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結合國內某企業ERP項目的改造,闡述了車間輔助系統,對成組技術的運用進行了分析,基于這些應用,對如何適應小批量生產模式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幫助相關人士。
關鍵詞:ERP;多品種小批量;入庫條形碼系統;作業流程
引言:伴隨時代的進步,工業產品得到飛速發展,隨之客戶式生產得到大力普及,基于小批量生產模式,多數廠家對ERP有了較高的要求。基于此,給出了較多的方案,然而對于每個企業而言,自身存在的情況有著一定的差異,ERP系統方案的標準性有待完善。
1.研究背景
某公司屬于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總成是該企業的關鍵產品,采取一體化經營方式。基于已有的MRPⅡ系統,引入ERP系統,同時在多個業務領域取得良好運用效果,譬如銷售以及服務。結合企業的推進計劃,在展開之前、之后,無論是制造對象,還是部品管理,在數量方面,都出現了較大的改變,表1所示為對照表。
依據表1所含信息得知,在制造展開之后,極大提高管理力度,對于這樣的生產模式變更,企業引用的ERP系統不能徹底適應,在諸多方面,難以滿足效率與數據要求。
2.課題的提出
為了及時有效扭轉這樣的局面,應當凝聚所有的力量,重新優化ERP系統,并適當改進業務流程重組,除此之外,添加一定的車間信息系統,以便能夠起到輔助作用,從而改善庫存管理,極大提高生產效率。基于小批量生產模式,對于該系統的應用,這是一種嘗試。針對企業引用的ERP系統,在全面分析其結構的前提下,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處理:(1)合理優化入庫條形碼系統,基于一系列品種部件,提升入庫效率;(2)基于生產信息的管理,科學改進條形碼系統,促進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3)無論是翻轉機構焊接作業,還是翻轉總成組裝,都應用成組技術,以便實現對作業流程的改進,從而提升效率。
3.具體實現
基于小批量生產模式,對于ERP的應用,本文主要從零部件倉庫的入庫條形碼系統、生產進度信息管理的條形碼系統、運用成組技術來優化作業流程等方面進行探討,目的在于確保EPR的作用能夠得到發揮,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3.1零部件倉庫的入庫條形碼系統
對于零部件入庫作業而言,需要完成一系列操作,譬如核對以及操作。在ERP系統中,包含諸多的信息,如入庫的數目、品類以及貨架號等,然而在對照實物時,不得不采用人工方式,方可完成對照作業。在該公司中,零部件多達數千種,若一種零部件一個月采購一次,則每一日入庫種類高達三百種(以21天工作日計算),相關的工作將是很繁雜的,生產計劃的制定同樣較為困難。在任何一種零部件包裝上,均存在條形碼信息,用來表示貨物種類,然而對于這樣的信息而言,與該企業的ERP系統編號并不同。故而需要具備對照系統,以便有效融合這兩種信息,即是入庫條形碼系統。該系統主要基于VB,結合不一樣的編號,構建相應的對照表,除此之外,借助ODBC可讀取數據庫信息,該信息源于ERP系統[1]。依據條形碼讀入的信息,有效對照ERP中的有關信息,譬如貨架與訂單信息,同時進行一定的組合,通過這樣的方式,針對貨物及訂單內容,可以發揮核對的作用,也可以為生產計劃的制定提供資料信息。除此之外,通過對打印機的使用,可以將一系列信息印成搬運票,譬如貨架信息,以便附于入庫貨物,最終促使入庫效率得到提升。
3.2生產進度信息管理的條形碼系統
該企業每日有二十多種翻轉總成訂單,需要通過多道工序加工完成,從加工開始到生產完成,需要制定具有多個流程的生產計劃。對于每臺翻轉總成,以二日的加工周期算,則在每一道工序中,大概分布有四十種在制半成品,要想充分掌握產品生產進度,了解每一道工序運作情況,采取一般手段是難以實現的,譬如人工統計,而且也難以及時掌握全盤情況。故而基于制造進度信息管理,有必要具備條形碼系統。條形碼系統基于SQL語言,向其中融入打印機控制語言,同時在硬件方面,借助條形碼擴充卡的方式,可以通過ERP數據庫,實現對條形碼打印的控制,針對工作令信息,把其印成條形碼數據。對于每一個工作令的翻轉總成,均配置1張“工序間移動票”,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工序信息掃至ERP終端,針對系統的制造進度信息,可以實現即時更新,進而能夠發揮一系列的功能,譬如及時制定生產決策、充分掌握生產進度,提高生產計劃質量。
3.3運用成組技術來優化作業流程
基于小批量生產模式,合理應用成組技術,能夠有效處理生產率問題,保證生產計劃能夠按照預計情況實施。具體而言,針對性能不一樣的產品,結合在工藝以及零部件上的特點,充分依據工藝相似性原則,來分類并編組產品,圍繞零件組安排生產及管理。對于該公司產品的制造以及銷售,多數情況下以翻轉總成群組的形式,伴隨產品逐漸變多,在部分群組中,采用的子零件是一樣的,故而可以進行組合來制造,而且對于新ERP系統而言,也可以提供系統支持[2]。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極大縮短生產周期,有效降低了庫存量,而且實現了對生產管理的改進,有助于更好管理品種的生產。基于一種翻轉總成,以大概需要三十種部件構成來看,在生產頻次方面,該公司一天就能高達七百種,在既定的人資條件下,提升產品生產速度及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有著較大的意義。制造的翻轉總成品種均存在差異,然而有一些部件是一樣的,故而可以運用成組技術。
4.結論
為了保證企業更好適應市場的變化,在管理信息系統方面,正逐漸向著ERP過渡。和MRPⅡ相比較,ERP系統具備多方面的功能,譬如財務預測,甚至起到輔助決策的功能。然而從本質上來看,ERP系統主要基于MRPⅡ。該公司的情況也如此,基于小批量生產模式,要想充分發揮ERP系統的作用,需要加入與ERP互補的系統,譬如GT成組技術系統。
參考文獻:
[1]李文剛,謝凝.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優化的探討與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33):194-195.
[2]杜宇,李治柱.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下ERP的應用研究和開發[J].工業工程與管理,2017(05):56-58.
作者簡介:
黃玉宇(1992年8月),男,安徽宿州人,本科,企業ERP方向.
(合肥匯凌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