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至善、因襲與實用:科研誠信案件查處規范制定的價值準則

2020-03-07 08:54:20
科學與社會 2020年4期
關鍵詞:誠信規范法律

印 波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是指部門、機構依據法律、法規、政策所制定的,對涉嫌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案件展開調查并做出處理的規范。它們體現了科研的道德旨趣,因明確規定了失信行為的形態和處理措施而具有法律規范性,是科研誠信管理的重要依據。2005年3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通過了《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這是我國首個系統規定科研不端行為處理種類與處理規則的規范性文件。2006年11月10日,科技部以部門令的形式正式發布了《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標志著科研不端行為治理被正式納入法治軌道。[1]隨后,各部委紛紛出臺了各自的不端行為處理辦法。①隨后《中國社會科學院關于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辦法》(2010年)、《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2012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違背科學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4年)、《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2016年)、《中國科學院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暫行辦法》(2016年)等陸續出臺。然而,多頭治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相互推諉、扯皮現象叢生,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也不斷地挑戰著現有制度的承載力。2015年開始的大規模論文撤稿事件和論文工廠問題,表明了科研不端行為屢禁不止;2018年賀某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并最終于2019年被判處非法行醫罪的事件暴露了規制違反科研倫理行為的措施的欠缺。

2019年9月25日,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頒布的《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簡稱《規則(試行)》)是我國首部基于協同理念規制科研誠信案件的調查處理規范。自此,在規范層面上,科研(學術)不端、學術不規范、違反科研倫理等均可定性為科研失信行為,相關案件也成為科研誠信案件,科研誠信的外延得到了極大拓展。②從廣義上講,科研誠信應為科研倫理的一個子集;從狹義上講,科研倫理主要指科研試驗調查中不應存在有悖于生命倫理的行為,科研誠信則主要指科研中不應有造假等不誠信行為。因此,此處意味著科研誠信在法理上成為科研倫理的上位概念。使用最廣義的科研誠信/科研失信的概念,一則沒有歷史負擔,站位更高,避免諸多定義的含混與模糊,體現了頂層設計的特點,[2]二則有利于全面約束和治理科研領域違反倫理道德、法律底線、行業規則的失信行為。[3]

盡管這些規范“白紙黑字”,帶有去人格化的外在征表,但卻無法掩蓋制定規范所遵循的潛在價值準則。擬定者與決策者不同的學科背景和主體地位可能植入各自獨有的慣性思維,還可能因一定的支配關系或強弱對比而體現出作用力的差異。無論是部門規章,還是規范性文件,抑或是單位內部規范,參與制定的主體基本由三類人員組成:一是科技哲學、倫理學、政策學、管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學者及科技專家;二是法學學者及法律實踐工作者;三是科研機構、科技資助機構、科技管理部門的科研誠信管理者。這種分野并非是絕對的,不同主體可能存在學科背景的重疊,本文采用這一分類只是為了更為清晰地認知規范的整體形成脈絡。下面將從擬定與決策主體的主要思維差異入手,分析規范的核心功用,揭示規范制定中的價值準則,并最終提出整體的規范制定觀。

一、擬定與決策主體的思維差異

根據當前制定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的實踐,常見的流程是由科研機構、科技資助機構、科技管理部門設置應急項目/專項課題,委托特定專家承擔建議稿的草擬工作,然后通過召開專家組會的方式獲取修改意見,并在單位內部層報,獲得各部門的反饋以及領導的意見,并公開征集意見,最終形成決議稿。如果單位有專門的政法工作機構或者法規審核部門,則需要對建議稿進行合規性審查。盡管征求意見具有民主宣示效應,但是公眾對決議的關心度未必很高,即便是科研工作者的反饋也未必會得到充分采信。因此,規范的制定一般有賴于三類主體:

