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0年時間里,人類從自然水域中獲取水產品的數量相對穩定,對水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主要來源于水產養殖。全球漁業中,主要的產出來自于亞洲,之中的核心區域為中國。非洲將成為未來世界水產養殖中擁有較大發展空間的區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在“2020中國水產前沿展”上表示。
“豬肉價格明年跌破成本線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但后年下半年存在可能性。豬周期一直存在,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完整的周期,高的時候價格很高,低的時候很低。這次豬瘟引起豬肉價格暴漲,現在這輪豬周期的波峰已經很大了,波谷會不會被拉大?這還要看后期的反饋,是否對豬瘟有根本性的解決,還存在不確定因素。”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魚粉的質量核心成分是蛋白質含量、氨基酸質量和安全質量,而蛋白質的安全性以VBN和組胺作為標識性指標,因此VBN既是新鮮度限定指標,也是安全性限定指標,需要嚴格控制。”
——蘇州大學教授葉元土在第五屆國際飼料加工技術研討會暨第五期水產膨化飼料加工培訓班上表示。
“在產能調減的背景下,目前白羽肉雞父母代雛雞和商品代雛雞銷量仍處于高位,意味著補欄量的減幅有限。近期缺乏拉動消費增長的有利因素,市場消費仍處于疲軟狀態。與此同時,隨著冬季來臨,經銷商對后市消費需求持觀望心態,導致屠宰場產品走貨速度相對平穩。預計年末受節日效應影響,消費會有一定增長,短期可能會拉動價格上漲。”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