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市木材檢查站經歷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逐步步入了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有效控制和打擊了木材流通環節的違法犯罪行為,為全市林業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在交通路網不斷完善、林權改革持續深化的新形勢下,木材檢查站在建設和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問題,現結合慶陽市木材檢查站建設現狀,對其建設與發展作粗淺分析。
甘肅省于1996年設立了第一批木材檢查站,其中慶陽7處(關道岔、悅樂、老城關、太白、石鼓、南邑橋、蔡頭灣),2012年省政府對全省木材檢查站布局進行了調整,在慶陽增設2處(甜水堡、三岔),慶陽市木材檢查站數量達到9個,分別位于省境、林區出入口(省境出入口4處、子午嶺林區出入口5處)。木材檢查站設立之初,其人員、業務均由所在地國營林業總場代為管理,辦公場所為林場管護站點,執法人員由林場職工擔任,木材檢查站職能作用發揮受限。
2008年3月慶陽市編委批復,將慶陽市原有的7個木材檢查站設為獨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每站核定編制5人,明確隸屬市林業局管理,理順了木材檢查站管理體制。慶陽市林業局從2008年開始,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分年度安排對原有的7個木材檢查站基礎設施進行了改善。累計投資750多萬元,對各站業務用房、供水、供電、供暖系統進行了新建、維修,購置了辦公設備、技術裝備及辦公家具,極大地改善了木材檢查站的辦公條件和生活條件。甜水堡、三岔木材檢查站批建后,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近年來,木材檢查站在保護森林資源、維護林區安全穩定、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市的生態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現有布局難以適應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公路路網四通八達,特別是高速公路、通村公路建設進度加快,監督檢查工作難度加大,且高速公路是封閉運行,檢查站無法行使木材運輸監督檢查的職能,木材經營者受利益的驅動,想方設法規避檢查。慶陽境內西長鳳高速、青蘭高速相繼貫通后,木材檢查站散失了一部分監管職能,大宗木制品幾乎全部從高速公路上流失,年過境木材流量也明顯減少,如何充分發揮檢查站職能,改善檢查站檢查方式需要盡快研究和解決。
(二)執法檢查手段較為落后。木材檢查站執法形式為定點執法檢查,雖然配備了照像機、電腦等辦公用品,但現代化檢查手段仍然滯后,沒有固定車輛,人員沒有統一著裝,缺少比較精密的測量設備。而現在的非法運輸貨主總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偽裝運輸,檢查人員依靠常規方法越來越難以識破。由于檢查手段和設備落后,檢查人員無法準確判斷運輸車輛是否裝有木制品,無法準確確認裝載木制品的數量等等,從而難以確保真正做到公正執法、高效執法。
(三)涉案物品沒收處置難。檢查站在罰沒木材處理上有三難:一是沒收難。在查處非法運輸木材案件過程中,受木材材種規格及裝卸條件等因素影響,存在沒收實物確有不便的困難。二是保管難。檢查站無木材存儲倉庫,受場地條件限制,對木材進行有效保管存在困難。三是拍賣難,多數木材運輸案件沒收木材數量少,樹種、材種多,且規格不一,按拍賣程序操作起來耗時長、投入大、程序繁瑣,不利于木材及時處理和保值增值。
(四)檢查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多年來,木材檢查站雖然在保護森林資源、維護林區社會穩定、打擊違法運輸木材案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木材檢查隊伍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檢查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還不適應當前木材檢查工作的需要。一些執法人員業務熟練程度不高,工作馬虎,事業心不強,責任心偏低,服務意識有待加強,隊伍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否和解決快慢,直接影響到林業部門的外部形象和木材檢查站的生存和發展。
(一)轉變工作機制,保障職能發揮。為應對公路建設對木材檢查站履職造成的不利影響,探索在木材檢查站加掛林政稽查隊牌子,檢查站執法人員以林政稽查身份為主,執法方式采取流動稽查和固定檢查相結合,執法范圍不再局限于檢查站范圍的運輸環節,而是對木材來源渠道、經營加工、木材交易市場等整個流通領域的監督檢查,徹底摒棄以往“守株待兔”式的單一固定檢查模式,最大限度克服公路建設對木材運輸監督檢查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檢查站和林政稽查的職能作用。
(二)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執法形象。按照標準化木材檢查站建設要求,對現有站房、值班室、值班宿舍等有安全隱患的設施進行維修,新建臨時停車場、木材存放場等,配備必要的辦案設備、通信設備以及車輛等,提升木材檢查站執法信息化、專業化、正規化、高效化水平。對站所進行綠化、亮化,對陳舊標識牌、停車示意牌、宣傳牌、擋車欄桿等進行清潔或者更換,統一執法人員工作服、佩戴“中國林政”胸章、臂章等執法標志,提升檢查站執法形象。
(三)切實加強管理,規范執法行為。強化木材檢查站的監督管理,統一量化標準,細化管理目標,促進檢查站執法水平整體提升。規范木材檢查站的內部管理,建立健全檢查站崗位責任制、執法責任追究制、木材運輸檢查登記、檔案管理等制度,規范檢查站執法行為。做好執法人員的思想、服務意識、勤政廉潔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定期開展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執法能力,確保執法工作開展有理有據,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四)強化監督管理,保障資源安全。加大對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督查執法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轄區內的木材加工單位、經營單位等進行檢查監督和清理整頓,確保木材經營合法規范。規范木材市場的監督管理,同工商、公安、稅務等部門建立聯合檢查執法機制,杜絕非法來源木材流向市場,有效打擊嚴重破壞森林資源的犯罪行為。對于查明的非法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要依法將其移交給公安部門,從嚴查處,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