主體一:科技哲學、倫理學、政策學、管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學者及科技專家

無論是科技哲學、倫理學、政策學、管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學者,還是科技領域專家,①在我國,最早提出制定科研誠信規范的是科學家群體。1993年,鄒承魯等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聯名呼吁盡快制定“科學道德法規”??蒲姓\信的制度化最早也是在科學家群體中出現的,1996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和中國工程院分別設立了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在院士群體內部強化科研誠信規范管理。[4][5]他們更多地是從道德角度將科研失信行為理解為一種越軌行為,是對相應道德和認知規范的背離。他們是科研誠信建設的先驅,為科研誠信規范的制定貢獻了諸多倫理智慧。如何讓科研誠信規范具有合道德性,如何讓科研誠信建設具有引領性,這些往往是處于優位的命題。默頓所推崇的科學共同體的精神氣質——普遍主義、公有性、無私利性和有組織的懷疑主義往往是其信奉的理念。[6]361-376除了《紐倫堡法典》《赫爾辛基宣言》以及世界誠信大會通過的諸多決議等公理之外,歐美等地區的規范與實踐也是其較為推崇的參照系。例如,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頒布的《關于科研不端行為的聯邦政策》以及美國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等機構的相關實踐常被參考。[7]西方學界總結的尊重、信任、誠實、公平、責任常被作為科研誠信的普適準則。[8]無論是科學內部和外部社會的二分,還是超越了二元論的主張,科研失信行為的解決方法往往是將外在控制和內在控制很好地結合起來,從整個科研環境入手,嘗試塑造一個崇尚創新的社會環境,其本質在于引導科學研究求真、求實、求善。

主體二:法學學者與法律實踐工作者

從法學視角來看,科研誠信規范是一種符合層級特征,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則體。分析實證主義的立法哲學占據著絕大多數法律人的內心。盡管普遍認識到規范也具有倫理屬性,但在制定過程中,法學工作者容易加持非道德化的規范法學心態——即便規范本身適用于科研失信之類違背科研道德的行為,但規范制定后則與道德無涉,成為客觀化、紙面化的規則。在規范制定過程中,法學學者與法律實踐工作者貢獻了立法技術,體現了規范秩序分析話語,比如讓科研誠信規范符合上位法規定,協調其與同位階規范的沖突。他山之石往往不具備約束力,因此,他們可能很少考慮外在的法則與經驗,主要基于既定的內在規范,尤其是上位規范。法律與政策明顯有別,部委的部門規章的位階性要高于作為規范性文件的《規則(試行)》。對于高等學校而言,制定規范依然要優先遵從《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例如,《規則(試行)》第40條規定了當事人不服處理決定的15日復查申請期,而《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第33條則將異議復核申請期間限定為30日。在《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沒有廢止或者修訂之前,高等學校規范考慮期間問題時,仍然應當優先遵從該辦法。[3]在這一過程中,法學學者與法律實踐工作者體現了規范的因襲性和位階性。

主體三:科研機構、科技資助機構和科技管理部門的科研誠信管理者

各科研機構、科技資助機構和科技管理部門制定并依據科研誠信規范進行管理,因此,這類主體具有較強的行政主導特征。[4]很多單位都內設負責科研誠信的專門機構,例如,科技部內設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有監督委員會并且內設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一些高校的學術委員會下設科研誠信委員會、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等類似組織??蒲袡C構、科技資助機構、科技管理部門的科研誠信管理者因積累了大量現實案件的調查處理經驗,在規范形成過程中,較為強勢,占據主導地位。如何讓科研誠信規范服務于科研管理,如何讓部門機構在管理運行中承擔合適的職責并且充分行使自身的權力,均是其優位命題。盡管圍繞規范草擬過程,管理方與專家形成了委托合同法律關系,但畢竟有甲乙方之分,其與規范相左的實踐難題以及便于其監督管理的實際需求有可能超越專家意見。在政策出臺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管理單位、管理者內部的分層使得逐級請示的階層特質凸顯,這一特質有時會導致忽視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位階性,而以發布機構的級別來進行效力排序的問題。基于《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與《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所制定的主體層級,相當比例的管理者會認為,科研誠信案件需相對統一協同的處理,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的主要負責機構應該相對集中(如科技部與社科院),比如,教育部因此裁撤了原來內設于科技司與社科司的學風建設辦公室。

