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
(江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南昌330046)
隨著建筑工程領域的高速發展,很多先進技術被研發和應用,工程幕墻裝配式施工作業就是當前一種比較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中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可以全面地提高工程質量與效果?;诖耍藗冃枰钊敕治龉こ棠粔ρb配式施工技術,結合工程具體狀況展開分析,以促進該行業的發展,推動建筑技術的全面提升。
傳統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環節,多數都應用的是堆砌形式的建筑外立面結構,需要使用結構框架外進行墻體的砌筑施工,然后,利用墻體鑲嵌巖棉保溫層的結構,再粘貼1 層外部裝飾板。而裝配式幕墻板結構內部需要設置巖棉保溫層,外部需要安裝裝飾板,中間需要設置隔熱類型的鋁合金窗。傳統的施工方式,施工周期在4~6 個月。而應用裝配式幕墻施工方式之后,可以進行提前預定,在組件進廠后僅需要2d 時間就能夠開始安裝施工,施工周期比較短,工程效率和質量比較高。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全面進行裝配式幕墻的施工,工期比較短,節能環保效果非常強。與傳統施工方式對比分析,裝配式幕墻可以大大減少施工工序,并且還不會產生嚴重的噪聲與粉塵污染,具備非常強的綠色環保特性。采用整體式設計方式開展裝配式幕墻的施工,其熱工效果比較好,能耗比較低,環保效果明顯。由于該施工技術的操作簡單、施工工序比較少,可以有效地消除施工通病問題,避免存在缺陷和問題,從而可以大大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裝配式幕墻施工技術具備非常明顯的優勢,可以大大縮短施工周期,同時,可以在專業廠家進行部件的生產與制作,工藝質量比較高,還能夠實現幕墻結構、防水保溫與外部裝飾等一體化處理,操作非常簡單,實踐應用價值比較高,所產生的效益也是非常明顯的[1]。
外墻能夠直接反映出建筑的美觀性與具體的形態,同時也是保護建筑結構的重要部分,真實地反映出建筑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在該環境之下所形成的墻體語言,能夠真正地體現出精神文化的含義。預制混凝土幕墻在設計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外墻功能具備雙重性,一方面可以通過立面給人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天氣環境的變化,也能有效地調節內部環境,比如,對建筑內光照、風等條件的調節。建筑幕墻工程設計與施工單位都要具備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并且具備國家承認的相關資質,在規定的范圍內開展作業施工,嚴格執行設計方案,如果設計方案并不是原單位所提供的設計方案,要經過原設計單位的全面審核,關鍵是進行幕墻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方面,審核完成之后還要以書面形式簽字確認。除此之外,在幕墻施工開始前,要結合具體情況制訂出施工方案與監理細則,以確保后續施工的順利進行。
在幕墻裝配式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掌握,從而才能保證整體項目的有效開展?;诖?,在施工中要對以下內容進行把握。
建筑幕墻結構具備一定的質量,在正常使用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承擔自身重量,還會承載部分的風力載荷等外部載荷的影響,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一般受力系統可以分成如下3個等級:第一等級:幕墻體系最外層的幕墻結構,不會承載任何荷載;第二等級是龍骨體系,主要是安裝到建筑結構中的支撐結構部分,可以將幕墻與建筑物實現有效的連接;第三等級為建筑主體結構,也是幕墻的主要承載結構部分,預制混凝土幕墻與傳統玻璃、石材幕墻的受力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墻體承載自身重量相關聯的部分載荷,并不需要承擔支撐結構的荷載,所以需要進行幕墻系統維護與結構分離處理[2]。
裝配式幕墻在連接施工環節,為了能夠使得該部分達到穩定性與牢固性的要求,在支撐結構部分連接的條件下,應該注意幾點:一是預制混凝土幕墻的連接位置應該進行必要的承載力數據計算,此時需要分析外墻掛板種類、外部荷載與地震載荷的影響等;二是預制混凝土幕墻與主體結構連接可以采用柔性連接的形式,如果發生地震災害,可以允許在一定程度上的變形以消除地震力的影響;三是在進行連接結構部分設計時,要確保其具備一定的變位要求,要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處理,保證其具備一定的調節能力,能夠適應多種條件的使用;四是連接件與外掛件的極限使用溫度要達到要求,能夠具備抗變形能力,可以將刮板荷載直接傳遞到建筑主體結構上進行承載,進行垂直變形與層間位移的調節。
4.3.1 圍護板系統
橫條板體系、豎條板體系及整間板體系是當前的主要圍護板結構系統,而最為普遍的固定方式就是雙梁與單梁的固定方式,雙梁固定方式多數是在豎條體系與整間板體系內,幕墻單元的下部結構和該層中的梁體結構實現有效的連接,從而可以更好地實現固定與自重的承載性能,達到系統安全性、穩定性的要求。要想在整個建筑立面部分實現全覆蓋,要在幕墻單元上部與高一層的梁體結構之間設置有效的連接和固定結構,二者所存在的主要缺陷就是窗的位置不同,在單元結構內部安裝整間板,豎條板體系的窗是單元間隙內的位置,橫條板體系應該將窗直接安裝到單層量結構上,通過懸掛方式連接。
4.3.2 裝飾板系統
裝飾板系統的主要優勢就是支撐節點的整合布置、固定節點位置的合理位置,同時在裝飾板安裝的過程中,需要對其尺寸大小、質量情況進行把握,如果所選擇使用的裝飾板結構尺寸相對比較小,則需要在結構內部設置龍骨裝置;如果裝飾板結構的尺寸相對比較大,就需要在樓層的中間位置上布置次梁,然后再設置連接裝置進行連接,保證結構穩定性達到要求。從這個角度出發,裝飾板系統的關鍵是要按照工程的實際情況和使用的需要來合理的設置連接結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連接穩定性合格,不會在運營的過程中存在任何影響工程安全性的隱患與問題,也能夠消除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為了保證裝配式建筑幕墻連接結構中的空氣與水的流動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要在連接的位置上選擇使用合理的密封結構與方式,完全密封主要是利用材料黏合劑的操作來達到使用的需要。如果在施工的過程中,連接結構不能達到密封部件的完全密封效果,此時,可以采用在結構層內部安裝隔板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不同結構形式的連接部分來進行有效處理,從而提高接縫位置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現滲漏或者結構損壞的情況,從而可以提升整體結構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避免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
綜上所述,裝配式幕墻結構形式是一個整體結構,雖然具備工期短、自重輕、質量高等明顯的優勢,但在施工過程中,也容易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加強技術的分析和應用,嚴格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切實提升幕墻結構質量,確保建筑工程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