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喜梅
◆單位:山東省沂南縣蒲汪鎮獸醫站
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障礙引起。羊妊娠期多處在冬春枯草季節,懷孕末期,粗飼料品種單一、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必須營養物質缺乏,尤其是日糧中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導致代謝障礙而發病。
垂體- 腎上腺系統平衡紊亂,長期舍飼、運動不足,飼養環境發生突然改變、氣候惡劣或驟變等因素均可誘發本病。臨床上多見于母羊妊娠最后一個月內,以分娩前10-20d 發病者最多,發病最晚的可在分娩前2-3d。
病初,病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但體溫一般正常。隨著病情不斷發展,病羊食欲廢絕,反芻停滯,空口磨牙;糞球干小,排尿頻數;表現神經癥狀,反應遲鈍,運動失調,步態蹣跚,有時做轉圈運動。臨床檢查,結膜蒼白,后期黃染;脈搏快而弱;呼吸淺表,呼出氣中帶醋酮味。病后期,神經癥狀更加明顯,唇部肌肉痙攣抽搐,因頸部肌肉痙攣而使頭頸高抬或后仰,觀星狀。嚴重時臥地不起,多在1-3d 內昏迷、痙攣而死亡,即便不死,也常伴有難產,或產下弱羔、死胎。
血液檢查,血糖可從正常時的 3.33~4.99mmol/L 降 低 到0.14 mmol/L;血清酮體濃度從正常時的5.85mmol/L 升高到547mmol/L。尿液檢查,尿丙酮試驗呈強陽性反應。
緩慢靜注20%葡萄糖溶液500mL/只(體重按50kg 計算,下同),維生素C 0.2~0.5g,2次/d,連用3d。可同時肌注胰島素20~30IU/只,可同時口服葡萄糖50g 加水200mL。每只患病母羊每天分2 次口服丙酸鈉50~110g、甘油20~30mL,或丙二醇20mL,連用3-5d。
糾正或緩解酸中毒,可給病羊靜脈滴注5%碳酸氫鈉溶液100~200mL/只,1 次/d。為促進脂肪代謝,每只患病母羊可用肌醇注射液0.5~1.5g,靜脈或肌內注射,1 次/d。可配合使用維生素B10.05 g、維生素B60.25~0.5g,皮下或肌注,1 次/d,連用3-4 d。
從母羊產前2 個月開始增加精料喂量,一般每天供給全價混合精料250g,到產前2 周,每天喂量增加到1kg,同時加強飼養管理,供給優質牧草,避免突然改變飼喂制度,特別注意不可突然更換飼料;增加運動,每天驅趕運動2 次,每次0.5~1h 以上。
日糧中缺銅,羊表現貧血,不能通過補鐵消除。飼草中缺銅時,會減少羊毛彎曲度,降低羊毛角蛋白質中胱氨酸的含量,影響羊毛光澤,使黑色羊毛色素缺乏。
正常情況下,羊日糧中銅的含量在10μg 以上,如果日糧中銅含量低于3~5μg,就會引發本病。常見于放牧的綿羊和山羊,一般呈大群發生或地方性流行,是一種慢性地方性疾病。
另外,飼草、飼料中鉬含量高于3~10μg/g 時,銅、鉬吸收發生拮抗;飼料中如果含有大量的鋅、鎘、鐵、鉛、硫和硫酸鹽、植酸鹽等與銅相互作用形成螯合物,使銅難以吸收,容易繼發本病。
羊銅缺乏癥以運動障礙、被毛變化、骨骼異常、貧血等為主。缺銅的綿羊羊毛彎曲度下降或無彎曲,顏色變淡,黑色褪色變為灰白色,柔軟度也會增加。山羊主要出現為骨骼發育問題,關節部位異常增大,骨密度降低,易骨折,有的羊長骨異常彎曲。
羔羊銅缺乏時,臨床上以貧血和運動障礙表現為主。貧血嚴重影響羔羊發育,甚至死亡。羔羊后軀搖擺,行走時易摔倒,嚴重者后軀癱瘓。羊繼發性銅缺乏時,除了可出現上述癥狀外,還容易引起腹瀉,患羊排出黃綠色或黑色水樣稀糞,極度衰弱。育成母羊銅缺乏時,常表現發情征狀不明顯,不孕不育或流產,產奶量下降,羔羊生長受阻。