以上分類是為了凸顯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的核心功能,明確規范制定中的價值準則。誠如區分植物屬種一樣,不同學科各自衍生出了相對獨立的認知理路和研究范式。就該類規范擬定而言,科技哲學、倫理學者以及科技專家更偏重科研及其倫理內生的發展軌跡,將規范建諸于自然科學觀之上;政策學與管理學方面的學者更偏重科研政策網絡的建構和引導,將規范建諸于懲惡揚善的外在治理策略之上;教育學者則偏重科研誠信的宣示與其教育意義,將規范建諸于誠信觀的習得與養成之上。盡管公共政策學也涉及不同法律淵源的適用,但是,相比于法學注重規范的邏輯理性并適用趨于平面化、內化式的解釋分析范式,公共政策學更注重動態的決策模型,適用趨于立體化、開放式的政策生成范式。同樣,不同部門和層級的管理監督者對于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有著不同的期許。例如,科技部負責科研誠信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所牽頭制定的《規則(試行)》具有較強的對內約束作用和對外示范效應;而一些較低層級單位的科研失信行為處理辦法則往往為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規范的刪減版,①例如,《北京林業大學查處科研失信行為辦法》(2019年)共有18條,明顯系從《規則(試行)》(共52條)中抽取若干條文稍加修改而成的。具有較強的應急性質和較低程度的自我約束。

二、規范的核心功能:道德引導、行為規制、管理監督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的核心功能包括了道德引導、行為規制、管理監督三個方面。具體而言,一是引導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誠信觀,營造風清氣正的科研氛圍;二是通過正當程序和相應的懲戒措施,管控學術不端行為;三是通過對科研失信行為的調查處理實現科研誠信建設的目標管理,對各種主體實現監督,并以其為抓手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和信用體系建設。

1.道德引導功能

誠信是一切道德品質的根本。在這些規范中,與科研誠信相關的高頻詞匯——“學術道德”“科學道德”“師德師風”等均具有道德特質,即使是“不端行為”在字面上也是指違反科研道德的行為,[9]與不法行為、違法行為有所區別。從這一角度出發,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更像是評判是非對錯的道德準則。事實上,目前多數該類規范仍存在可核查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問題。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的《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等少數規范外,在絕大多數管理部門、研究機構的規范中,科研失信行為與處罰措施之間缺少明確地對應關系。[5]

在科技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及科技專家的眼中,科研失信行為必須要得到控制,否則將最終危害整個科學技術研究事業。對科研失信行為的控制,不僅要依賴于認知規范和道德規范的內在控制,還要依靠社會機制的外在控制。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塑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崇尚創新的社會環境。因此,道德訴求是他們認同的主線。正因為強調道德引導功能,規范的法律屬性常被忽視,有的將各部委出臺的該類規范統稱為行政法規,[10]有的將之稱為政策,[2]有的則將規范性文件視為規章。[11]

道德引導功能在諸多規范中有較明顯的體現。例如,2014年8月28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醫學科研誠信和相關行為規范》就帶有較強的引導性,相對淡化了科研不端的調查處理,如第一條就規定了該規范的目的之一是“預防科研不端行為”,而非處理科研不端行為,隨后的條目中也沒有規定任何違反誠信規則的實體性后果。在其答記者問的過程中,相關人員也明確說明了制訂目的,即“為引導衛生計生領域廣大醫學科研人員提高誠信意識,遵守誠信原則,養成良好科研行為習慣?!盵12]該規范在多處采用了“自覺”的字樣。例如,第三條要求醫學科研人員“自覺抵制科研不端行為”,第五條要求醫學科研人員“自覺接受倫理審查和監督”,第九條要求“自覺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要求,接受相關部門的審查和監管”,第十一條要求“自覺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例》”。又如,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在初始草擬階段經反復討論后,增加了第二章“教育與預防”部分,表明學術事業還是要以教育、引導、預防為主,處理、懲戒僅僅是后置性的保障措施。該部分的六條均為宣教性和倡導性內容,即使規定了“應該”的行為模式,也由于缺乏違反的法律后果而更多地體現了較強的軟法特質。

