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秋華
對于口琴,我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記得上中學時,隔壁班里有一位高高瘦瘦、相貌清秀的男生,課間,他經常倚著磚柱吹口琴,尤其是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引很多同學駐足聆聽,沉醉在悠揚的琴聲里。
光陰似箭,我從少女步入老年,前幾年從單位財務崗位正式退休。某天傍晚,吃過晚飯,我去附近公園里散步,不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口琴聲,那熟悉的旋律讓我不由得側耳傾聽,不正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嗎?于是,我循聲找去,在公園的一個角落里,圍著一群人,中間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漢在吹口琴,一曲終了,掌聲響起。
攀談中,我了解到吹口琴的老人姓吳,是一位民間口琴高手,他利用空余時間免費教人學口琴,幾位中老年人都是他的“徒弟”,他們還組成了一支“夕陽紅口琴隊”,經常在公園自娛自樂練習和演奏。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問道:我也可以加入你們口琴樂隊嗎?老吳說:當然歡迎!
于是,我去商場買了一把C調口琴,正式加入“夕陽紅口琴隊”,從零開始學起。老吳教我先練基本功,也就是“單音吹奏法”,反復吹、吸、吹、吸……練習“12345”,老吳說,學樂器千萬不能心急,基本功一定要練扎實,每一個發音一定要精準無誤,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訓練,我能吹奏一些簡單的曲子,如《紅河谷》《南泥灣》《在很久以前》……后來,老吳又教我如何用舌頭打節拍伴奏和分解和弦,這樣吹奏的曲子更有立體感。
我每天都堅持吹奏口琴,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技術提高,我能吹奏很多經典曲子,如《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中國心》《大海啊故鄉》……尤其是當我第一次完整流暢地吹奏完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內心的激動更是難以言喻的。
從生理角度來說,吹口琴要靠氣流配合,吹奏過程,其實是一種運氣調整呼吸、長氣和短氣互換的掌控,與氣功吐納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能運氣自如,那么,口琴曲自然也吹得行云流水了。普通人呼吸只用淺呼吸,也就是胸式呼吸,只用到三分之一的肺活量,但吹奏口琴,需要使用腹式呼吸,學會腹式呼吸法,能有效增加身體氧氣供給,使血液得到凈化,使肺組織強壯,肺活量翻倍,對人的呼吸系統是一種很好的強化,有人說“吹口琴能明顯改善肺活量”就是這個道理。
之前,我因感冒引起急性肺炎,由于治療不及時而落下哮喘后遺癥,一到換季就開始頻頻咳嗽,找了多少名醫,吃了大堆的中西藥,依然無濟于事,尤其爬樓梯,速度稍微快點,就上氣不接下氣。
吹了一年多口琴,哮喘居然奇跡般的好了,很長時間沒有發作了。甚至去年發現有早搏、心電圖顯示供血不足,而今年體檢,心電圖基本正常。其實,吹口琴是一項帶動口腔、胸腔、腹腔一起運動的全身心活動。通過腹部收縮,能有效消耗卡路里,起到減肥效果,吹口琴時需全神貫注,記住曲譜,腦子也不停轉,可以防止老年癡呆。
吹口琴除了能鍛煉肺活量,還能愉悅身心,強身健腦,都說舌頭是大腦的“先行官”,舌頭上的神經間接連著大腦,君不見,一個人開始衰老的跡象,就是舌頭不由自主,說話僵硬,如果經常運轉舌頭,鍛煉舌功能,可以刺激大腦,促進腦細胞活躍性,防止腦萎縮。都說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吹奏口琴的同時也在聆聽,當悠揚的旋律從小小方格傳向四周,當你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中,須臾間忘卻了煩惱,心情格外愉悅。口琴被譽為“口袋里的鋼琴”,可以放在口袋里,隨身攜帶,有空就吹奏,自從練上口琴后,我在陽臺上吹、在臥室里吹、在公園吹……可謂“一把口琴早晚吹,完勝老年廣場舞”。編輯: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