銅缺乏的診斷指標由多種。成年綿羊肝銅200mg/kg(干重)以上,低于80mg/kg 為缺銅;羊腎皮質銅正常為12.7~19.1μg/g(干重),低于12.7μg/g 可引發銅代謝紊亂;血清銅含量在0.19~0.57μg/mL,低于0.19μg/mL為功能缺乏或低銅血癥;健康綿羊被毛銅含量為3.68 ±0.74μg/g,銅缺乏癥綿羊被毛銅含量低于2.17±0.36μg/g。
一般只要在飼料中補充硫酸銅就可治愈。內服硫酸銅,10~20mg/kg 飼料,1 次/d,每服14-21d 停藥7-14d,直到癥狀消失。也可直接給羊口服硫酸銅,1~2 g/周,一般2 周就可康復。
土壤中缺銅的地區,可在羊的飲水中加入0.1%硫酸銅溶液2mL/只,連用5d。每隔20d 以后再用5d,直到夏季青綠飼料充足時為止。也可以使用復合含銅長效丸,一次投入瘤胃,有效期可達1 年。但要注意,硫酸銅有一定的毒性,量大可引起中毒。
羔羊對硒的要求是0.1~0.2 mg/kg 飼料,低于0.05mg/kg飼料,就會出現硒缺乏癥,即羔羊白肌病(肌營養不良癥)。土壤中硒含量低于0.5mg/kg 時,該土壤上種植的植物含硒量便不能滿足羔羊生長發育的要求。
病羔多集中在14-28 日齡發病。患病羔羊通常表現為全身衰弱,行走困難,共濟失調,可視黏膜蒼白、黃染,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混濁、軟化。最后臥地不起,心衰、肺水腫而死亡。急性型羔羊病例往往不表現臨床癥狀,于放牧中受到驚嚇、劇烈運動或過度興奮而突然死亡;如出現癥狀,主要表現全身衰弱,行走困難,有時興奮不安,心動過速,呼吸困難,流泡沫血樣鼻液,往往于30 min 內死去。亞急性型病例多以機體衰弱、心衰而表現運動障礙,運動無力、站立困難、臥地不起,有時強直性痙攣,全身麻痹,呼吸困難,消化不良為特點。慢性型病例羔羊生長發育停滯,因心功能不全、肌無力而表現運動障礙,往往并發頑固性腹瀉。
羊正常的肌酸激酶(CK)在100 U/L 以下,肌營養不良時,CK 可達1000U/L 以上;谷草轉氨酶(AST)對草食動物肝臟較特異,正常情況下低于100U/L,急性白肌病羔羊可達2000 ~3000 U/L。
用0.1%亞硒酸鈉注射液2~4mL/只皮下或深部肌內注射,間隔3d 重復注射1 次,連用2 次;或用亞硒酸鈉維生素E 注射液,皮下或深部肌內注射,每次2mL/只,間隔3~5 d 重復注射1 次,連用2 次。同群中未發病羔羊,使用亞硒酸鈉VE 預混劑(亞硒酸鈉0.4g,VE 5g,碳酸鈣500~1000g,加入到1000kg飼料中,混飼)。對同時伴有角膜炎、結膜炎等癥狀的病羔,肌內注射青霉素4 萬U/kg體重,2 次/d;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2mg/只,1 次/d,連用3d;或用硫酸慶大霉素4 mg/kg體重,1 次/d,連用3d。
加強對懷孕母羊多喂豆科牧草如紫云英及優質青綠多汁飼料,經常補飼麥芽、燕麥芽或其他谷物芽。如飼料中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適當補充多維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
缺硒地區或懷疑缺硒地區,對當地的飼料原料要進行微量元素測定分析,硒含量不足時應適當補充。近期預防,冬春注射0.1%亞硒酸鈉,懷孕母羊4~6 mL/只。同時應注意整體營養水平,瘦弱的懷孕母羊應適當補充精料。長期預防,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亞硒酸鈉維生素E 粉,按使用說明正確添加。也可將20~30 mg 硒添加到1kg 食鹽中,讓母羊定期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