2.行為規制功能

科研誠信調查處理規范不僅規定了調查處理的原則、流程,以及救濟措施,而且規定了實體性的處罰,具有相當的行為規制性。不僅如此,對于從輕、減輕、從重、加重情節的規定更是具有鮮明地“量刑”色彩,具有行為規制功能。

在法學學者與法律實踐工作者眼中,科研誠信調查處理規范重在規范,是規制科研失信行為的依據。即便該類規范具有濃厚的倫理色彩,但其中一些規范含有剛性行為規制成分是不容置喙的。相反,如果只有行為模式,沒有法律后果,沒有對于失信行為的制裁,則不具有法律屬性,只是帶有彈性的指南。柔性的職業倫理逐步轉換為剛性的法律規范是一種必然趨勢。[13]公法的基本原理在該類規范中均可適用,例如,在實體懲戒措施上必須體現行為與責任相稱的原則,即所謂的比例原則,在調查處理程序上,也一般要落實繁簡分流的原則,并且充分體現正當程序原則。

行為規制功能在諸多規范中有直接體現。例如,《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第五條規定了對個人不端行為的處理包括書面警告、中止項目、撤銷項目、取消項目申請或評議、取消評審資格、內部通報批評、通報批評;第六條規定了對項目依托單位不端行為的處理包括書面警告、內部通報批評、通報批評;第四章根據科學研究項目的生命周期,即項目申請、評審、研究、結題驗收及評價,針對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者、承擔者、評議和評審者、依托單位、自然科學基金委工作人員等主體不同類型的不端行為,規定了處理細則。又如,《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的諸多規定體現了正當程序:一是對于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受理、調查、認定、處理等程序予以拆分并細致化;二是不同的機構各司其職、分工負責,鼓勵專業化受理與處理;三是確保舉報人、被舉報人、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的異議權、救濟權及相應的其他程序性權利;四是調查和處理學術不端行為的主體具有中立性,不應引起當事人及外界不公正的合理懷疑;五是確保當事人的充分參與和程序公開、透明;六是確保程序能夠得到及時終結。諸多規定體現了行為與責任的相稱原則:一是程序的繁簡程度與事實、證據和情節狀況成正比;二是學術不端行為人的行為性質、情節輕重應當與其處理結果成比例。[14]23-24

3.管理監督功能

調查處理是規范設立的外在功用,最終服務于制定主體的科研誠信監督管理職能。我國學術共同體的自治性較弱,科研體制具有較強的行政主導特征。因此,規范必然具有管理監督功能,需要體現部門或單位的意志?;谥贫ㄖ黧w多元化,“同一問題、不同處理”現象較為嚴重。[3]出于監管需要,規范在表述方式上體現出了明顯的機關公文化色彩,政策性往往強于法律性?;趹惫芾淼男枰?,規范制定具有較強的事件驅動性。例如,2006年“漢芯事件”之后,科技部立刻出臺了《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2]從科研誠信建設主體單位的角度,規范制定是一種目標管理手段,便于落實中央和上級的科研誠信政策,從而更為有效地監管科研活動。制定主體層級是判斷規范效力的重要依據。因此,一般認為《規則(試行)》在層級上自然高于任一部門規范(包括部門規章),而忽視了其僅為規范性文件的事實。

管理監督功能在諸多規范中有所體現。一是體現在主體間的支配關系上。例如,《規則(試行)》第五條第二款明確規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第六條所規定的管轄主體中,所在單位與被調查人之間、上級主管部門與單位主要負責人或法人單位之間均存在明顯的管理關系;第七、八條分別規定了項目、基金管理部門(單位)和科技獎勵、科技人才管理部門(單位)的調查處理職責。在舉報受理、調查、處理、申訴復查的整個過程中,調查部門(單位)與舉報人、被調查人之間均存在不對等關系。二是體現在規范制定的聯動關系上。例如,《規則(試行)》第五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任何部門規范的標準均不應低于《規則(試行)》,否則就應當予以修訂或者被新規替代。2020年3月20日,中國科學院轉發《規則(試行)》的通知中言明,2016年3月8日印發的《中國科學院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15]三是體現在規范偏向于減輕管理主體自身查處責任。由于主管單位人力物力有限,在表態強調“零容忍”的同時,往往從規范上巧妙卸責。例如,《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第五條強調了高等學校是學術不端行為預防與處理的主體;而第四條規定了教育部、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級教育部門負責制定宏觀政策,指導和監督高等學校學風建設工作。這實際是放權的過程,要求高等學校自身承擔查處責任。

