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