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欣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加快,人民群眾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出現了跨越式的提升。在這種背景下,基于裝配式技術的建筑開始廣泛應用,有效提高了整體建設質量與效率,為后續的居住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在裝配式建筑進行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技術要點,需要進行深入分析,確保其能夠得到有效處理,達到良好的發展目標。本文首先分析裝配式建筑的基礎概念,隨后深入研究設計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要點內容
引言:當前,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較為廣泛,能夠達到良好的施工與建設效果。但是,在針對裝配式建筑進行結構設計的流程中,需要注重大量的應用細節,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因此,需要針對結構設計的要點進行深入分析,確保能夠達到良好的貼合質量,降低建設出現問題的概率,實現優秀的發展目標。
一、裝配式建筑的基礎概念
傳統建筑模式整體建設需求高,產生的垃圾廢棄物規模較大,不利于當前社會施工的基礎要求落實。因此,裝配式建筑的概念得到了有效的推廣。這種模式能夠通過預制構件組裝的方法,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有效縮減建筑廢棄物規模,進而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同時,其還具有人工需求低、節能環保、維護簡易等諸多優勢,有利于滿足當前社會的基礎建設標準,為以后的發展創設優秀的環境條件[1]。
二、裝配式建筑的結構設計要點
(一)注重平面與立面的前期設計
在裝配式建筑進行結構設計的流程中,應當注重平面與立面的配合效果。由于前期設計部分較為關鍵,因此針對其中具有關鍵作用的平面設計需要進一步結合環境條件進行分析,有效提升裝配的可靠性,使尺寸與套型模塊能夠達到優秀的配合效果。同時,還應當按照內部構造的基礎要求進行設計,使承重區域能夠與其他位置實現固定,達到最佳劃分空間的目標,確保裝配式建筑可以達到良好的美觀性與實用性。
(二)強化基礎方案制定有效性
在結構設計流程中,裝配式建筑的相關活動主要包括策劃、方案、施工加工圖設計等多個階段。在這些流程內,設計團隊需要按照裝配式建筑的項目需求,規劃基礎投入成本,并按照外部環境的條件制定應用技術的方式,有效提高整體施工效率。同時,還需要進行會議研討,進一步明確方案的應用重點,為后續的結構設計與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導信息。此外,在設計流程內,還應當與專業人員進行分析,共同設計協同部分,使建設六層能夠達到有效規劃種類因素的目標,降低出現問題的概率。工程團隊可以根據現場的情況,分析經濟效益狀態,有效制定基礎成本計劃,為后續的設計打下堅實基礎[2]。
(三)完善拆分流程體系
與傳統建筑類型不同,裝配式建筑應用對結構設計的要求較高,如果沒有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便有可能導致大量工程問題出現,不利于整體建筑的進一步應用。因此,相關設計團隊需要深入施工圖以及構件生產圖紙的應用流程內,盡可能提高整體規劃效果,降低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在工廠生產對應的構件時,應當明確拆分結構與非結構構件的設計有效性。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拆分的施工成本,并盡可能提升規劃質量,使其能夠達到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在施工流程內,由于構件規模較大,因此可能會出現不良建設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應當采取大構件專用措施,盡可能分解工作步驟,使拆分活動能夠正常進行,達到良好的設計效果。在建筑進行施工時,經常會受到各式各樣的因素干擾。因此,針對裝配式建筑的結構設計需要考慮多樣化的情況,使其拆分工作能夠有效進行,達到良好的施工目標。構件拆分不僅僅需要結合對應的條件狀況,還需要針對結構設計的流程進行分析,確保其尺寸、位置精確程度能夠達到標準。因此,在結構實際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構件拆分環節的重視,采取模數協調的基本原則進行檢查,確保構件的尺寸與貼合狀態能夠達到拆分標準,最大限度降低所需的構件種類,達到良好的優化目標。此外,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方案本身的設計,使其可以達到高質量、高功能的應用效果,為后續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四)應用節點優化處理方案
在針對裝配式建筑進行結構設計時,應當注重節點位置的優化,確保混凝土剪力墻區域能夠達到對應標準,避免出現裂縫、變形等問題。在設計時,還需要考慮到外墻板的防水性能,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材料類型,加強基礎薄弱區域的可靠性,降低出現問題的概率[3]。選擇節點施工方式的過程中,應當考慮建筑本身的結構穩定性,以及對應的壽命、美觀度要求,盡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設計效果,達到良好的應用質量。在環境條件允許的狀況下,應當針對外墻板進行防水設計處理,使其能夠利用高低縫等方式,達到抗變形、抗腐蝕的設計目標,提升基礎施工效果。此外,還需要針對裝配式建筑的門窗位置、結構進行深入設計,確保其處于穩定狀態,達到良好的密封性,為后續的建設提供優秀的環境。
(五)落實設計成本控制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流程中,消耗成本屬于較為關鍵的環節。如果沒有采取有效的結構設計措施,針對成本進行深入優化與控制,便有可能導致整體資金需求過高,嚴重削弱經濟效益,導致不良工程問題的出現。為了達到控制成本的效果,設計團隊應當在結構設計時采取精確預估的方式。利用這種方法明確可能消耗的成本規模,并將地區構件加工的需求與條件納入考慮范圍內,強化預算的分析效果,為后續的成本控制打下堅實基礎。針對結構設計的流程,需要進一步提高預制構件的標準化級別,使其種類能夠得到縮減,降低基礎成本,達到良好的控制目標。通過這些方式,可以顯著降低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所需成本,使工程團隊能夠在建設的過程中,節約資金投入,為后續的項目提供有力條件。同時,合理控制成本能夠促進構件的統一化規定落實,進一步提升行業發展的質量,使裝配式建筑的規模能夠快速擴大,達到良好的應用目標[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裝配式建筑應用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設計要點。相關團隊應當結合工程本身的條件,以及裝配式技術應用的需求,采取有效的對應措施,達到良好的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孫曉云. 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要點及應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000(031):748.
[2]馬鋒. 淺談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8, 000(027):605.
[3]吳琳,? 王艷,? 紀翔. 關于裝配式建筑的結構設計要點分析[J]. 建筑工程與管理, 2019, 001(006):P.12-14.
[4]張宇昕. 淺談預制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要點分析[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10):00022-00022.
(哈爾濱市城市內河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