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霞,梁桂林,張偉鋒
(廣東省清遠市婦幼保健院,廣東 清遠511500)
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好發于5歲以下兒童,以發熱,手、足部、口腔及皮膚出現皰疹為主要臨床表現,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容易出現心臟及神經系統并發癥,引發心肌炎、肺水腫等[1-2]。本研究觀察運用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6 月至2018 年6 月在清遠市婦幼保健院治療的重癥手足口病患兒50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 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最小5個月,最大5歲,平均(2.23±1.21)歲;平均病程(62.9±0.25)h。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最小3個月,最大4歲,平均(2.15±1.02)歲;平均病程(63.5±0.20)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 年版)的診斷標準[3];患兒家長了解本次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有先天性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其他組織器官病變或多器官衰竭綜合征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兩組患者均先給予常規抗病毒、消炎、退熱、降顱內壓及營養支持治療。
2.1 對照組 給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治療,劑量為0.4 mg/kg,將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揚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330)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治療5 d。
2.2 觀察組 給予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療,劑量為2 g/kg,將免疫球蛋白(深圳市衛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43007)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治療5 d。
3.1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退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口腔炎愈合時間、神經系統癥狀消失時間。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兒體溫降至標準范圍,皰疹結痂,未出現新皰疹,精神狀態良好;有效:患兒體溫恢復至正常,皮疹與潰瘍開始改善,精神狀態開始好轉;無效:患兒體溫未降低,皮疹與潰瘍無變化或病情加重。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口腔炎愈合時間、神經系統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退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口腔炎愈合時間神經系統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組 25 3.20±1.12▲ 2.23±1.10▲ 2.25±1.12▲ 2.10±1.03▲對照組 25 5.42±2.12 6.21±2.25 5.20±1.16 4.22±1.11
(2)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00%(23/25),高于對照組的68.00%(17/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手足口病是兒童高發傳染疾病,且病情發展快、病死率高,發熱、潰瘍、皰疹是主要癥狀,嚴重者會導致心肌炎、腦膜炎、肺水腫等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安全。腸道病毒71型感染是重癥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容易侵犯至心臟,引發心力衰竭,甚至猝死[4]。
免疫球蛋白是由體液免疫中B 淋巴細胞與漿細胞產生的一種抗體,抗原特異性是其主要特征。自20世紀80年代,人們通過大劑量靜脈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有效治療了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5],從此引發醫學界關注,免疫球蛋白開始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療中。研究顯示,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體內的免疫球蛋白IgG 與Ig A 水平低于健康兒童[6],而Ig M 高于健康患兒。免疫球蛋白含有廣譜抗細菌、病毒及其他病原體的抗體,可以積極調節患兒機體免疫,中和抗體,減少免疫復合物數量,有效保護自身組織。大劑量靜脈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誘導炎癥細胞凋亡,有效控制炎癥介質的產生及釋放,從而有效改善癥狀。目前,大劑量靜脈滴注人免疫球蛋白主要有兩種方案,即2 g/kg的連續靜脈滴注,以及48 h內給予2 g/kg分2 d靜脈滴注,3 h內2 g/kg的連續靜脈滴注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療效更為顯著,但同時會使其血壓與血容量升高,需要在滴注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反應,發現異常及時處理,保證治療的安全進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退熱時間、皰疹消失時間、口腔炎愈合時間、神經系統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說明大劑量應用免疫球蛋白治療重癥手足口病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促進疾病更快恢復。韓樹生等[7]應用大劑量短療程靜脈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療51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療效確切,總有效41例(80.39%),與本文研究結果相似。除了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進行快速、有效的治療外,還要加強日常護理,盡量避免帶領患兒出入公共場合,加強各類物品的消毒,房間定期通風等。同時還要對飲用水、食物等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對于腸道病毒高發季節,可以指導患兒多食用維生素C、多休息、多飲水、保證營養均衡,增強兒童免疫力。
綜上所述,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療效確切,癥狀改善明顯,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