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宜 袁玉婕 佟晨
一、背景
通過確認在計量日的有序交易中進行的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并以此為基本,這就是公允價值計量。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在市場中的表現主要在于同一日資產的出售或是負債的轉移所產生的價格變動。要獲取公允價值在市場的變化,部分資產與負債在活躍市場中是明顯可見的,而也有一部分則不然。因此,公允價值分層計量也就隨之產生。于是IFRS13的出現順勢成為國際報告準則中的第13號。(2001年5月12日)為順應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我國財政部在2014年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即CAS39。其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順應著IFRS的趨勢;二也是有利于給我國在公允價值計量披露這一方面樹立相應的法則,并使其統一,更加方便與管理。《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的第7章對輸入值層次也進行了一定的規定,總共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在不調整報價的情況下,在一定計量日所了解到的資產和報價;二是將活躍日與非活躍日的市場和資產或負債的報價進行對比,前提是資產與負債有一定的相似性;三是在公司沒有以上的報價的基礎上,采用其他表現市場參與者對資產和負債的數據進行公允價值的探索。有人提出決策需要會計提供的有幫助的信息,這是會計的意義所在。同時會計報表本身的作用也是會計的重心所在。相較于國際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完善的資本市場,我國的資本市場仍然需要進步。企業、國家。以至于社會對會計信息的信息量的追求都在形成一個增長的趨勢,因此決策是否有價值也成為了會計報表的需求所在。具體可用的的信息量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大部分。為衡量決策的價值,公允價值計量所提供的資產和負債在當下的狀況也將對企業的未來有幫助。在各種信息的數據量不平均的情況下,衍生出信號傳遞輪的三種頻繁可見的 信號,分別是利潤宣告、股利宣告和融資宣告。
二、現狀
現如今我國的金融產業勢頭越來越好,這離不開金融市場的幫助。人們能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參與到金融市場中,“實體企業金融化”逐漸變得更加平常起來,這從財務報表中的金融資產、負債活動中便明顯可見,上升的勢頭逐年增加。在金融業中最負價值和風險的計量方式便是公允價值。相較于國內對公允價值的研究內容主要停留在經濟后果、披露的影響因素。經濟后果的體現在不同層級的相關性差異、信息風險與不同層級的關系、股價同步性之類的方面;而披露的影響則與社會相結合,包括市場要求、國家法律法規、企業內部規定、注冊會計師的水平及項目的主要內容等。國際上對此的理解更加眾說紛紜,其中對“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和經營責任的討論更是引起大家的爭論。但我國在2014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 39 號——— 公允價值計量》( CAS 39),引用了國際的計算方法,提出了公允價值的三個層次。在這以后,公允價值披露現狀引起了我國學者的注意,他們發現:公允價值的計量的使用主要還是應用于金融業中,其余行業雖也有應用,卻不及金融業,且公允價值計量在資產上的應用較負債而言更為廣泛。最終經調查企業公允價值計量的數量或單位計量日的頻數而言,第二層次的應用是最為廣泛的,其次是第一層次,再次是第三層次。但公允價值計量并沒有在大部分上市公司中應用其原因有三:一是我國剛于2014年引進這一計量方式,其采用程度尚未十分廣泛;二是由于我國只有CAS39一部法律,內容還不夠完善,無法顧及所有的金融情況。三是因為關于公允價值的爭議度持續保持在較高狀態,且其對成本的要求較高,所探究的范圍大,并不符合中小企業的需求。因此在除了金融業的其他企業的應用就較少了。相較而言,金融行業比起這些企業而言,資產與負債在市場中的流動更為廣泛,同時也與國家層面的宏觀經濟與企業經營相聯系,相應的也就更加容易符合公允價值計量的方式,三個層次的表現也使金融市場的形勢變得更加明朗起來。在防止財務貪污包庇和幫助投資者更好的進行選擇等方面,公允價值計量有著極為龐大的作用。
三、面臨問題
(一) 公允價值分層披露的法律保障還需要完善,雖然在2014年我國的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長了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金融行業的應用,但是畢竟只有一部法律,其中還有很多部分是不完全的。一、關于第二、三層次的公允價值計量內容較為簡略,不能給金融應用者完備的引導;二、公允價值計量主要還是應用于金融業,對于非活躍金融市場的幫助并不是很大,這也決定了其應用的局限性。這也使一部分的上市公司更加容易被操控,風險性提高,偏差也隨之變大。
(二) 公司披露的應用過為單一,有很大一部分的上市公司的公允價值計量只局限于一個層次中,無法將三個層次應用自如。主要是用第一層次的披露,而第二、三層次往往很容易被忽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只是在近幾年,其中的隨意性較大,也顯得有些混亂。
(三) 公允價值計量更加依賴人的主觀性,這也導致了其可靠程度并不高。由于第二、三層次所獲得的報價是在不同資產或負債在不同計量日的情況下獲得的,其變動性就較大,在調整后,其中的信息會不夠全面,也就導致了人為判斷的失常,主觀的意識超過了客觀的現實狀況,更加容易發生風險甚至被操控且難以進行確認。相較而言第一層次的可靠性相對較高,而第二層次需要直接或間接的觀察所得,第三層次則更加的邏輯化,需要進行數據的統計計算。因此第二、三層次的風險程度極高,因為這存在著管理層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與干涉。由于過多的人為力量參與到其中,公允價值計量的可信程度也就下降了。
四、改進建議
(一) 將所給出的法律進行完善,在我國的公允價值計量與國際上有不同,雖然國際上的方式對我國的金融市場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還不夠符合國情,故如果要應用于更廣泛的上市公司,我國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完善。例如關于非活躍市場中資產和負債的應用,在數據缺失的情況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更加需要我們的努力。還有關于第二。三層次的應用要求過高,應用指南不夠完善的問題也需要解決。讓披露的準則更加符合國情,符合社會,才能讓公允價值計量在現實生活中更為廣泛的應用。
(二) 增加對金融市場的監督與管理,加大對公允價值分層計量的管理力度,相關的部門應負起責任,作出一定的獎勵與懲罰的措施,使金融市場更加完善的運行。相關部門理應重視與第二、三層次內容的真實性的管理,因為過多的人為因素參與到這其中,公平的重要性由此體現。對犯錯貪污的人進行嚴肅處理,金融市場的公允價值計量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故這一步是關鍵。
(三) 增強對人員的選擇,從之前的信息可只公允價值計量的第二、三層次受到人員素質的影響較大,工作人員的專業性與可靠性,是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是否真實的重要指標。要提高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對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理念,將公司的文化標準放入到招聘人才中,這樣才能提高在公允價值披露準則中的公允價值計量效率。因此,會計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與專業素質,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也有利于提高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從而有利于金融市場更加活躍化,其相關成本也會有所下降,發展趨勢也更趨于良好。
作者簡介:
張欣宜 ,性別:女 ,出生年月:2001年6月 ,籍貫:浙江寧波,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公允價值分層計量方向。
(寧波工程學院? 3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