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彬邑,陳志新,李思會
(廣東省臺山市中醫院,廣東 江門529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較高,對患者損傷嚴重,是當前廣受關注的呼吸系統疾病?;颊咛幱诩毙约又仄跁r機體抵抗能力差,若不及時正確治療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如何提高臨床療效是臨床醫師關注的重要環節。目前,中西醫結合療法應用廣泛,用于治療本病可獲滿意效果。本文探討獨參湯聯合西醫常規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臺山市中醫院治療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50~78歲,平均(62.46±3.64)歲;病程3~16 年,平均(6.74±2.26)年。觀察組男22例,女8例;年齡52~75歲,平均(61.11±4.25)歲;病程3~15 年,平均(6.27±2.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西醫診斷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并診斷為急性加重期。②中醫診斷標準:參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候診斷標準(2011版)》[2]制定,主癥:咳嗽,口唇青紫、紫黯,胸悶,喘息,氣短;次癥:氣短,畏寒,四肢發涼,面部暗沉;舌脈象:舌質暗紅,伴有瘀點,脈沉或細。主癥必備,參考次癥和舌脈象即可確診。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無用藥禁忌證。
1.4 排除標準 有肺實質病變疾病者;精神障礙無法配合治療和隨訪者;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依從性差者。
2.1 對照組 給予氧療、抗感染、舒張支氣管、糖皮質激素、化痰等對癥治療,必要時采用無創呼吸機幫助患者通氣。飲食按照每日27 kcal/kg能量配比食物,若患者接受無創通氣,在進食時采用鼻導管吸氧。連續治療2周。
2.2 觀察組 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獨參湯治療,生曬參粉2 g溶于100 m L沸水,搖勻后待溫度降至30~35 ℃時服用,逐步加量,第2日加至3 g,第3日加至5 g。連續治療2周。
3.1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轉鐵蛋白(TRF)、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水平的變化。②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最大口腔呼氣壓(MEP)、最大口腔吸氣壓(MIP)的變化。
3.2 療效評定標準 綜合患者的癥狀、體征評定臨床療效。顯效:癥狀基本消失,肺部體征無異常;有效:癥狀減輕,肺部體征好轉;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3]。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TRF、PAB及ALB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TRF、PAB 及ALB 水 平 均 較 治 療 前 改 善(P<0.05),觀察組TRF、PAB及ALB水平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前后轉鐵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前后轉鐵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TNF(μ/L) PA(mg/L) ALB(μ/L)觀察組 30 治療前 1.68±0.42 136.28±6.48 37.76±4.55治療后 2.55±0.55△▲ 147.05±10.63△▲ 44.25±6.72△▲對照組 30 治療前 1.71±0.44 137.42±7.31 37.52±5.14治療后 1.97±0.48△ 139.14±8.46△ 39.24±5.74△
(2)MEP 及MIP 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MEP、MIP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觀察組MEP、MIP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前后最大口腔呼氣壓、最大口腔吸氣壓比較(mm Hg,±s)

表2 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療前后最大口腔呼氣壓、最大口腔吸氣壓比較(mm Hg,±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時間 MEP MIP觀察組 30 治療前 46.76±5.87 31.21±3.28 30 治療后 57.23±8.58△▲ 39.35±5.73△▲對照組 30 治療前 47.24±6.22 30.82±3.64 30 治療后 52.33±7.62△ 34.74±5.26△
(3)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28/30),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常見癥狀為咳嗽、咯痰、氣促、呼吸困難,癥狀發作時氣道會進入有害顆粒,若病情控制效果不佳,可能誘發呼吸衰竭?;颊咭虿∏?、癥狀反復,不僅加速了肺功能惡化,也使機體處于應激狀態,增加了營養與能量的消耗,一些癥狀也會影響營養攝入,使患者面臨營養不良的狀況,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并形成惡性循環,加重病情[4-5]。對于此類患者,臨床治療不僅需要積極控制病情,還需兼顧患者的營養狀況,保障最佳的治療效果。
中醫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喘證”“肺脹”等范疇,因正氣虧損導致邪氣乘虛而入。獨參湯能回陽固脫、大補元氣,對于氣血俱虛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是中醫常用的急救方劑[6]。人參能大補元氣、扶正祛邪,尤其適用于危重癥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用獨參湯,可助其遠期恢復,改善營養不足狀況?,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人參內含有的多糖對免疫系統有良性調節作用;同時人參可以增強機體的氧化應激、抗感染能力,減輕機體耗氧量,對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心肌功能有一定的作用[7]。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TRF、PAB、ALB水平及MEP、MIP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獨參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肺功能,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