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波,姚啟明,高黨尋,王龍兵,周冰科
(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北京 100084)
目前,工業機器人主要通過人工示教的方法進行工作,工作環境發生改變時,需重新進行示教,不能實現自動化控制功能。因此,對基于機器視覺的機器人跟蹤技術進行研究和探索,以期能夠有效提高機器人自動化程度。同時針對本科金工實習和工程素質教育的要求,可以一方面與現代科技發展同步,另一方面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KUKA-KRC4 弧焊機器人(圖1)為例,對激光焊縫跟蹤器的原理、系統論述及課程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剖析,學生通過對弧焊機器人焊縫跟蹤系統的學習,能夠很好地感受焊接技術的先進性和當前工業的發展,從而激發參與焊接實踐的興趣,達到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的目的。
圖1 KUKA-KRC4 弧焊機器人
圖2 激光焊縫跟蹤器原理
如圖2 所示,半導體激光器發出的光,經透鏡1 形成XZ 平面光幕,并在被測物上形成一條輪廓線,鏡片2 收集被測物體反射回來的光并將其投影到二維CMOS陣列,這樣形成的目標物體剖面圖形被信號處理器分析處理,得到被測物的2D輪廓線。輪廓線的長用X 軸計量,高用Z 軸計量。如果在此基礎上擴展一個垂直于XZ 平面的一個運動的Y 軸,即可得到物體表面的3D 圖像。
軟件啟動后的界面如圖3 所示。以拼接焊縫為例,進行具體講解。
(1)將機器人移動至焊接區域選擇參數,段個數選擇16,手動輸入參數11。
(2)選擇模式1,軸1 對應反方向(水平),軸2 對應正方向(垂直)。
(3)校準,點擊“校準”按鈕前,要保證激光線盡量垂直于焊縫(誤差5),焊槍的出絲位置對準焊縫,IO 水平與垂直,對準輸出選中。
(4)寫入參數,注意有焊點點擊濾波32。
(1)可支持焊縫類型見圖4。
(2)焊接形式跟蹤模式見圖5。
圖3 焊縫跟蹤系統工作界面
圖4 常見焊接類型
圖5 焊接形式跟蹤模式
在進行弧焊機器人實踐教學環節的同時,加入焊縫跟蹤系統的學習,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鍛煉和提高學生實際操作弧焊機器人的能力,達到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效果。而學生通過具體學習和實際鍛練,不但能夠熟練掌握搭接、拼接等焊縫跟蹤的操作能力,還能學會設置和修改其基本參數等重要知識點(圖6)。
通過此實踐教學內容的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掌握傳統焊接方法的前提下,對于先進弧焊機器人加深了認識、提高了操作能力。因此,該環節必須注重實踐操作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的比重,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以團隊的方式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提升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圖6 學生操作機器人焊縫跟蹤系統
機器人焊縫跟蹤系統的應用,可以降低成本,無需高精度工裝實現一致的和可復現的連接。對于復雜的焊件,可減少編程工作。在教學方面,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創造力、想象力與實踐動手能力;提升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和影響力;進而提高弧焊機器人實踐教學的實效性。這種創新的實踐教學模式效果顯著,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