以極化的視角觀之,三種核心功能之間存在拉鋸關系。從道德引導的功能視角,無論是行為規制,還是監督管理,都應當為學術自治留下足夠的空間,保持足夠的謙抑態度。[13]從法律規制的功能視角,依法規制科研失信行為是國家法治現代化的邏輯使然,道德引導與監督管理無法替代法治帶來的確定性效果。從監督管理的角度,我國的科研組織呈現出倒三角結構,行政權較強,科研誠信需要注重自上而下的逐級建構。[16]轉換視角,三種功能又是水乳交融、須臾不可分的。道德引導需要制度保障,沒有罰則與監管無法實現引導;行為規制需要體現同為倫理原則的正當程序與比例原則,亦需要監督管理的體制機制加以保障;監督管理需要體現出合法性與合道德性,依法依規的同時還需要合情合理。

基于各類別主體內部的細分,可以發現功能論證范式上的細微區別。盡管科技哲學、倫理學、政策學、管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學者及科技專家均關注規范的道德引導功能,但是受到各自專業的框定,科技專家一般注重從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訴求的角度加以論證;在此基礎上,科技哲學與倫理學研究人員還可能從形而上的科研道德旨趣加以論證;政策學與管理學研究人員還可能從引領科研誠信的政策方向和治理力度加以論證;教育學者還可能從科研誠信內化的實際效果加以論證。法學學者與法律實踐工作者在行為規制層面也具有一定的思維差異:法學學者更加注重法理論證,而法律實踐工作者更多考慮的是規制的可操作性。科研機構、科技資助機構和科技管理部門的科研誠信管理者除了基于單位的管轄范圍與所屬層級的差異,有著力度不等的管理監督需求之外,還基于自身在單位內部的位階,在規范制定與執行力度上有一定區別。有的旨在對自身和/或下級單位和個人進行強有力的監管,有的則基于應對上級巡查壓力而持有權宜監管的態度。①在互聯網上作深入挖掘,可以發現很多單位的科研失信行為或學術不端行為處理辦法的修訂出現在巡視整改情況通報中,故有臨時應對上級檢查之嫌。

三、規范中的價值準則:至善、因襲與實用

上述三種功能對應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的三個維度——科研道德、科研法治與科研監管,以及三種價值準則——至善、因襲與實用。以下將對各價值立場加以追溯和例證,并通過對應的法律哲學視角——自然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法律現實主義,加以分析。

1.科研道德-至善-自然法學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是倫理入法的典范。從科技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和科技專家的角度出發,法律化是為了捍衛科研道德的尊嚴,是一種保障性方式,即便是法律化的懲戒措施也應當符合科研的倫理旨趣,體現了至善主義(perfectionism)的態度。從至善的價值準則出發,科技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和科技專家充分參考國際科技界的新風尚和主要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以求規范具有足夠的引領性;列數科研誠信領域已經曝光的具體案例,以求為規范提供充分的現實倫理支撐;主張在科研失信行為的調查、處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學術共同體自身與社會力量的作用,而不是單方面依賴行政性處理。[17]

從科研道德的角度,尋求至善的價值準則,較為符合自然法學思想——法律與道德須臾不可分,法律只有受到道德的滲透,才具有足夠的生命力。[18]這里的自然法不指向自然界,而指向一種符合事物自身運轉規律的精神或者理性。既然科研領域遵循著自治性原理,規范的制定應當助力于科研道德的實現。在規范的整個篇章布局中,除了要監督、懲治科研失信行為,還應當有預防、教育方面的規定。應當遵循調查與處理相分離的原則,調查應當主要由專業的學術性組織或者人員開展,是否構成科研失信應當主要由同行予以判斷。

