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楊萬里
(長沙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長沙410000)
裝配式橋梁作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點,可以提高橋梁施工的整體效率,但在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中,經常遇到運輸難度大、施工工序不合理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BIM 技術的使用,可以實現裝配式橋梁施工可視化、模擬化以及協調性的目的,使施工人員按照動態化標準進行施工,這不僅提高了橋梁施工的效率,而且也可以保證橋梁施工的穩定性。
BIM 技術作為一種提升施工效率的輔助性技術,將其運用在建筑工程中,雖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可以為建筑工程提供共享性的信息支持,提高工程施工的整體效率。BIM 作為建筑信息模型,會根據橋梁工程的基本特點,進行建筑工程各項數據的處理,實現建筑工程模擬的真實性,保證各項施工工序的穩步進行。
裝配式橋梁主要是在橋墩、蓋梁等構件工廠化預制中,通過起重機進行現場安裝,不僅提高橋墩、蓋梁的混凝土構件質量,而且會提高施工效率[1]。在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中,通過BIM 技術的運用,其作用有:(1)施工人員會根據項目設計圖紙、施工參數等,設計裝配式橋梁的橋墩、蓋梁以及內在構件等;(2)通過現場施工圖紙的校訂,形成BIM 模型,使施工人員在動態化的環境下掌握具體的施工情況;(3)施工過程中,可以在動態化的環境下進行信息數據的儲存、信息數據的分析,有效避免資源浪費的問題。
1)構建生產及應用技術不完善,導致橋梁構件生產質量不達標、安全檢查不合理以及保養操作不規范,影響橋梁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
2)在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中,經常出現構件不規范堆放的現象,降低構件配置的科學性,無法提高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2]。
1)在裝配式施工中,由于施工時間有限,當施工中缺少預見性的準備工作,工程施工中遇到問題時,無法及時解決這些問題,為橋梁工程施工帶來影響。
2)在裝配式橋梁施工中,經常遇到施工準備不充分、設備準備不足等問題,會降低影響橋梁施工質量,為各項施工工序的穩步進行帶來限制。
裝配式橋梁施工中,人為因素的影響(操作不當)不僅會降低裝配式橋梁施工的效率、質量,無法滿足各項施工的標準,而且也容易出現人為因素導致的構件損壞問題,增加橋梁施工的安全風險。引入BIM 技術,可實現各項工作動態化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安全和質量[3]。
1)建立模型、繪制施工圖紙。設計人員在工程開始之前,需要結合裝配式橋梁的基本特點,使用BIM 技術建立3D 模型,并設計參數組件信息庫,系統會自動生成數據庫,對裝配式橋梁工程組件類型、大小以及尺寸等形成組件參數。通過各個數據參數的及時反饋,可以避免參數不準確現象的出現,為之后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質量提升提供參考。
2)協同工作及碰撞檢查。針對裝配式橋梁工程工程的特點,BIM 技術在設計階段運用中,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自由交流的平臺,根據不同橋梁設計模型的特點,進行各項參數的整合處理。碰撞檢測中,設計人員會通過BIM 技術的使用,設計專業構件模型,通過碰撞檢測確定結果,避免返工現象的出現。
3)造價管理。在以往的橋梁工程施工中,造價人員會按照圖紙工程量進行項目核算,整個過程耗時、費力,而且在自然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下,導致造價結果發生偏差。通過BIM 技術與裝配式橋梁設計階段的融合,可以提高成本估算的準確性,有效縮短工程項目的建設工期,實現裝配式橋梁工程的經濟化發展。
裝配式建筑涉及到大量的預制構件生產,通過BIM 技術的使用,可以優化流程的生產,保證各項施工工序的安全性、穩定性。而且,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設計人員會按照BIM 技術所提供的參數,結合裝配式橋梁工程的特點,實現各項裝配構建參數的共享,施工人員會按照構件的尺寸、規格以及材料等進行參數分析,保證預制構件施工數據的自動化、真實化處理。
在裝配式橋梁工程中,BIM 技術的運用方法如下:
1)優化預制組件的管理方案。在裝配式橋梁工程中,存在預制組件管理不科學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出現影響過程成本的控制,導致預制構件出現損失、誤用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因素,裝配式橋梁工程的施工人員應該通過BIM 技術的使用,建立現場管理方案,將網絡信息技術與BIM 技術融合,通過構件的定位、檢查以及處理等,保證各項信息使用的一致性,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
2)施工工序的模擬。施工單位通過BIM 技術的使用,可以對裝配工程、吊裝工程進行仿真處理,優化各項施工工序的處理方案,對不合理的數據進行補充,提高裝配式橋梁施工的整體質量。
3)BIM 技術使用中,可以結合裝配式橋梁工程的特點,進行施工工序的模擬。首先,在BIMJ 技術中,通過裝配式及吊裝施工工程的模擬,會優化施工工序,保證組件定位的準確性,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其次,在BIM 技術中,可以結合裝配式工程的特點,優化各項施工工序,施工人員按照BIM 模擬結果進行施工,展現施工模擬的最終目的。其次,施工成本的控制。結合裝配式橋梁工程的施工現狀,通過BIM 技術的使用,可以對施工質量、施工進度以及施工成本進行科學控制,并按照各項數據參數,確定3D 模型以及4D 模型,提高各項數據跟蹤處理的有效性,為施工工藝資源的控制以及工程項目的動態化設計提供參考[4]。
針對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狀況,將BIM 技術運用在維護階段,可以將各項技術進行整合,通過動態化模型的設計,對施工中的各個階段進行精準定位,以保證各項施工工序的穩步進行。而且,在裝配式橋梁施工中,施工人員可以按照BIM模型進行施工管理及控制,更好地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降低各項施工的難度,保證施工工序的穩步進行。同時,在BIM 技術使用中,可以對各項方案進行監控及控制,對于施工的風險問題實時監控,實現裝配式橋梁工程的可持續性管理。
某城市快速路全長約11.85km;主梁、蓋梁、墩身采用組合預制拼裝技術,通過BIM 技術吊裝模擬施工快速結合使用指導施工。主線高架橋標準段是指處于直線或平曲線區段,橋面等寬區段橋梁,橋梁跨度不大于32m。標準段主梁采用鋼板組合梁,主梁橫向布置多片預制小組合梁,小組合梁之間橫向間距為2.3m,主梁高1.4m。主梁只在邊墩及中墩墩頂處設置混凝土橫梁聯結各小組合梁,其余位置各組合板梁之間不設置橫向連接系。蓋梁采用預制拼裝工藝施工。當運輸和吊裝條件受限制時,蓋梁可分段預制,現場預留濕接縫現澆拼接,預制部分吊重可控制在1 600kN(160t)以內。預制墩柱與現澆承臺、預制蓋梁之間通過灌漿套筒進行連接,灌漿套筒設置在墩柱底面和蓋梁底面。
在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中,通過BIM 技術的使用,可以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進行施工設計、施工工序以及施工管理方案的總結,保證各項工程的動態化處理,提高裝配式橋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穩定性,推動建筑行業的穩步發展。而且,在BIM 技術使用中,設計人員可以按照工程的各項需求,確定信息處理模型,以保證行業的持續性、健康性發展,優化施工處理方案,縮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增強建筑行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