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濤
(宣城開盛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宣城 242000)
道路施工工序資料規范填寫和有序管理,可以提升工程各項工作管理的流暢性,且保障道路后續質量勘察、護養、維護等部分工作更為順利。同時,該部分工作的實施同樣也應該結合城市建設的基本情況,客觀、協調的開展相關部分工作的安排。
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與管理,就是針對道路施工中每一個環節中相關信息進行統籌整理,做好各個部分信息的系統化、規范化的統籌安排。該部分工作開展的目的,是為了形成實踐整理資料,為后續道路護養、重新修繕等部分工作帶來借鑒。比如,工序資料中記載了如何進行道路施工、混凝土應用比重、夯實碾壓的速度和力度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未來市政道路工程持續性推進的重要性依據。
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與管理,也是適應當代城市建設與開發趨向的主要環節。以安徽省宣城市為例,依據城市管理部門網絡公布數據可知:2018-2020年,宣城市政道路施工比例從33.17%增加至58.91%,且資料規范性填寫與管理的比重也從42.81%增加至79.15%[1]。同時,該城市施工工序資料填寫與管理工作的序列性開展,很好地解決了道路施工無計劃、市政道路建設影響交通、造成古文化遺產破壞等問題。也就是說,有序而科學的施工工序資料填寫及管理環節,實現了結合城市發展的基本需要,促進城市整體建設的效果。
宣城進行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施工方就針對本次道路施工期間的所有工序信息進行規范填寫[2]:
(1)市政道路路基放線規劃時,施工人員需要對中線偏位、邊坡角度測量、縱段高度、斜坡角度等部分數據進行記錄,必要時采取簡圖和數據結合法進行描述。
(2)市政道路施工中出現道路建設與歷史古跡相互重合的施工區域,需要對道路建設與古跡之間的距離、挖掘深度以及是否造成損壞等方面進行記錄。
(3)市政道路建設時,施工期間也要對城市排水系統、液化氣供應管道等地下挖掘數據進行記錄。如管道挖掘涉及范圍、道路地下挖掘和填充方式等。
(4)施工工序應堅持人工填寫和程序勘察有機結合,形成線下填寫與線上管理協調體系。當前,宣城經濟開區80%采用該種人工與機械結合法進行工序相關資料填寫與后續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及其管理工作有序實施,在于結合地區城市開發與道路施工建設的基本步驟,每一個環節都進行實踐信息、步驟的全面性記錄;同時,要保障記錄數據的實用性,內容清晰、有層次,而不能隨意、模糊進行信息管理。
宣城開展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及管理工作過程中,工程管理人員主要按照技術、數據以及施工結果三個方面[3],分別在資料填寫與管理環節上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市政道路工程實踐數據除了集中放置在統一數據庫中,還形成了技術、數據以及施工結果縱向記錄分析模式。
(2)技術資料部分,要求填寫人員一方面從宏觀方面對運用方法進行記錄,一方面也需要方法具體運用步驟進行記錄,管理人員資料存儲時明確標注出主題,數據庫按目標名稱查找。
(3)數據資料部分,采用模型數據整合方式,將市政道路中建設相關數據都“串聯”在一起。管理人員可采取模型數據圖進行展示。
(4)施工結果部分,填寫人員應對市政道路填料、夯實以及護養等環節工序操作結果有一個客觀性評價。管理人員可直接按照工程年份,勘察工序實踐后所取得的成績。
(5)針對市政道路施工的多個環節,采取施工工序電子化填寫和書面填寫選擇要求。即,如果施工程序采用手寫板進行資料填充,必須要保障字跡清晰、格式正確以及信息核對無誤,每一層負責人都進行監管;若采用電子程序進行監管,需形成規范性電子材料,有序進行工序信息統籌規劃。
研究結果表明:安徽省宣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填寫過程中,保持規范、分散化的數據模式后,90%~95%的施工工序記錄和研究情況實現了協調化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及管理系列性工作開展過程中,針對城市道路建設重要環節,給予關鍵工序的針對化分析,也是系列性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方面。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就是要結合社會生產的基本情況,有序開展關鍵性管理工作的安排,從每一道工序的系列操作部分進行統籌管理。比如,市政道路建設關鍵工序研究過程中,生產人員可以結合產業開發的基本情況,開展序列化的開展工作施工情況記錄與研究,當前關鍵工序部分的管理包括路床建設、墊層建設、瀝青混凝土層施工、側平鋪設、支連管預埋、以及雨水排水渠道規劃等部分,技術人員進行每一個關鍵施工程序資料填寫時,應詳細的對現場施工具體情況進行闡述,而不能出現工序資料簡寫、或者是部分數據省略等狀況。結合市政道路施工程序的基本環節,適當的進行工序相關環節的調整,在于結合重點工作開展的基本情況,做好材料綜合性填寫。
同時,關鍵部分道路施工工序資料管理工作開展期間,形成科學、層析分明的資料管理模式,也是關鍵技術點把握中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比如,宣城進行市政道路建設工序資料管理期間,構建了資料層級化管理體系。一部分非重要施工程序資料,采取普通式網絡管理,普通技術人員登陸網站可直接獲取;另一部分關鍵性資料需要進行保密性管理,技術人員需經管理部門同意后,方可登錄領取,這也是宣城內市政道路建設工作綜合研究與分析的主要技術形態。
從當代市政道路施工工序的資料填寫與管理的基本環節入手,不斷進行各類管理因素的調控過程,可實現市政建設資料的綜合運用和靈活化調整。
市政施工工序資料填寫與管理過程,就是結合市政工程開展的基本環節,開展有序的資料管理方式和相關性要求的對應性調節。一方面,市政施工工序系列性研究時,需按照國家《工程施工階段質量建立資料基本表式》,科學進行資料管理存儲表式規格進行項目填充。其中主要包括施工方工序資料以供和簽字、業主方審核、監管部門監管等等;另一方面,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后,管理部門應按照國家規定,結合施工方提供的相關材料,到道路施工現場進行取樣核查,及時對成交材料與現場施工的吻合度進行判斷。
此外,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及其管理工作全面化推進,也在于不斷的進行各個部分工作的統籌性調節,構建與城市發展相互協調的動態技術更新體系。同時,進一步加強市政道路施工程序資料填寫及管理的動態跟蹤能力,始終保持工程施工信息更新與產業結構調整處于均衡狀態。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工序資料填寫及其管理探析,是城市建設工程信息綜合管理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規范、全面的數據填寫,明確資料填寫與管理的基本要求,關鍵工序的針對化管理,資料管理形態和相關要求等方面,分析施工工序資料填寫與管理形式,為宣城城市建設與規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