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生產工作、提升安全標準化管理水平,按照《工程質量安全手冊(試行)》要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制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分為總則與基本規定、安全管理行為、安全風險管理等 10 章,主要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新建工程的安全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改建和擴建工程可參照執行。
《指南》圍繞安全管理行為標準化和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對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參建各方以及對現場安全文明施工、不同工法施工等提出標準化管理要求。
《指南》以安全管理行為標準化和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為核心,明確各參建單位安全管理職責、安全風險管理目標、現場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各工法及各工序安全生產管控要點。涵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各階段施工內容,對標《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規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檢查指南》等要求,著眼解決如何達標問題,提出通用性、針對性的標準化要求。
《指南》明確,安全管理行為標準化是對參建各方應承擔的安全責任、義務等作出相應規定,滿足“體系健全、制度完備、責任明確、風險可控”要求。參建各方是指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第三方監測等單位。
(來源:《中國建設報》)
2020 年廣西將全面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確保到 2020 年底,全區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達到 50 %。
據介紹,2019 年,廣西綠色建筑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區新增綠色建筑面積 2 538.06 萬 m2,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 49.15 %,同比提高了約 28 個百分點;全區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新建節能建筑面積 5 163.61 萬 m2,折合節能量約 88.44 萬 t 標準煤。全區 14 個設區市均已建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265 棟公共建筑納入省級能耗監測平臺進行動態監測,覆蓋建筑面積約 647 萬 m2。
2020 年全區將加快推進建筑節能提質增效,《居住建筑節能 65 % 設計標準》《公共建筑節能 65 % 設計標準》已正式實施,全區城鎮新建建筑由節能 50 % 強制性標準提升至節能 65 % 強制性標準。全區將強化建筑節能全過程閉合監管,加大新建建筑節能監管力度,確保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和效能;強化綠色建筑工程項目參建各方的主體質量責任,確保到 2020 年底,全區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重達到 50 %;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建立廣西建設科技綜合云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整合分析建設工地工藝、材料和設備,助力打造廣西綠色建材完整產業鏈。
(來源:《廣西日報》)
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制定并發布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后評估導則,完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評價體系。
據了解,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后評估是指項目使用1年后,通過標準規定的檢測和監測技術手段,采集運行數據,通過標準化折算,與設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判斷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運行使用效果與設計目標的相符性,并給出完善建議的行為。
導則包含評估內容、評估標準、評估程序和評估結論等內容。導則明確,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后評估內容應包含室內環境參數、能耗參數、外圍護結構性能參數、新風設備性能參數。其中,室內環境和能耗參數均包含設計參數和運行數據等,設計參數應采納施工圖設計中的數據,運行數據應采納依據河北省《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節能檢測標準》的實際檢測數據。
當室內噪聲和能耗實測值與設計值(設計修正值)的正偏差不大于設計值(設計修正值)的 10 % 時,可評估為實際與設計相符,否則評估為實際與設計不符。當實際與設計不符時,應根據實測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新風熱回收效率、新風機組安裝后的噪聲結合實際使用情況,綜合分析產生差別的原因,并給出改善建議。
(來源:《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