2.科研法治-因襲-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科研誠信調查處理規范是科研法治的重要體現。法治幾乎是現代社會任何與人際關系相關的領域都必須涉及的調整方式,是法律人賴以生存并參與建構的環境。教育部《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以及科技部新近出臺的《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均為部門規章,具有明確的法律屬性。盡管《規則(試行)》是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但由于規定了科研誠信案件的職責分工、調查、處理、申訴復查、保障與監督的全流程,含有“帶牙齒”的處理條款,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三條、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屬于法院附帶性審查合法的規范性文件,因此具有行政和司法雙重適用性。[3]

從現代法治的角度,科研誠信規范的制定必須嚴格遵循上位法依據,否則就破壞了法律所固有的秩序。按照因襲主義(conventionalism)思維,違反上位法的規定不具有效力。哪怕上位法有諸多不合理之處,下位法也不可以隨意突破,否則會造成規范適用的混亂。[19]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原有的《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與其上位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在處罰幅度上有明顯齟齬之處。雖然《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制定在前(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制定在后(2007年),但時至今日《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仍沒有完成修訂。

從科研法治的角度,尋求因襲的價值準則,較為符合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思想,即規范自己自足,有其自身的邏輯與獨立的范式,一旦制定就已經與其支撐的道德相分離。規范處于不同的上下位層級中,下位規范根據上位規范所創設,形成了階梯式人工瀑布狀。[20]這種理想化位階狀態是從奧斯丁法律分析說開始出現的,直到凱爾森純粹法學發展到了極致。[21]從法律視角看來,各種類型的科研誠信調查處理規范甚至已經集合形成了獨立的法律體系,近年來出現了整合統一的趨勢。盡管《規則(試行)》層級較低,但也預示著法律協同的開端。

3.科研監管-實用-法律現實主義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是科研監管的法定準則。從制定單位的角度,規范相對科研監管而言具有明顯的工具功能。規范服務于科研監管,是健全科研誠信體系的重要環節。基于監管主體自身的規范,偏向于通過較低的管理成本獲取最大的管理效益,規范制定需要遵循實用主義(pragmaticism)準則。從管理者的視角來看,專家未必對實際情況以及困難有現實的感知,專家的知識在很多時候是理論性的,而非實操性的,它往往忽視調查處理的成本、后果以及潛在的風險。

為了便于科研監管,一些規范使用了上位法中沒有規定但卻較為實用的懲戒措施。例如,《對科學基金資助工作中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第五條對于個人的處理以及第六條對于項目依托單位的處理均包括了通報批評和內部通報批評。內部通報批評既保留了被處理人的顏面,又起到了一定的懲戒警示作用,具有較強的兼容性和實用性。此外,舉報、受理、處理、申訴復核機制具有一定的彈性,基于資源的有限性,幾乎每個規范都會有條件地受理案件。例如,對于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受理往往不是絕對剛性的。《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第十三條規定了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一般應當以書面方式實名提出,即在不告不理的基礎上要求書面實名舉報,減輕了高等學校自身的查處職責。同時,也規定了以匿名方式舉報,但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或者線索明確的,高等學校應當予以受理。當然,是否予以受理需要訴諸于受理者的自由心證。第十四條規定了高等學校對媒體公開報道、其他學術機構或者社會組織主動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員的學術不端行為,應主動進行調查處理。這具有鮮明的輿情管理色彩,即在輿論壓力下應當主動調查處理。

從科研監管的角度,尋求實用的價值準則較為符合法律現實主義的思潮。據法律現實主義,“行動中的法”(law in action)遠比“紙面上的法”(law in books)要重要,[22]情境主義(contextualism)比文本主義(textualism)更具合理性。法律現實主義多關注法律適用,但是其中相當部分的思想也可以用于規范制定。法律現實主義的主要思潮——規則懷疑主義、法律功能主義、規則細化主義均在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中有所應驗。[23]科研誠信案件查處規范不僅需要從上位規范中尋找淵源,還需要從各種政策中尋找依據,并遵循實際調查處理經驗。所制定的規范應當充分考慮政策導向,有效調整科研中的各種關系,實現規范效果與社會效果。

需要審慎地注意:管道化的分析路徑可能會抹去不同學科和角色之間在價值準則上一定的共通性。盡管科技哲學、倫理學等領域的學者,以及科技專家處在科研道德-至善-自然法學的進路上無可厚非,但是政策學、管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的學者也會考慮監管和教育的現實可能性,在科研監管-實用-法律現實主義的進路上亦可能有所涉入。此外,公共政策學、管理學領域也可能會將法律法規作為主要政策、管理手段之一,以分析實證主義的進路去實現科研法治。法學學者及法律實踐工作者的工具角色可能更為明顯,在咨詢過程中很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附屬性,所提供的法律服務因此呈現出實用特質。同樣,一些科研誠信監督管理者也可能具有理想主義情節,有可能在道德堅守上與科技哲學等領域的學者及科技專家等站在同一戰線,并且懷持著嚴格的依法行政等法治理念。

四、從偏頗主義走向整體主義的規范制定觀

前文以一種極化的立場探討了制定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的不同主體及其價值準則。實際上,該領域的既有研究常伴隨著一些分類范式。例如,有的將科研不端治理手段劃分為學術、行政和法律的協同手段。[1]有的將世界各國科研誠信立法模式劃分為倡導負責任的行為的主導模式、懲處科研不端行為主導模式、兼顧模式。[24]有的對歐美模式作了區分,認為歐洲國家比較注重指南性的方針政策和自律性的規范,強調不端行為預防以及科研誠信教育;美國偏向于具有強制性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以及不端行為的審查程序和處罰。[25]本文將上述分析以矩陣式的分析框架加以概括,以便于讀者了解其分析進路與全貌。

如表1所示,這種分類方式未必絕對客觀,但卻可以揭示規范制定潛在的博弈立場,凸顯價值準則脈絡。至善、因襲和實用之間未必一定相互沖突,很多時候存在一定的暗合,例如至善的價值準則也需要考慮到法治立場下的正當程序、合比例原則,又如合法性與合道德性具有疊加的成分。

表1 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范制定的不同主體及其價值準則

過度強調規范的道德性容易造成必要剛性的缺失,規范流于宣教化而缺乏執行力,且容易流失管理效能。至善的道德提倡難以解決科研市場化、功利化導致的諸多難題。過度強調規范的法律性容易流于短視。過度強調因襲上位階規范容易造成一定的固化。例如,有學者對我國“雙一流”高校的規范作了實證研究,發現其多為教育部《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的改頭換面,只有極少數新增了具有實質內容的條款。①例如《清華大學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辦法》(2017年)明確強調了學術道德應包含實驗中對人和對動物的道德。[26]過度強調規范的管理工具職能則容易使規范流于片面化和功利化。規范應當反映科學共同體的旨趣,且應當參與獨立科研誠信規范體系的構建??蒲姓\信規范領域的雜亂無章與過于強調部門利益和管理便捷有關,是忽視了規范的整體性、位階性、協調性的結果。

盡管每部規范的具體擬定主體都有所差異,項目管理方的介入程度也有所區別,但是規范的制定與形成無疑不能采取偏頗主義,而應當在盡可能實現參與主體多元性的前提下,兼顧各種價值準則,并對可能發生的沖突做好平衡。

志謝:本文系筆者根據數次參與國家部委不端行為查處辦法的起草、討論、出臺的經歷,就不同背景參與者觀點激烈碰撞的現象進行思考之后,形成的感悟之作。感謝黃偉慶、陳婉萍同學對于部分規章、規范性文件和研究文獻的搜集和整理。本文文責自負。

猜你喜歡
誠信規范法律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PDCA法在除顫儀規范操作中的應用
來稿規范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中國鹽業(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少先隊活動(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不卡无码网| 亚洲VA中文字幕| 大香伊人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久久网欧美| 国产欧美日韩18|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91九色视频网| 亚洲国产系列|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99一级毛片|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色图久久| 99在线免费播放| 在线无码九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成人在线第一页|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swag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99re在线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成人小视频网|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日韩性网站| 91国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欧美在线三级| 在线va视频|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欧美一区福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夜夜操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91福利在线看|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欧美在线伊人|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